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初探

2018-08-29 11:32艾丹丹
中文信息 2018年8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率小学信息技术对策

艾丹丹

摘 要: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对促进小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一直被置于边缘地带,学校教师和家长不重视,教学效率一直难以提升。新课程标准要求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开展素质教育。而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学生信息素质提升都有着很大帮助,因此就需要我们结合现阶段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效率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8-000-01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人们逐渐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逐渐被摆到正确位置。在全新历史时期,如何更加高效的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帮小学生学习到更多有效的信息技术知识,提升学生素养和综合素质,就成为现阶段信息技术老师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学生不能主动投入到教学中,课堂教学无趣,课堂玩游戏现象屡屡发生,针对这些情况,就要求教师采取有效性的教学对策,切实保证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学生主动性差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多理论知识晦涩难懂,学习起来难度较大。有些小学生主动性不高,认为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很难应用到具体生活实践中,学生对于知识的实践操作能力不足,不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久而久之的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产生了懈怠,提不起兴趣,不能很好参与课堂教学。

2.课堂教学无趣

新课程教学标准要求教师不管在进行任何学科教学过程中,都要确保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全面招还给学生,积极应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但是在具体课程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授课缺乏创新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的应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将学生固定在课堂下,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在课堂上记笔记,并不能结合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制定差异化教学对策。在很多学生思想中,都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只是单纯的计算机操作,只要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就可以。因此,当教师在新型课堂教学时,很多学生不能保持教程的专注力,对理论知识,学习积极性差,等到进行动手操作实践时,面对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一头雾水,不知该如何操作,完全依赖教师。

3.上课玩游戏现象屡屡发生

计算机课程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学科,学生通过学习一段时间的理论后,要上机进行实践操作。很多小学生由于自控能力较差,对新鲜事物十分好奇,十分沉迷于网络。有不少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经常趁老师不注意上网玩游戏,不顾及老师交待的学习任务,不能按时完成教师要求的实践内容。这种现象就好像流感传播一样,一个学生玩游戏会影响到周围的几个学生,逐渐的会造成学生上机操作不认真,上机操作只为了玩游戏。

二、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分析

1.制定灵活的教学计划,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小学阶段学生天生性格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和学生的性格特点有效结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进行适当调整,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信息技术知识掌握情况,组织学生制作自己感兴趣的电子相册或者其他刊物。通过将教学和学生实际生活有效联系起来,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能力得到充分锻炼。通过制定灵活的教学计划,能够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相应的任务,获得成功体验。

2.组織丰富的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避免学生上机操作只是为了玩游戏的理念,就需要教师积极组织丰富的学习活动,按照现阶段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发展特点,科学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注重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实现教学创新。在上机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丰富的学习活动,各小组选举一名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整个活动的监督,这样能够有效控制学生上机玩游戏的行为。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心得,能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对于信息技术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小组合作、讨论、流,有利于进一步拓展小学生的事业,丰富知识体系,确保小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好的学习信息技术,促进小学生信息技能进一步提升。

3.开展实践教学,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理论性,理论学习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提升学生利用网络计算机查阅相关信息,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当前,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电脑作为信息技术传导的最重要工具,已经逐渐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电脑操作基本技能。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组织更为严谨的教学活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组织学生开展实践锻炼,让学生通过实践锻炼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和知识应用能力。在实践锻炼过程中,为了避免某些学生不能严格按照要求完成任务的情况出现,教师应该加强监督和引导,针对某些违规学生,要采用鼓励和批评相结合的模式,促使小学生及时转变学习态度,学习认知,使学生能够在上机实践操作过程中更好的表现自己。学生一旦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就会有更强的学习动力,这对摆脱不良学习习惯有着很大帮助。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对信息技术有更好的了解,才能更加的熟练的掌握信息获取处理应用技术。

参考文献

[1]王蕊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几点做法[J].山西电教. 2009(02)

[2]许士强.浅谈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点评[J].课程教育研究. 2018(14)

[3]周敏霞.巧用微课模式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华夏教师. 2017(19)

[4]侯凯.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新模式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7(12)

[5]朱伟岸.兴趣叩响信息技术大门——如何培养小学信息技术课学生的兴趣[J].文理导航(下旬). 2018(02)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效率小学信息技术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效率的措施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例谈如何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