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盐通三市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分析

2018-08-29 11:20冯云晓
大经贸 2018年7期
关键词:前景分析经济发展

冯云晓

【摘 要】 本文运用资料文献分析法、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根据连盐通三市的区位优势、海洋资源丰富等经济发展的特点,从三市GDP、人均GDP、三大产业发展情况等方面对连盐通三市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连盐通三市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契合现今的热点与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对连盐通三市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提出了结合可行的策略,制定发展目标与计划;进一步加强经济与合作,促进苏东地区的经济发展等发展对策。

【关键词】 连盐通 经济发展 前景分析

1 研究背景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政府为鼓励各地区进一步对外开放,鼓励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1984年,第一批沿海开放城市诞生,连云港和南通被列在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中。随后,盐城也在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沿海开放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加入WTO,江苏省沿海三个城市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前景一片光明。但与美好愿望相反的是,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曾提出“海上苏东”发展战略,然而二十多年过去后江苏沿海经济并没有出现令人期待的崛起。2009年江苏沿海开发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再次被提到战略高度, 对江苏沿海地区的发展来说是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其发展优势及潜力有望得到实现。

2 连盐通三市经济发展现状

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作为江苏省沿海地区,在全省经济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经济增速放缓,但稳中有进,与之前年份相比有所提高。同时,其产业结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不断优化和提高,对外贸易态势良好。

2.1连盐通三市GDP现状

连云港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193.31亿元,而盐城GDP是连云港的GDP的两倍左右,南通是连云港的三倍左右。在2010年至2017年的发展过程中,三市GDP都是稳中有进的增长,其中连云港增长1447亿元,盐城增长了2816.44亿元,南通增长了4316.72亿元。相对于2010年,三市GDP都翻了一番,其中南通市GDP增长幅度最大。但2010年至2017年连盐通三市GDP增幅是逐年下降的。这种状况的出现与GDP基数越来越大有关之外,也与当前的政策息息相关。

GDP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但每个地区的总人口、辖区面积等情况各不相同,所以人均GDP更能反映一个地区的人民的生活水平。在2010年-2017年期间,南通市的人均GDP持续最高,且增幅较大。2010年连云港市人均GDP高于盐城,但2011年之后,盐城人均GDP超过连云港,在之后的几年中,从增长绝对值还是增长幅度,均持续高于连云港。总体来看连盐通三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随着经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提升。

2.2 连盐通三市三大产业发展情况

在区域产业结构配置中,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的组织核心,目前,连盐通三市“三化”进程在不断加快,促进了三市经济社会的繁荣。

由统计年鉴数据可以看出,连云港的三大产业都处于持续增长的态势,且增长的幅度越来越大。单就第一产业的增加值来看,由2010年的182.6亿元到2017年的313.42亿元,其增长率在下降。从连云港第二产业的增加值来看,2010年至2016年增加了634.79亿元,但其增长率由2010年的16.9%降至2017年的7.8%。连云港第三产业增加值由465.64亿元增长到1147.03亿元,增长了一倍还要多。在这六年的发展过程中,连云港市产业结构逐渐调整优化,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强,这也标志着连云港市经济发展质量在逐步改善。

盐城在三个城市当中,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幅度较大,其中2010年的增加值为363.71亿元,到2017年的增加值为564.2亿元,但其增长率也在下降。其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比较大,始终超过第三产业,但差距越来越小。由2010年的290.55亿元到2017年的5.1亿元。

南通市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在三市中最小,2010年为262.43亿元,2017年上升到382.7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南通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与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差距越来越小,并在2016年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且在三市中第二、三产业的增加值最大。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南通新能源和船舶产业成为最大亮点,千万千瓦级电力能源基地”和“千亿级的海洋工程产业基地”心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2.3连盐通三市对外贸易发展情况

连盐通三市在目前正积极把握中韩、中澳等自贸协定机遇,强化市场开拓,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优势产能、海洋经济等领域合作,发展具有“一带一路”特色的贸易新业态。在进口方面,连盐通三市完善进口扶持政策,引导企业优化进口产品结构,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紧缺资源,提升进口综合效应。同时支持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增强盐城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能力,对外开放呈现新局面。

