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与巴基斯坦双边经贸合作的结构与未来

2018-08-29 11:20梁宇程
大经贸 2018年7期

梁宇程

【摘 要】 巴基斯坦的十大贸易伙伴国中,中国排在首位,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都对巴有着极其重要的市场价值。近十年来,中国出口贸易市场中排名前十位的合作伙伴主要是美、日、韩、德等发达国家。而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出口常年仅占中国出口总额的1%不到,比例极小。本文将基于中巴贸易强度的测算进一步论证中巴贸易结构中中国对巴基斯坦的重要性。

【关键词】 中巴贸易 双边经贸 中国对外贸易 中巴贸易强度

一、引言

对外贸易是产品生产与消费的天秤,是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电梯,当国内生产的产品有盈余时,可以出口至其他国家,当国内某些产品稀缺时,也可从他国进口;对外贸易是市场经济的根本保障,落实政策意义上的开放;加强对外贸易是完成国家经济市场化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有效工具。

近十年来,中国出口贸易市场中排名前十位的合作伙伴主要是美、日、韩、德等发达国家。而中国对巴基斯坦的出口常年仅占中国出口总额的1%不到,比例极小。中国进口贸易市场结构中排名前十位的合作伙伴主要是韩、日、美、德等发达国家和一些能源资源丰富的国家,而中国从巴基斯坦的进口额常年仅占中国进口总额的0.1%左右,占比十分小。在中国的对外市场结构中,最重要的出口贸易伙伴主要是发达工业国家和地区;最重要的进口贸易伙伴主要是发达国家和一些能源资源丰富的国家;而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巴基斯坦在中国的对外贸易市场结构中均占不到重要位置。

巴基斯坦的十大贸易伙伴国中,中国排在首位,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都对巴有着极其重要的市场价值。在巴基斯坦的对外贸易市场结构中,进口占据最重要位置的是中国和伊斯兰国家;出口占据重要位置的是美国、伊斯兰国家和中国。接下来,本文将基于中巴贸易强度的测算进一步论证中巴贸易结构中中国对巴基斯坦的重要性。

二、中巴贸易强度测算

贸易强度指数通常用来检验两国的近出口贸易是否紧密联系,公式为

TIIabt=[Xabt/Xat]/[Mbt/(Mwt-Mat)]

TIIabt(trade intensity index)常被用来衡量贸易伙伴间贸易联系紧密程度,其中Xabt表示的是t时间内a国到b国的出口总额,Xat是t时间内a国的出口总额,Mbt表示的是t时间内b国的进口总额,Mwt则是t时间内全球出口总额,同理Mat是t时间内a国的进口总额。一般来讲,当TIIabt>1时,就表示a国对b国的出口水平高于同期b国在世界进口市场中所占的份额,反之,则低于b国在世界进口市场中所占的份额。

另外在此我们还需要引入Franel和Rose在1998年提出的“双边贸易强度”的概念,用来中巴分析贸易一体化的进程,公式为:

STabt=(Xabt+Mabt)/(Xat+Mat+Xbt+Mbt)

STabt(share of internation trade)表示的是a国和b国在天时间内的的双边贸易强度。是由两国双边进出口总额(Xabt+Mabt)与各自的進出口总额只和(Xat+Mat+Xbt+Mbt)的比值。STabt取值应该在0-1之间,计算值越大代表双边贸易越紧密,贸易一体化的程度也就相应较高。在我们的计算中,恒定假设a国是中国,b国是巴基斯坦。

中对巴的出口强度指数(TII)较高,所有年份均大于1,经历了先减小再增大,再减小再增大的过程,说明中国对巴基斯坦出口的水平高于世界同期进口水平,巴对中进口贸易频繁,对中国出口的商品还是十分信赖和依赖的;而巴对中的出口强度指数(TII)较小,没有任何一年超过0.5,而双边贸易强度(ST)也很小,均小于0.004。由此,中巴对外贸易联系并没有十分紧密的,中巴在对外贸易方面远不如外交一般“一体化”。可以提升的空间巨大,双边贸易强度在05年自贸区建立以后增速较快,虽然08年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大幅下跌,但09年就迅速恢复了高增速,这说明中巴双边贸易在像更加紧密联系的方向发展,加之李总理主导的“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不断深入,势必会加强双方的贸易往来,尤其是中国对巴基斯坦的进口贸易的提升,必将使双方朝着贸易一体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三、中巴进出口商品行业内贸易指数测算

两个国家发生产业内贸易的原因包括,产品差异及资源禀赋、经济规模优势等等,通过计算产业内贸易指数可以有效追踪该国家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情况。本文中借鉴的衡量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指标是候铁珊、宋岩对行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 IIT)的进出口商品行业内贸易指数,其公式为:

