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行不良贷款管理对策

2018-08-29 15:27郝腾金源
时代金融 2018年14期
关键词:不良贷款异地商业银行

郝腾 金源

【摘要】分析我国某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行不良贷款的现状,揭示其发展过程中,在不良贷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基于相应管理对策,为该行稳健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行不良贷款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正经历着快速发展与扩张,2009年4月,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又下发了《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进一步放宽了对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的准入要求,为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支机构的设立与经营提供了政策便利,但在发展过程中,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行不良贷款问题也随之出现,限制了其发展的速度。本文以X银行为例,分析了其某异地分行在发展中不良贷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

一、不良贷款问题现状

(一)地区竞争力不足

城市商业银行往往与当地政府机构与经济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这是城市商业银行的地区优势,但作为城市商业銀行的省外分支机构而言,恰恰失去了城市商业银行原本最突出的优势,使得原有优势变成了竞争短板,加之知名度的缺乏、管理机制有待改善、软硬件支持有待提高等多方面因素,都会造成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行在当地的竞争力不足。

竞争力不足往往会明显反映在业务拓展方面,由于上述地域因素影响,X银行的异地分行往往不能在当地开展总行所拥有的所有业务种类,同时,对比当地各类商业银行,业务品种不足的问题比较凸显。但异地分行为了完成每年既定的存款、贷款、零售金融等各项任务指标,又不得不想方设法拓展获客源渠道。低品牌知名度与比较单一的业务种类会在很大程度上为获取优质客户资源造成困难,难免会降低异地分行的整体客户质量,低客户质量往往与高风险是共存的,因此基于竞争压力解释,X银行的异地分行则不得不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承担更高的风险,一但发生市场波动或政策性变化,银行或许将面临不良贷款的集中出现。

(二)“借新还旧”错过最佳保全时机

“借新还旧”的业务操作模式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用来解决银行客户贷款到期后无法按照合同约定偿还贷款本息问题的常用方式。该方式一方面可以给借款人提供资金进行周转;另一方面也能缓解银行机构不良贷款压力。但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该种业务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形式,如“贷款置换”“变相续贷”等方式,从客观上也对银行所承受的风险造成了不良影响。

银行采取“借新还旧”方式或借款人采取用“过桥”资金进行变相续贷,从银行账务表面上来看依然属于正常类贷款业务,但是对于确实出现经营困难或无法偿还贷款的企业来说,实际上则掩盖了业务所存在的风险,将会直接导致业务风险暴露时间的推迟。对于并不是实际以偿还自身所欠贷款为目的债务人而言,该类业务处理方式则从客观上为债务人提供了转移资产、逃废债务的时间。另一方面,在该时间段内也给了该笔授信业务的银行经办人员在实际知晓业务风险情况下,以换岗、辞职等方式逃避业务责任的机会,最终导致在对风险暴露后的业务进行资产保全时,已错过最佳保全时机,不易在第一时间切入业务要害,从而导致不良贷款业务增多、不良贷款指标提升,且难以进行及时有效的银行资产保全行动。

(三)员工“短视”现象

X银行某异地分行目前存量不良贷款业务中,大部分存量业务的办理时间集中在2013至2014年。2012~2013年,正是该分行快速发展时期,对存款量和贷款发放量都有很高的需求,根据历史数据,该分行在该时期的授信业务中,保证类授信业务占比由37.43%增长至68.56%,而抵押类授信业务占比不足10%,同时客户阶段性违约次数也开始明显增快。这都为2014年至2016年不良贷款的出现埋下了隐患。这些业务中,其中一部分是因为近年来市场环境变化,我国经济持续下行、信用风险较难控制,使得借款人资金链紧张或断裂,导致流动资金无法周转,到期无法按约定偿还本息。

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良贷款业务是由于银行经办人员或管理人员的“短视”而造成的,该类员工在开展业务的同时,更多考虑的是自身通过业务所能获得的收益,虽然对银行所要承担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也有考虑,但都放到了比较次要的位置。短期内通过掩盖潜在风险,而完成表面上基本符合授信条件的业务,可以实现业务人员自身业绩任务和绩效收入的双赢。另一方面,客户经理或经营部门负责人由于考虑到不良贷款出现对自身的业绩考核的不利影响,会倾向于与企业协商办理业务续作,这样的做法也为不良贷款压力增大埋下了潜在风险,也间接导致了该市分行近年来不良贷款业务数量的增加与银行资产的损失。

