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路径优化分析

2018-08-29 11:20李婷李立雪王佳杨志明
大经贸 2018年7期
关键词:抵押贷款土地经营权路径优化

李婷 李立雪 王佳 杨志明

【摘 要】 一直以来,农户都存在着贷款难等问题。农户希望通过盘活土地使用权资产获得生产生活所需资金,但其贷款意愿受制于政策制度等外部因素的制约,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该文从农户视角出发,实证分析农户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的路径优化,并为推进政策实施提出相关意见。

【关键词】 土地经营权 抵押贷款 路径优化

一、引言

由于农业具有高风险、周期长、利润低等弱质性,农户贷款多采用抵押担保而非信用贷款形式,但农户个体贷款一直存在有效抵押物缺失等问题。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能提供的信贷支持十分有限,很多农户受限于没有符合银行要求的足值抵押物而难以获得贷款。

在此情况下,部分农户产生了用手中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抵押来获得贷款的意愿,希望可以通过盘活土地使用权资产获得生产生活所需资金。但农户贷款抵押的意愿受制于政策制度等外部因素的制约,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民生产生活中的资金缺口得不到满足,不能扩大生产,最终影响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来,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也明显意识到了这一问题。2013年2月,银监会在下发的《关于做好2013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表示,未来要积极探索扩大农户、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等借款人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支持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而在最新的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深入推进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因此,在此背景下,对土地经营权的抵押贷款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相关文献评述

国外学者一直在探索利用小额信贷来实现促进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群体收入提高的目标。Hussain和Thapa(2012)通过对巴基斯坦208户小型农户数据的分析,在研究这些农户贷款的获得与资金缺口情况后,发现获得正规贷款的农户数占总农户数比例较高但是农户资金缺口还有很大部分没有得到弥补。[1]国外方面农村信贷金融虽有研究,但由于社会制度和国情的不同,鲜少可以找到土地抵押贷款的相关研究。因此我们将文献研究的重点放在国内。

而在国内,学者对农村贷款难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学者们从农民抵押担保贷款难问题的成因以及解决方式做了很多研究。王婷睿(2010)认为原因在于当前的农村金融体制难以满足农村高速增长的信贷需求,将供应链金融的理念运用到农村金融领域,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2]

在关心农民贷款难问题解决方法的同时,学者们将目光转向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从金融机构研究者视角出发,傅先义等(2010)通过对天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情况的定性分析,认为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这一创新型信贷品种推广遭遇滑铁卢;[3]从法律社会学研究者视角出发,唐薇等(2012)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过程中,解决“假抵押”、“变相抵押”的前提条件是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永久化、物权化;[4]从具体试点实施情况出发,江险生等(2014)研究了江苏新沂市与宁夏同心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的经验教训。[5]郑美江、范静(2012)对吉林省九台市等7地进行抽样调查后,运用logit模型进行计量分析后,发现当地農户较低的贷款意愿主要是因为农户不了解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详细政策和贷款发放的审批流程。[6]卢冲、王雨林(2013)以成都市312户农户为调研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认为农户的意愿受行为态度和主观规范的影响较大,由此得出了利用财政支农政策的支持作用完善现有贷款农户的风险保障机制的结论。[7]

总的来说,农村抵押担保贷款难的问题仍然普遍存在,一个原因是当前的农村金融体制陈旧,另外就是农民缺少被认可的抵押担保品,需要通过更多的研究来找到农村抵押担保贷款的新出路。从目前的理论研究成果来看,大多数研究偏重于从法律角度进行定性分析,而相应的定量分析较少。本项目从农户视角出发,以湖北省部分试点地区的农户作为调查对象,实证分析了农户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路径优化,从而为推进该政策实施提出相关意见。

三、研究方法与模型

本研究的样本选取区域主要在湖北省内,包括武汉黄陂区、钟祥市以及随县三个调研点,通过直接向农户发放问卷获得农民土地经营权抵押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数据。

