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城市群经济引力空间格局解读

2018-08-29 15:27封季媛
时代金融 2018年14期
关键词:空间格局

封季媛

【摘要】城市群空间格局分析期间,需要在明确理论研究现状基础上,对城市群各个因素在空间分布阶段性、区域范围等进行总体性分析。本文针对中原城市群区域情况进行分析,明确中原城市群理论、方法及模型内容等,且基于中原城市群经济引力空间格局进行解读,促进中原城市群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 经济引力 空间格局

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城市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势,对区域内经济的整体性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下,产业融合更加密切,加强了城市之间的交流与产业融合,切实发挥各个城市在经济建设中的优势。城市圈的构建与发展,对社会形态的发展等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城市群中各个地理空间具有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作用价值,是由若干个城市空间群组合而成,对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建设与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城市群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阶段,需要提升其研究的重视程度,以经济引力空间格局解读的形式加以分析,进而明确城市群发展的影响因素,为现代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中原城市群区域概述

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同时包含洛阳、开封、焦作等城市,共17个地级市,19个县级市。土地面积5.87万km2,人口数量为3950万。中原城市群人口数量较多、城镇数量较多,城市中密度较大,其经济发展的优势比较突出。

中原城市群地理位置比较理想,比如郑州市处于交通枢纽位置,基于其交通特点所构建的城市群具有布局特征比较清晰的特点。城市分布期间需要基于其分布情况加以分析,明确城市之间发展的优势与城市建设中的辅助效果。比如中原城市群则以郑州为中心,在京广、陇海铁路线的融合下,能够为其经济贸易往来、经济建设活动的展开奠定良好基础,且与京广、陇海等形成范围较广、辐射力较大的高速公路网,其交通比较便利,对其经济的发展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1]。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对整体区域内现状进行分析,城市群以郑州为核心,洛阳、开封为辅助,沿着高速铁路展开经济往来活动,且其建设特点比较突出,具有内部城市构建比较紧密,外部层结构突出等特点,城市之间的功能比较突出,对其城市群整体经济建设与商贸往来能够产生重要影响。

二、中原城市群理论、方法及模型分析

(一)城市群理论

1.城市群概念。城市群在特定位置中,需要基于其自然状态、空间分布条件等加以分析。现代信息化及交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需要构建不同性质类别的城市集合体[2]。城市群的規模差异下,其城市化载体也会有所不同。城市群在多个规模与大小不同城市发展模式下进行综合分析,城市群具有整体性、结构性等特点,需要基于其功能、价值等予以探究,明确城市彼此之间的辅助价值,关注其独立发展意义,故而城市群既包含整体性特点,也需要关注其独立发展能力。

城市群是否能够得到科学发展,与其整体发展思维密切相关。经济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群构建期间更需要明确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关注城市对其城市群状态下经济促进的作用价值,为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3]。城市群形成与发展期间,会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比如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因素、行政区域划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等等。城市结构发展过程中,需要基于经济发展状态进行分析,明确交通通讯条件等等,其空间范围与城市数量也会具有一定差异。

城市群的构建与发展期间需要坚持整体化的思想理念,城市构建期间各个城市均为影响因素[4]。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在资源配置、功能分配以及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整体分析,且通过城市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效果,注重基础设施、产业关联配置分析等等,切实发挥城市群建设与管理的价值。

2.城市群相关研究概述。城市群为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有效方式,也是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也是中国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高阶段产物,城市发展与建设期间,需要明确其发展格局[5]。城市群空间格局发展期间需要关注其密度、距离以及整合效果等等。因为空间发展期间,需要注重产业与空间协调发展等等,关注其程度控制效果。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来看,可以基于城市群的地理位置、资源现状以及政策内容等进行综合分析[6]。上述因素对城市群发展与城市群建设能够产生重要影响,科学掌握城市群发展规律,能够为城市群的科学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二)引力模型分析

1.引力模型假设。城市群空间格局探究过程中,需要清晰认识到各个影响因素的空间位置,了解区域范围情况等且进行总体性分析,且注意多矢量流动性探究,由城市系统空间分布的多元性、繁杂性特点等予以探究。城市群空间格局研究期间,需要综合分析下述因素,明确其假设条件。

首先,需要注意城市系统的封闭性特点,每个城市发展阶段中均会受到社会经济、自然因素的影响,空间范围中相关因素影响效果,进而打造全面、复杂的城市系统空间。中原城中城市具有密集性特点,故而可以将城市行政区域视为中心,进而构建整体划一的城市经济建设格局。