IITijk=1-{sum|Xijk-Mijk|/(Xijk+Mijk)}

其中Xijk表示在i国家中的行业j向对向国家k的出口,Mijk表示i国家在行业j中从对象国家k的进口。IITI理论上的取值在0-1之间,当值等于0时,表明i国的j行业不存在贸易优势,较少发生行业内贸易;当IITI的实际值为0.5时,表示i国在j行业上具有较弱的优势,值越接近1,则说明i国该行业的优势越强。

假定i国中国,k国是巴基斯坦,中国与巴基斯坦在皮革制品、食品饮料及烟酒、纺织及原材料制品两个产业的贸易指数均接近于1,代表贸易往来频繁,尤其是皮革制品,在11年和13年等于1;植物产品在12年之后的四年中均超过0.5,不断升高且在15年非常接近于1,代表两国在植物产品产业中贸易往来越发频繁;在矿产品、宝石贵金属及制品、塑料橡胶及制品、贱金属及制品四个产业中贸易指数均小于0.5,说明中巴在这类产业中有一定贸易量,但是产业内贸易不充分,不够活跃,尤其是塑料及橡胶制品在15年小于0.01,有趋于贸易冷淡的危险;在其他产业内,指数均接近或等于0,说明这些类别的产品所在的产业几乎不发生行业内贸易,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口量很大的机电制品、化工产品、运输设备等产品几乎是单向贸易,意味着中国与巴基斯坦受到自身工业化程度和发展水平的影响,行业内贸易不够充分。为了提高两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及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往来,中巴两国应当加大产业内贸易合作的覆盖面,共同实现产业的全面繁荣。

四、中巴贸易的特点概况

1、中巴商品贸易互补大于竞争

中国与巴基斯坦的贸易既存在竞争也存在互补,首先,中巴之间地理位置临近、地缘优势突出;其次,中国与巴基斯坦在要素禀赋上有所差异。根据之前的学者研究,2005年至2014年共计10年中,中巴双边贸易关系密切,贸易结合度高,与巴基斯坦相比,中国在技术和资金方面有优势,而巴基斯坦在棉花和矿产等自然资源方面有相对优势,并且中国的纺织业又较为发达,两国的优势具有互补的可能,贸易及合度就高。另根据其他学者研究,中巴自贸协定正式实施后比实施前,即2007年与2006年相比,中国与巴基斯坦的贸易结合度上升明显;且在金融危机后,中巴贸易联系更加紧密,结合度继续上升;而2013年中巴经济走廊的提出及建设也对中巴的贸易联系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2、建设合作与商业投资朝向良好发展

最近十年来,中巴两国合作的大型建设项目数量逐渐增多,规模逐渐加大,尤其是中方以無偿援助、优惠贷款和低息贷款等形式向巴方提供金融支持,协助建设的电力、运输、港口等设施受到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的密切关注和高度重视,项目累计金额已经接近百亿美元的大关,实际完成金额超过50亿美元。与此同时,两国企业之间的交互投资也迅速活跃,中国对巴投资数额与中国的经济规模相比数额较小,主要集中在轻工、家电、矿山、电信等行业,虽然目前的项目规模不大,直接投资的金额也不多,远远无法和中美、中日、中欧(欧盟)等中国与发达国家或集体间的投资规模相提并论,但考虑到这是两个这在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踊跃合作,并且中巴经济走廊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之中,中方必将率先加大对巴方的投入,未来可期!

今后中巴两国还应该进一步开放贸易市场,通过贸易的往来,开展教育、旅游、运输、通信、建筑服务、金融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深化中巴人文和技术的交流,加快两国的经济发展。政府应该积极引导中国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如在通信、建筑、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领域中的企业到巴基斯坦投资,通过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与减免或其他转移支付措施,鼓励国内更多的企业将巴基斯坦纳入到投资方向之中,最终达到以商品贸易带动服务贸易,以服务贸易助推中巴商品贸易的良性发展。

随着中巴两国贸易和合作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双方也必然会在更多领域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如:金融、工业和信息技术、旅游开发、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合作都会为两国的经济发展给予推动力。无论两国的历史有多少不同,中国和巴基斯坦在现代都有着相类似的强国志愿。在中巴历史悠久的战略同盟外交基础上,我们应该相信两国将来的贸易往来会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更加光明。

【参考文献】

[1] 邓海艳, 陈小雪, 周梅芳,等. 中巴贸易现状及问题分析[J]. 对外经贸, 2014(1):4-5.

[2] 马林, 孙天乐. 中巴贸易竞争性与互补性探究[J]. 中国物价, 2011(10):47-50.

[3] 李轩. 自贸协议下中巴贸易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J]. 南亚研究季刊, 2014(1):85-90.

[4] 程云洁. “中巴经济走廊”背景下提升中巴贸易发展问题研究[J]. 南亚研究季刊, 2015(2):9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