二、不良贷款管理对策

(一)加强人员招聘与管理

由于X银行某异地分行在服务专业化、品牌竞争力方面已经对现有员工专业技能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更要加强企业内部招聘与外部招聘的管理。

在外部招聘方面,除了对应聘人员专业能力、以往业绩的重视、还包括其对价值追求以及企业文化的认同,严防裙带关系对应聘者专业能力的不良影响,严防道德风险。在内部招聘方面,应注重应聘人员的专业能力考核结果及以往评价,可以对应聘人员在有效范围内进行匿名或自愿署名评价。将招聘要求与应聘人员进行公开,配合应聘者匿名评论汇总信息,由人力资源部门在考虑应聘者专业程度的基础上作为参考依据,对应聘人员进行全方位分析考虑。

(二)优化制度落实

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是防范不良贷款出现的必要保障,也是X银行某异地分行风险管理的基础。该分行每年依据业务发展及总行及监管部门要求,对现行各项制度进行梳理、修订,如授信业务操作规程、不良资产预警及报告制度、风险排查制度等。但是制度执行有瑕疵、制度效果难落实是也是现实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要对业务流程进行进细分优化,明确各操作节点的岗位人员及职责,明确各节点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钳制的作用,不得逆程序、缺程序、越程序操作,各个流程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制度规定操作,履职尽责,履职到位,对违犯规定操作的或不履职尽责的,严格进行责任追究。

另一方面,应在执行现行相关制度基础上,在各授信条线营销部门及支行制定更具体的部门规章,如突发事件说明记录、外出业务办理记录、每日工作完成情况报告等,加强对每日工作质量的约束,保留工作痕迹,并定期作为部门档案进行规章整理,为排查业务风险或为业务出现风险进行资产保全时准备充分依据。

同时,要落实考核激励机制,有助于不断引导帮助员工形成理性预期,并约束纠正其短视行为。对于符合奖励要求的员工,应及时按照现行奖励制度对其工作业绩进行认可、奖励,并对奖励结果透明公开,也能激励其他员工努力工作,提升业绩,形成“多劳多得”的良好风气。

(三)加强不良贷款管理

异地分行不良贷款管理的重要前提是实现总分行对异地分行不良贷款的统一认识,从而在处置方案和不良管理工作规划方面形成共识,避免因处置方案存在分歧或分支行管理层短视问题,造成办理“借新还旧”业务错过最佳保全时机。因此要落实分行“一把手”负责制,减少报告流程,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反应速度,并能及时对处置不良资产所产生的律师费、执行费、诉讼费、执行费等各项费用进行审批,使处置流程更加顺畅。并且要加强对担保圈关键节点企业和重点客户梳理,建立定期报告制度,科学制定业务交接要求,明晰业务管理责任,避免经办人员离职或离岗后,接管业务人员对原始业务情况了解不全面、缺乏风险防控意识导致业务交接有瑕疵。要未雨绸缪,在业务一线降低不良贷款的风险,并为不良贷款处置工作提前打好基础。

同时,还要进一步提升不良贷款管理部门专业水平,增强对部门人员在风险管理及法律方面的专业性要求,积极建立资产处置信息平台,提升资产处置效率。

三、结束语

城市商业银行大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银行规模和风险控制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不良贷款的出现会直接影响银行利润,更会对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行带来各类负面影响,减缓分支机构的发展速度,减弱地区竞争力,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异地分行的不良贷款问题不容忽视,在制度完善及人员管理仍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以保证城市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睿.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处置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7.

[2]吴冰.华夏银行合肥分行员工激励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7.

[3]高鹏.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國际比较和借鉴[D].吉林大学,2017.

[4]王晓东.日照银行跨区域经营战略与运营研究[D].吉林大学,2016.

[5]李梦雨,魏熙晔.经济下行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6(10):39-47.

作者简介:郝腾(1990-),男,汉族,陕西西安人,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工商管理,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金源(1991-),女,汉族,陕西西安人,本科学历,研究方向:管理咨询,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不良贷款异地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推进医保异地结算 稳字当先
用活“三字经”密织不良贷款防控网
如何开拓异地市场?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破除异地结算的地方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