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黑龙江省与蒙古国经贸合作研究

2018-08-29 11:20李宁
大经贸 2018年7期
关键词:蒙古国黑龙江省一带一路

李宁

【摘 要】 自2014年8月中蒙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后,中蒙双边关系迎来历史最好时期。在中国提出打造“一带一路”大战略的背景下,黑龙江省积极发展与蒙古国经贸合作有利于中国加强对蒙贸易联系与政治互信,积极拓展了“一带一路”的大战略的内涵。中国是蒙古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蒙古国第一大出出口目的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同时中国又是对蒙投资最多的国家,主要投资领域为地矿、轻工、纺织、服装、畜产品加工、建筑等。中蒙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后,双边经贸合作进一步升级。国家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为基础,黑龙江省与蒙古国经贸合作将有望再创新高。

【关键词】 一带一路 经贸合作

一、黑龙江省发展对蒙经贸合作现状分析

(一)黑蒙经济复苏为双方合作奠定基础

近年来,黑龙江省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经济增长较为低迷。在国家宏观调控以及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的新形势下,黑龙江省经济保持了平稳向好的态势,经经济结构调整、新动能和新增长领域培育见到成效,整体经济趋稳向好的基本面已经初步形成。2017年前三季度,黑龙江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01.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增速为近年最高,主要经济指标为四年来最好水平。蒙古国受到内外部因素影响自2013年以来,经济增速持续放缓。2016年,蒙古国经济增速继续回落,国内生产总值111.33亿美元,实际增长率仅1%,人均GDP折合约3,567美元。2017年上半年年,蒙古国国经济出现好转迹象。1-6月GDP增长率恢复至5.3%。随着黑龙江省经济平稳趋好,蒙古国经济增长也出现复苏迹象,有利于黑龙江省与蒙古国进一步开展经贸合作。

(二)黑蒙贸易已经呈现增长趋势

2017年,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迅猛,进进出口总值达1,280.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19%,高于同期全国进进出口增速2.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值356.2亿元,增长7.3%进口总值924.5亿元,增长21.3%。作为黑龙江省非传统贸易伙伴,黑蒙贸易总额起伏不定。黑蒙贸易额在历经连续五年出现大幅下滑后,于2017年止住下滑趋势。2017年,黑龙江省对蒙古国进出口总额为63,249万万元,同比增长26.6%。其中,对蒙古国出口总额42,390万元,同比增长91.3;进口总额20,859万万元,同比减少25%。黑蒙贸易额的巨大起伏,凸显黑蒙间贸易的不确定性,同时也黑龙江省对蒙古国出口商品中数额较大的依然是机电产品、钢材、汽车、通断及保护电路装置和成品油。随着黑蒙经济的复苏,在保持传统领域合作的基础上黑蒙经贸关系有望进一步发展。黑龙江省与蒙古国的贸易尽管在全省对外贸易中比重较小,仅为5%左右,增长形势却比较乐观。黑龙江省对蒙经贸关系依然是重振我省经济形势的有利增长点。

(三)黑蒙间贸易具有较强互补性但并未充分发挥互补优势

2017年,黑龙江省对蒙古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仍为机电产品、汽车和钢材,三项商品出口总额占出口总额的97%;黑龙江省自蒙古国进口主要商品为铁矿砂,占进口总额的100%。可以看出,黑龙江省与蒙古国双边贸易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出口居多,能源资源性产品进口为主,双边贸易互补性较强。黑龙江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耕地面积占全中国耕地总量的九分之一,是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017年黑龙江省粮食产量6018.8万吨,位列全国第一位。黑龙江省有着先进的农耕机械和农业人オ优势,正是蒙古国所缺少的。同时,畜牧业作为蒙古国的传统基础产业,其牲畜肉类加工市场广阔。而在黑蒙进出口贸易中,粮食和肉食品所占比重甚小,双方并未充分发挥互补优势。

(四)政策利好转变双边经贸合作重视程度

由于黑龙江省与蒙古国并不相邻,加之蒙古国在黑龙江省周边的东北亚国家中经济总量相对不高,致使政府对发展黑蒙经贸合作的意愿不强烈。同同时,黑龙江省也缺乏为企业开展对蒙经贸合作作提供指导与信息帮助的专门机构,使企业对蒙古国的投资环境和市场状况难以了解和把握,增加了企业对蒙投资的疑虑和投资风险。在投资项目的运营过程中,政府又缺乏对企业的监督、指导。当前,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大战略背景下,黑龙江省紧紧围绕五大规划,“加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举措。黑龙江省加速发展与蒙古国的经贸关系已成为极具现实意义的积极举措。

