对沈阳市康平县县域空间发展的思考

2018-08-29 10:58刘星原
价值工程 2018年21期
关键词:康平县总体规划

刘星原

摘要: 在当前社会高速发展的时期,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优化土地资源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已迫在眉睫。因此,如何编制符合客观实际、顺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城市总体规划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结合康平县城市总体规划,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对规划的编制思想、规划的内容与创新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康平县县域空间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参考。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period of rapi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opulation,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t is imminent to optimize the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raw up a master plan that conforms to objective reality and meets the needs of loc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overall urban planning of Kangping County, this article takes this as a starting point, and discusses the planning ideas, contents and innovation of the planning so as to provide guidance and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space in Kangping County.

关键词: 康平县;县域空间;总体规划

Key words: Kangping County;county space;overall plan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8)21-0054-02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康平县经济社会进入跨越式发展期。十一五期间,康平县积极承接沈阳市产业转移,经济增长率由原来的全省倒数一跃上升为第7位,逐步由农业县向工业化、城镇化迈进。然而,跨越式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快速发展使得卧龙湖等重要生态资源面临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功能衰退等威胁。

在此背景下,现阶段城市总体规划应如何应对?本文以康平县总体规划为依托,针对康平县县域空间的发展展开积极探讨与思考,寻求新时期的发展实施路径,为我国未来应对大规模具有特殊区位条件和生态资源的城市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1 现状分析

1.1 总体概况

康平县位于沈阳市最北部,距离沈阳市区110公里,地处辽吉蒙三省区结合部。东临铁岭市昌图县,西邻阜新市彰武县,南邻法库县,北邻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

康平县下辖3个街道、12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新城区。全县总人口36.5万人,城镇化水平40%。县城常住人口约11万人。

康平县的区位具有极其特殊性。它不仅是阻止内蒙古科尔沁沙地南移动的重要生态屏障,而且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内陆型湖泊湿地资源——卧龙湖,生态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又是沈阳中心城市向北部延伸经济腹地的重要结点。

1.2 区域发展条件

1.2.1 自然条件

①地形地貌。

康平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缘,全县地形地貌特点为“西高东洼、南丘北沙”,沙漠化趋势明显。 西南部为医巫闾山余脉,东部为辽河冲积平原, 东北部与西部边缘是与内蒙古科尔沁沙地接壤的沙丘地带,东北部为广阔低平地带,属于低洼盐碱地。

康平北部防护林和阻沙带的建设为沈阳北部建设了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②水域条件。

康平境内共有8条内河,总长248公里,流域面积1935平方公里。辽河是康平与昌图两县的界河,康平境内长度为52.7公里,流域面积89.2平方公里。

中、小型水库8座,总容量2.104亿立方米,其中卧龙湖为辽宁省最大的平原淡水湖,库容量为9620万立方米。

1.2.2 资源禀赋

康平县生态、矿产、农业、林业、畜牧业、旅游业等资源丰富,为康平县发展能源、旅游、农业等产业奠定了基础。

1.2.3 社会经济活力

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1亿元,年均递增8.4%,经济总量实现稳步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70亿元,年均递增12%,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效果显著。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0314元,年均递增9.5%,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2 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

2.1 存在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康平县经济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期。

在上版总体规划指导下,康平县逐步由农业县向工業化、城镇化迈进,经济增长率由原来的全省倒数一跃上升为第7位。然而,跨越式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快速发展使得卧龙湖等重要生态资源面临水体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功能衰退等威胁。同时,县域公服设施建设不足、城市土地利用粗放等问题仍对可持续发展构成束缚。

因此,康平县县域空间发展的重点和难点是:如何利用空间杠杆,在区域统筹的基础上,正确处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科学协调要素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关系,框定康平可持续发展路线。

2.2 发展方向

通过对康平县上版总规回顾和评价,以及对区域发展、城市发展趋势的深入调研,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城市发展条件,明確了康平县的城市性质和功能定位,提出了做强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县域空间管制要求、县域空间结构;合理确定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确定了“生态康平;实力康平;和谐康平”的规划目标。科学确立“一湖、一城、一带、多楔”的城市格局,有序引导城市空间布局;重点对卧龙湖生态区提出了保护和可实施的详细控制要求;制定了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支撑保障体系,提出了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对策和措施;确定了建设时序,提出规划实施步骤、措施和政策建议。为康平县到2030年的发展、建设和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3 内容与创新

3.1 立足区域发展大局,坚持以生态保护为主线统筹县域空间格局

规划依托康平县的地貌结构、生态敏感程度、区域生态职能,提出“一心、两带、多射线”的康平县域的区域生态结构。其中,一心指即卧龙湖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合理间距范围内的生态核心;两带指沿康平与内蒙交界地带规划的绿化防护林带和沿康平东侧边界的辽河生态蓝带;多射线指依托现状水系、以卧龙湖为中心形成的多条放射状的生态廊道,主要包括引辽河渠、卧龙湖-三台子水库、西马莲河等重要廊道。

3.2 优化田园城市模型,科学形成圈层城市空间结构

在县城规划中,立足生态核心,形成“一湖、一城、一带”的圈层布局结构。其中,一湖指以生态保护为主,形成卧龙湖生态湿地保护核心;一城指在不破坏卧龙湖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湖区资源,将原有县城建设成为滨湖明珠城,重点发展生活配套和滨湖现代旅游;一带是指根据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将县城内全部工业外迁,统一入园管理,形成由三个园区组成的产业带,并利用生态绿楔进行隔离。最终形成生态、生活、生产互不干扰、共同发展的空间结构。

3.3 强化卧龙湖规划管理,针对生态区进行“保护+利用”兼容模式的规划探索

首先,首次在总规层面将卧龙湖及周边生态敏感区域纳入规划区范围,进行统一规划建设管理;二是针对卧龙湖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将原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为127.5平方公里;三是利用低洼地势,建设内湖,在保护原有外湖的基础上,统筹湖区保护与利用;四是划分管制分区和控制“四线”——协调生态安全与县城发展;五是利用新建和调整道路交通,明确保护界限,进行规划控制。

4 结语

百余年前,带着“康乐太平”的憧憬,康平建治设县,正式拉开了康平人口集聚和社会发展的序幕;而今的康平,紧紧把握发展机遇,以卧龙湖和滨湖新区建设为切入点,不断加快“湖、城、产”三大板块的联动,实现县域经济良性发展,不断优化县城发展格局,带动康平全域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樊骋.长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1.

[2]王松林.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C].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集.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14.

[3]孙晓莉.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体系研究——以绩溪县为例[D].安徽农业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康平县总体规划
康平县“十三五”环境空气质量分析
建平县中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调查与对策分析
关于城市总体规划修改方法的探索与思考
基于绩效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探索——以石家庄市为例
让城市总体规划的“龙头”舞起来
水流功能分析及其在水利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论沈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
康平县雹灾发生规律及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康平县几个花生品种生育性状与产量对比分析
康平县二等GPS平面控制网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