在之前的研究中,我们已经利用因子分析与logit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考虑到在影响因素分析之后对农户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选择行为还有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为了能更真实反映农户的选择行为,同时克服因子分析和logit分析中表现出的一些不足之处,我们试图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经营权抵押贷款行为做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SEM模型由测量方程和结构方程两部分组成。方程(1)(2)为测量模型,反映潜变量和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方程(3)为结构方程模型,反映了潜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内生潜变量和外生潜变量之间通过系数矩阵B和r以及误差向量相互联系。

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将农户抵押经营权贷款的额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归纳为四个潜变量:家庭结构特征、家庭经济特征、状态感知特征和外部客观条件,表1总结了每个潜变量和对应观测变量。

在这个结构方程模型中,可以反映出不同因子对农户行为意向的多方面影响路径,从而克服单纯因子分析的不足。且由于结构方程模型中可以允许多个因变量同时存在,将三方面农户行为意向放在一个模型中,可以克服Logistic分析只能单独回归的不足,使得模型更贴近现实,并且通过标准化系数可以发现每个潜变量的作用强弱程度。

四、数据来源与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所用数据来源笔者于2017年8-9月对湖北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的实地调研。本次调研共发放160份问卷,收回问卷151份,其中有效问卷142份。样本中,女性9人,占6.34%;男性133人,占93.66%。样本年龄多为40-55岁,占66.78%。受教育程度多为小学及以下,占50%。样本农户家庭人口多为3-5人,占86.24%。家庭年收入在1-2万居多,占40.85%。52.11%的被调查者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政策的了解程度不够。

(二)数据分析

1. 模型拟合情况

从模型拟合的各项指标来看,无论是绝对拟合指数还是相对绝对拟合指数均在合理的范围内,模型的拟合效果比较理想,这使得模型的估计值是可以接受的。

2. 模型的参数估计

通过模型的识别、模型的拟合分析可以发现模型比较好地揭示了抵押行为的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及强度。在参数估计部分将根据抵押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参数估计结果进行相关的分析和论证。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家庭结构特征对农户抵押意愿的路径系数为-0.26,表明两者之间存在负向影响,且影响程度较低,证实了农户的家庭结构越好,如年龄不大、男性居多、家庭人口较少时,农户的抵押意愿越低。

家庭经济特征对农户抵押意愿的路径系数为0.41,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较高,证实了农户的家庭收入较多时,其抵押意愿较强。这可能是因为农户的经济压力较小,风险承受程度更高,也就更愿意进行抵押贷款。

外部客观条件对农户抵押意愿的路径系数为0.57,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较高。也就是说,当农户的土地流转情况较好、承包面积较多以及地区经济发展较好时,农户更愿意进行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状态感知特征对农户抵押意愿的路径系数为0.31,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较高,证实了农户对抵押贷款的了解程度越高,对当地金融机构的满意度评价越高,其进行抵押贷款的意愿就越强。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为了提高农户土地经营权的抵押贷款意愿,我们可以从家庭结构、家庭经济、状态感知以及客观环境四方面入手。对于政府以及相关机构而言,更应该注重提高状态感知以及改善客观环境,如:加大宣传,提高农民对土地经营权抵押貸款政策的了解度;完善抵押贷款业务,提高当地金融机构的服务水平;完善土地流转市场,推动规模化工业生产;加大加快当地的经济发展等。

【参考文献】

[1] Hussain,Thapa. Small holders access to agricultural credit in Pakistan [J].Food Security,2012,2:73—85.

[2] 王婷睿.供应链金融——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新途径探析[J].金融发展研究, 2010(4):60-62.

[3] 傅先义,岳扬.从法律的角度考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及其制度设计:天门实证[J].武汉金融,2010,(6):60-61.

[4] 唐薇,吴越.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制度“瓶颈”与制度创新[J].河北法学,2012,(2);62-71.

[5] 汪险生,郭忠兴.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两权分离及运行机理—基于对江苏新沂市与宁夏同心县的考察[J].经济学家,2014,(4):49-60.

[6] 郑美江,范静.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分析——基于吉林省7县(市、区)农村地区的实地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12,(12):41-48.

[7] 卢冲,王雨林.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基于成都市312户农户的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3,(23):189-194.

作者简介:李婷(1995—),女,四川简阳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14级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消费者行为。

猜你喜欢
抵押贷款土地经营权路径优化
山西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路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