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成本核算现状及改进探索

2018-08-29 11:20文荣
大经贸 2018年7期
关键词:施工企业改进措施成本核算

文荣

【摘 要】 经济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路桥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幅增加,人们对路桥工程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质量意味着成本,本文深入分析现阶段路桥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的成本管控和成本核算,通过企业成本预算体系和项目管理系统对项目成本核算进行了改进探索,对提升工程质量及施工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施工企业 成本核算 改进措施

一、前言

四川路桥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路桥”)主要业务包括公路工程施工、铁路工程施工、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清洁能源、矿产资源等版块,其中主营业务版块,2016年四川路桥完成工程施工业务收入 241亿元,营业成本 211亿元,毛利12.11 %。这与四川路桥持续加强精细化管理分不开的。

四川路桥管理体系由股份公司、集团公司、分公司、子公司、项目部等多层级构成,决定了公司财务核算的多层次。各个项目单独核算,财务信息经过多级汇总、合并、抵消后才能完整的反映经营结果[1]。项目的成本管理是公司成本管理的基础,也是公司效益的主要来源。财务成本核算将项目成本分为人工、材料、设备、其他成本,按章节汇总后可与工程量清单的各章节收入进行比较,进而与项目总收入对比分析项目的盈亏情况。但现有的财务核算方式,没有对组成单项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的工、料、机、其他成本等进行独立划分与核算,财务部门不能对财务核算成本与预算成本进行细致精准的对比分析。针对这样的现状,结合四川路桥项目管理系统的建设对施工企业成本核算进行了探索。

二、完善项目成本预算

(一)建立规范的成本预算体系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四川路桥的成本预算体系,根据项目与业主签订的合同工程量清单,通过清单分解,按照内部企业定额及施工经验值计算得出项目的施工预算成本,作为指导和管理施工的依据[2]。即在项目合同签订后项目开工前,首先由工程相关部门根据图纸计算工程量,对合同工程量分部分项进行工序分解,对业主合同清单数量进行分部分项划分,对不同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选定最优施工方案,最后按企业内部定额及施工经验对应业主合同已分解的正确工序进行同口径的成本预算。经过对合同工程量的细化分解,能够对每个分项工程按工、料、机及其他费用项目进行编制,汇总成整个项目的直接成本。项目的管理人员开支等间接费用预算由公司人力资源等相关部门编制核定。

建立成本预算审查小组,分析项目的成本预算是否科学地运用现有资源,是否有利于提高项目工程质量和效率,是否对项目预期风险进行了防控等。预算审查小组的建立,有利于提高预算决策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各个施工项目因施工条件、地质、气象等不同导致生产成本有很大的差别,加之施工中的不确定因素多,都会增加对项目进行成本预算的困难程度[3]。项目可采用标后预算和滚动预算相结合的方式,在项目有工程变更或改变施工方法以及无法预见的重大情况发生时,必须及时调整和补充项目成本预算,使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为我们创造价值。

(二)成本预算体系的信息化

目前四川路桥的项目管理系统,设置了项目合同管理、结算管理、工程管理、材料管理、设备管理、技术质量管理等模块,基本完善了路桥施工业务流程的信息化,经过在部分项目试运行后项目管理系统处于逐步优化完善的过程中。持续改进项目管理系统,让项目管理系统与路桥施工业务流程紧密结合,同时实现项目管理系统与财务核算软件的双向对接。

在项目管理系统成本预算模块进行预算编制,针对不同项目的施工环境和地区差异等导致的人工、材料等价格差异进行调查并进行说明。在分项工程量不变的情况下,只需要录入完成该分项工程或工序的勞务单价、材料单价、设备单价、其他费用标准,系统自动生成该分项工程预算成本。

优化项目管理系统成本预算模块,实现对项目进行标后成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保证项目实际成本在批准的或可承受的成本范围内,从而实现项目经营目标。