其次,城市系统结构因素量化分析期间,需要注重量性因素以及线性因素分析,城市间要素分析现实中具有复杂性特点。实际构建期间需要注意其自主性价值,城市群建设期间不是简单的城市数量增加,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假设城市间引力影响下,城市区域划分所需要关注的因素也相对较多,比如城市之间的双向交流能力,城市的对外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城市建设所需要的各类因素等等。明确认识到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的结构、所需因素,能够对城市独立发展,城市群的整体性构建等产生重要影响。

最后,城市间引力分析下,能够清晰认识到城市的引力要素。比如人口因素、GDP因素、金融投资因素、技术投资因素以及城市环境等内容。城市需要基于引力综合分析,保证城市空间群构建的整体群体。

2.引力模型的构建指标。城市空间格局引力与城市资源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例如人流流动情况、物资流动情况以及信息传输现状等等,其连接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城市构建与发展的情况。比如城市中的人口数量、环境因素以及基础设施因素等等。基于上述内容进行分析,明确城市间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效果。

三、中原城市群经济引力空间格局的分析

中原城市群经济引力空间格局分析期间,需要基于城市现状进行分析,为城市经济建设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中原中心城市引力值

郑州引力因子与城市发展能力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基于城市综合因子分析结果来看,当前郑州的城市引力分子较强,其次为洛阳、南阳等等。

(二)中原城市群聚集

基于中心城市群的引力分析中,需要结合城市的现状加以分析,明确其特征与影响因素。首先为引力较强的城市,能够反映出城市的辐射效果。比如当前城市辐射能力较强的城市包含开封、洛阳等,但是济源和与许昌等城市辐射效果不够理想,需要明确其连接方式与经济发展的途径,注重城市之间的经济合作与经济共同性发展。

当前河南省正处于积极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力求打造以郑州市为中心的城际高铁半小时交通圈,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会逐步成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商圈,保证中原城市核心状态。外围带建设期间,需要基于其实际辐射空间格局进行扩大因素分析,力求进一步扩展空间格局。

(三)中原城市群空间格局分析结果

中原城市群核心构建期间,需要明确城市间引力值,且基于引力现状认识到中心的城市圈,了解引力值相对较差的原因以及具体的改善方式等。

基于城市间引力值研究能够看出,能够明显观察到城市引力因子值并不低,但是却和郑州核心圈层的引力值具有较大差异,数值偏小。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综合分析西安城市圈、太原城市圈、石家庄城市圈等影响状態。尽管具有屏蔽效应的保护效果,但是实际上城市引力与增加的互补效果也会比较突出,需要进行整体性分析,为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预防各类影响因素的阻碍现象发生。

四、结论与展望

中原城的发展与建设,对区域内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当前时代背景下需要基于城市发展的规律加以分析,科学制定城市群发展战略等。首先,需要摒弃传统的思想理念,转变城市发展期间所形成的固有屏障,注重城市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其次,城市群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空间、量表等予以科学规划,城市群发展期间,需要注意城市群的构建不能普遍形成城市化,城市结构、规模以及发展现状等进行整体性分析。城市群各个不同区域中,其功能价值、城市经济基础以及发展现状等也会有所差异。需要基于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分析,弱核心快速增长阶段、网络密集发展阶段等等,坚持循序渐进的思维理念。最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也是城市群构建期间所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更是限制城市群发展的主要因素。城市群发展期间需要综合考量土地、水资源以及环境管理现状等,基于资源发展现状而确定个城市群的空间格局,产业规模等等。

参考文献

[1]周斌.城市群内部经济服务化空间互动关系分析——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J].城市问题,2017(02):61-68.

[2]胡玉洲.物流能力与城市群经济发展——中国十大城市群的经验证据[J].现代城市研究,2016(07):86-90.

[3]武义青,李泽升.京津冀城市群经济密度的时空分异研究——兼与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的比较[J].经济与管理,2015,29(03):17-22.

[4]李红锦,李胜会.基于扩展强度模型的城市群经济空间联系研究——珠三角城市群的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11,30(11):159-162.

[5]李红锦,李胜会.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群经济空间联系研究——珠三角城市群的实证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01):19-24.

[6]王伟.基于制造业区位商分析的中国三大城市群经济空间演变实证与解释[J].城市规划学刊,2010(01):35-41.

猜你喜欢
空间格局
广义水资源利用效率综合评价指数的
我国会展业区域布局分析
中国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问题的时空聚集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