二、黑龙江省发展对蒙经贸合作积极因素

在中国大力推行“一带一路”打战略背景下,黑龙江省应紧紧围绕“五大规划”,积极推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灵活运用国家政策,坚打持发展外向型经济,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加大对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扶持力度,提升具有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比例。增加对能源和原材料的进口比重,抓住区域内产业转移的时机,利用好境外的资源与市场,建立具有黑龙江省特色的资源加工基地,从而加快快黑龙江省对外贸易结构的转型升级。随着2017年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平稳发展,同时在政策红利刺激下,黑蒙间贸易也将趋好发展。

(一)蒙古国经济出现复苏,对进口商品需求巨大

由于中国对蒙古国矿产存在巨大的需求,矿业是蒙古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出口商品中矿产品、贵金属、化妆品、钱币、畜产品及其制品占出口货值的98.6%。可以看出,蒙古国的经济增长充分利用了本国的矿产资源与畜牧业资源,使黑蒙矿产开发合作和畜牧肉食品加工等领域的投资合作前景光明。随着蒙古国经济的复苏,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体蒙古国公民也享受到了矿业兴国所帶来的实惠,近280万蒙古国公民每人分得战略大矿塔温陶勒盖煤矿536股股票红利。在2007~2021年蒙古国中长期发展规划里,到2021年,蒙古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19,000美元。随着蒙古国经济高速增长,人均收入大幅提高,蒙古国居民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将会大幅增长,对进口商品的质量要求也会逐步提高。

(二)蒙古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黑龙江省对蒙工程承包及劳务合作

蒙古国由于基础设施相当薄弱,严重制约着矿产资源开发战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啊,蒙古国建筑领域也遭受重创。为此蒙古国道路交通建筑城建部与投资局共同研究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投资,拟拟在该领域实施若干大项目,其中包括十万套住宅项目;连接中俄两大邻国的990公里亚洲公路项目;首都350公里道路改造项目;立交桥项目(7座);连接蒙古东西部和首都的1,284公里横向公路项目;南戈壁矿区到赛音山达920公里铁路项目;建设水泥厂和钢筋厂项目。为实现这些目标,蒙古国迫切需求先进的建筑和筑路技术、人才及资金。黑龙江省在建筑工程承包方面具有优势、又有在外国承包工程的丰富经验,这将有利于促进与蒙古国在建筑领域的合作,有利于全省对外劳务输出的发展。

(三)资源蕴含量大,黑龙江省加大对蒙境外投资,促进贸易规模扩大

蒙古国是资源大国,世界经济的复苏给蒙古国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矿产业是蒙古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2016年,矿业产值7.0593万亿图,同比增长20.05%,占工业总值71%;蒙古国矿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比重达76.9%。矿产开采及加工业产值占蒙古国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9.3%,矿产品出口占蒙古国出口总额比重达81.8%。矿产资源开发在蒙古国经济中的优先地位不会动摇,矿业兴国战略在较长时期内得到坚持。而矿产资源的精深加工,创造更高的附加值则成为未来蒙古国矿业发展的趋势。黑龙江省属于资源类省份,对开采煤炭、石油等地下资源的人员、技术、设备都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抓住蒙古国大力开采矿产资源的机遇遇,可推动黑龙江省对蒙境外投资。

(四)蒙古国通讯业及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相关产品出口带来机遇

蒙古国通讯基础设施包括7500多公里光缆网、2500公里数字无线电话线、220多个卫星通信VSAM站、30000多空架线。已经形成跨越越88个县连接21个省会的光缆网。仅乌兰巴托的地下光缆就长达300 公里,移动电话用户已达到98万人。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可能为蒙古国带来生机。因此,在黑龙江省对蒙古国传统出口商品中,可进一步扩大通讯器材、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等高附加值的商品出口额。