3 连盐通三市经济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

3.1连盐通三市经济发展的机遇

国家政策助力三地经济发展,从连盐通三市被国务院批准成为沿海城市与地区,到2009年国务院出台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再到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后,落实全国第一个与沿线国家开展实质合作并建成运营的实体项目。连盐通三市在江苏沿海地区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等国家战略叠加的基础上,又迎来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机遇。此外,连盐通三市国家级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在对外贸易方面有明显的体制优势,其权限明显大于省级开发区,其规划建设和经济管理权限相对独立,园区内高新技术企业享有两免三减半,软件企业享有征收15%税率等等优惠政策。

3.2连盐通三市经济发展中的挑战

连盐通三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1)在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缺乏优质的投资资源,经济增长乏力,没有后劲。这主要是因为连盐通三地的经济发展量级还不太高,从整体上来看,其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弱;(2)与其他同类型的城市相比,连盐通三地的港产城联动的状况需要改善,虽然现在已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发展雏形,但海洋、滩涂、港口与产业、城市发展还不够協调;(3)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水污染、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比较突出,污染治理困难重重,特别是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刺激太湖蓝藻的爆发,即使启动全方位应急措施,也不能排除蓝藻面积的迅速扩张。

4 连盐通三市经济发展的前景畅想及对策建议

4.1连盐通三市经济发展的前景畅想

连盐通三市地处江苏省沿海地区,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与战略地位,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与资源发展经济,增强沿海港口群竞争力,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拉动整个江苏以及全国经济的发展。此外,连盐通三市应坚持规划先行作用,拓展市区发展空间,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带动能力,形成更具引导和约束力的城市总体规划,使区划调整带来的效益最大化。最后,连盐通三市应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区域创新整体效能,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构筑沿海创新创业人才支撑体系,建成我国东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目标。

4.2连盐通三市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4.2.1利用自身的优势,发展潜力产业

首先,在全域旅游的时代,连盐通三市应大力发展这个新兴有潜力的行业,根据三市不同景点特点,突出主要景点建设,对全域的景点一体规划,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资源整体效益。第二,应充分利用现有物流资源,更好的规划建设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并为之后的物流中心的扩展留有后备土地资源,充分利用陆路交通、海路运输、航空运输等综合交通优势、储藏空间及技术优势,扩大服务规模,提高专业的服务水平,建立稳固的物流枢纽。在此基础上,也应积极引入国内外直接投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带动运输、仓储、配送服务、金融服务以及行政管理等配套服务业发展。

4.2.2加强经济合作,促进经济发展

为加快连盐通三市快速均衡地发展,相关部门应统筹整个地区的三大产业、陆地与海洋、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做到提前规划,使得产业得到科学布局。首先,打造“一带一路”建设先行基地。以连云港为重点,盐城起联动作用,加快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一体化步伐,强化连云港“一带一路”交汇点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方起点的先导作用;其次,强化港口與产业互动发展,充分发挥港口集疏运功能,加强港口与临港产业的功能衔接;最后,连盐通应与上海市深度接轨,充分利用上海市资金丰富,市场广阔等优势条件,为自身经济发展助力,最终形成与上海优势互补,与长三角城市互动并进的产业格局。

4.2.3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城市建设

连盐通三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与保护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有很大关系,正是在经济发展的阵痛期才更应认识到生态建设不应成为经济发展的绊脚石,而应该通过整合资源,建立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系统。具体可从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方面着手,最后,加强生态环境的检测,观察,宣传,加强生态示范区的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区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谢京辞. 山东港口物流与南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 2011(3): 174-176.

[2] 孙姗姗,朱传耿.区域发展差异研究进展与展望[J].人文地理,2008,23(2):11- 18.

[3] 欧阳军,陈修颖.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分析[J].经济地理,2004,(5): 341-342.

猜你喜欢
前景分析经济发展
煤矿开采技术的应用问题及发展前景探讨
基于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及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