三、项目管理系统与财务软件对接后的成本核算

(一)项目直接成本的归集核算

项目管理系统与财务软件对接后,项目的对外结算以及材料消耗均通过管理系统完成并传输到财务核算系统,项目直接成本的归集工作由工程部门和机材部门完成。施工过程中,要做到及时、准确的归集成本,对工程部门和机材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程部门按月对项目完成的工程量(已完成工程、半成品工程)在管理系统进行上报,对各项已结算成本应按照预算一致的口径细化到每个分项或工序中,再汇总到各章节分部工程中;工程部门计算已完成工程及半成品工程的材料设计消耗量并及时提供给机材部门进行材料消耗考核[4]。

机料部门对库存材料进行现场盘存,通过管理系统计算出该分项工程部位各类材料的实际耗用数量,统计各类材料的发生金额。机料部门统计设备台班数量,通过项目管理系统来分析各种设备的燃油消耗数量、维修费用等,分析每台设备的利用率是否合理、燃油是否超好、维修费用是否合理。将设备成本、各项材料成本细化到每个分项或工序中,再归集到各章节分项、分部工程中。

项目的工程结算单、机械结算单、材料验收单等对外结算单通过系统生成后,在相关权限的人员审核后最终传输到财务软件,财务核算软件也必须在有项目管理系统传输过来的结算单情况下才能生成凭证形成应付账款,在财务软件有应付账款余额的前提下方可对外支付款项。通过项目管理系统,达到以合同收入控制预算成本、以预算成本控制对外结算、以对外结算控制对外支付的效果,规避人工计算错误及超合同工程量对外结算支付的情况。

(二)项目间接成本的归集核算

项目的办公费、差旅费、管理人员薪酬等间接费用在公司核定的年度预算范围内开支,相关费用报销单据经审批后由财务人员录入核算软件生成凭证。

(三)项目成本分析

项目管理系统与财务软件的对接,使项目管理系统与财务核算系统的数据保持一致,便于项目进行成本分析。将项目实际发生的工、料、机、其他成本按照与成本预算中的分部分项工程一致的口径进行归集后,各项目可按月、季、年对实际成本进行分析总结[5]。首先,对项目的统计数据进行合理性分析,务必保证信息化系统的数据真实、准确。其次,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偏差,找出偏差真正原因,以利于控制成本或进行预算调整。再次,对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收入与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分析,识别项目中盈利或亏损点,找准原因以利于提高管理效益。

四、项目管理系统下的成本核算模式带来的思考

通过成本预算体系的建立以及在项目管理系统的应用,让会计的核算工作简单化、规范化,有利于提高财務工作效率,为财务人员转型提供了支撑。财务人员须以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能力,通过对财务数据的分析,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决策支持上来,实现财务人员由“核算型”向以规划、预算、分析为主“管理型”转型。

通过成本预算体系的建立以及在项目管理系统的应用,有利于对项目的各项指标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企业的人才选拔挂钩,公司也要关注对财务人员的培养,加快实现财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财务人才战略储备,进而有力地推进企业财务转型,增强企业整体的价值创造能力[6]。通过人才兴企,以此推动四川路桥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可持续发展。

结 语

综上所述,文章首先围绕着完善企业成本预算、项目管理系统与财务软件对接后的成本核算、项目管理系统下的成本核算模式带来的思考三部分内容,分析了建立规范的成本预算体系、成本预算体系的信息化,项目管理系统与财务软件对接后的成本核算包含了项目直接成本的归集核算、项目间接成本的归集核算、项目成本分析三个方面,最后阐述了项目管理系统下的成本核算模式带来的思考这一内容,其中主要包括了项目管理系统对财务人员转型以及人力资源的完善两个部分。目的是为了有效解决现阶段四川路桥施工企业中存在的成本核算问题,找准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推动公司稳健持续的长足发展,为实现公司“百年路桥”愿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康强.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探讨[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6(07):92-94.

[2] 刘艳丽.供应链视角下的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核算与管理[J].财会学习,2016(05):112-113.

[3] 徐文成.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核算问题研究[J].中国市场,2016(08):143+145.

[4] 徐步雪.关于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核算的若干问题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15):135-136.

[5] 刘昌林.施工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13):12-13.

[6] 王海玲.作业成本法在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J].企业导报,2012(21):77.

猜你喜欢
施工企业改进措施成本核算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如何做好工程投标的成本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