(五)蒙古国与黑龙江省在农业领域合作前最广阔

蒙古国土地广阔,农业发展水平却很低,仍以粗放型农业为主。根食产量将将满足本国需求,面粉自给量仅为20%左右。私有化以来,由于经济衰退及投入不足,生产力大幅度倒退。蒙古国现有耕地130 万亩,由于农业劳动力缺少,导致其中的97%弃耕抛荒。黑龙江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省内有高水平的农业专家队伍。黑龙江省与蒙古国在粮食合作、土地开发、农业现代化以及高科技种植业等领域有着非常广阔的合作空间。

综上所述,预计2018年黑龙江省对蒙贸易将仍以出口机电产品、汽车及钢材水泥等工业制成品为主商品为主,进口矿石原材料等商品。随着蒙古国经济的增长,进出口额将有所增加。

三、黑蒙经贸合作发展对策建议

目前,黑蒙间贸易额较低,影响双方贸易的不确定因素较多。要扭转这种局面,黑龙江省应以双方较强的经济互补性为依托,发挥自身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到蒙古国的开发战略中去。

(一)加强高层互访,推进经贸合作

以对俄经贸合作为借鉴,积极推动对蒙合作,由政府牵头,把全省企业推向对蒙合作前台。定期召开相关形式的国际研讨会,以此促进双方的了解并为双方的经贸合作搭建平台,创造有利条件,达到加强经贸合作、共同发展的目的。利用哈尔滨市每年6月举行的“哈洽会”,加大力度邀请蒙古国政府的领导和相关企业家参会,洽談领域可以广泛涉及能源、轻工业、贸易等领域,坚持实行“引进来、走出去”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二)积极参与蒙古国畜牧肉类加工领域

畜牧业是蒙古国的传统产业,牛、羊肉也是国民的主要肉食,仅乌兰巴托市每天的牛、羊肉消费量就在190~220 吨之间。由于蒙古国内肉食加工厂的设备比较落后,肉产品加工满足不了国内市场及出口需求。对此,黑龙江省企业可有两个选择。一是可投资兴建牲畜肉类加工企业,提供包括牲畜养殖、牲畜交易、肉类交易、检验检疫、肉类及皮毛生产加工交易等服务。二是可以提供资金支持,黑龙江省企业可注资支援蒙古国中小企业扩建,提供资金改善蒙古国内食品加工的设备,使之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获取回报。

(三)积极参与蒙古国矿产资源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

黑龙江省属于资源型省份,对开采煤炭、矿产、石油等地下资源的人员、技术、设备都处于全国领先的地位。黑龙江省政府也应加大对业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为企业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在能源供应、石油勘探开发、矿产深加工等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同时黑龙江省在建筑工程承包和技术人才方面具有优势,有利于促进黑蒙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抓住蒙古国实施矿业兴国战略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积极参与其中,可以明显推动黑龙江省对蒙古国的境外投资,提升黑蒙合作层次。

(四)积极参与蒙古国环境保护事业

蒙古国是一个环保型国家,全国土地面积的10%为 各类自然保护区。但是其矿业兴国战略和环境保护之间势必形成尖锐的矛盾。铀、磷矿的开发以及大型焦煤和冶炼项目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蒙古国缺乏资金和技术力量很好地控制和解决这一问题。黑龙江省企业应积极利用资金优势与技术优势,抢先进入蒙古国环境保护这至关重要的行业。

(五)扩大对蒙医药行业投资

黑龙江省的医药行业无论在技术、品牌、品种、效益还是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前列。目前,黑龙江省对蒙古国出口医药制品企业仅有两家并且出口规模不大。在蒙古国经济日渐发展,逐步走向开放和加大改革力度初期,医药制造业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全省医药企业积极、主动进军蒙古国市场,增加对蒙古国出口的同时,不断拓宽投资空间,向众多的在蒙外资企业、外国机构以及蒙古国内市场提供一个优越、便利、实效的服务,这能促进黑龙江省医药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并借开拓国际市场之机,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对于黑龙江省医药行业的发展必将有重大的推进作用。

在中蒙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新形势下,黑龙江省应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在东北亚经贸合作中的战略优势,不断拓展黑龙江省与蒙古国在众多领域的合作空间,提升合作水平,实现互利双赢、共同发展。

猜你喜欢
蒙古国黑龙江省一带一路
蒙古国某地绿松石玉的矿物组成及其成因
黑龙江省节能监测中心
浅谈从蒙古国语言中选用一些词语
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
蒙古国一处摩崖石刻被确认为《封燕然山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