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云南跨境旅游合作研究

2018-08-29 11:20张婉新
大经贸 2018年7期
关键词:云南省一带一路

【摘 要】 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内涵和跨境旅游合作的特点及云南跨境旅游合作发展现状,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下云南跨境旅游合作发展。云南省旅游发展拥有国际合作深化、国家战略政策支持、空间不断拓展和目入境旅游蓬勃发展等机遇,也面临着国际经济增速趋缓、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剧和国际化人才匮乏等挑战,需要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完善跨境旅游法律法规与跨国合作监管机构;构建跨境旅游合作区,成立跨境旅游合作促进委员会;融入先进技术,科学设计跨境旅游线路;强化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管理,重视旅游地居民素质的提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境旅游便利化。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云南省 跨境旅游

一、“一带一路”战略与跨境旅游合作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中亚、东南亚国家出访期间分别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即“一带一路”战略。它是中国应对全球形势的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外局势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关乎未来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繁荣乃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战略,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响应。“一带一路”战略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一项系统工程。

(二)跨境旅游合作的概念与特点

跨境旅游是相邻国家或地区的居民跨越国(边)境所进行的旅游活动。跨境旅游合作是共同拥有边境线的国家或地区,为加强边境地区旅游资源共享、旅游产品共建、旅游市场共拓、旅游行业共管、旅游人才共用等而进行的国际旅游合作。它是国际合作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国家间交流合作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国实施的跨境旅游合作方式是国家政府层面的合作,具有政府主导性、运作复杂性、产品依托性、基础设施是保障、联合营销为主等特点。

(三)“一带一路”战略对云南跨境旅游合作的影响

首先,“一带一路”战略为云南跨境旅游创造了良好的国际合作环境。“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相关国家都在不断在政治、法律、安全、人文环境等方面进行国家合作环境优化,努力打造和谐包容的人文环境,营造和平稳定、友好互信的周边环境和和宽松有利、高效协同的区域经济环境,寻求合作共赢机会。

其次,“一带一路”战略为云南跨境旅游搭建了多元化的交流合作平台。共建“一带一路”是借助古丝绸之路“和平、优异、交往、繁荣”的文化符号,宣扬“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核心价值,搭建国际政治、外交、经济交流和合作平台,打造开放型区域一体化发展与合作。旅游业作为开放性、综合性产业,凭借先联先通的独特优势,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拉动就业,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提升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等。

第三,“一带一路”战略为云南跨境旅游合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2013年《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总体规划》提出以边境经济与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为重点,完善跨境基础设施,培育和发展跨境旅游。2015年《推动“一带一路”的意愿与行动》指出:发挥云南区位优势,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把云南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

二、“一带一路”战略下云南省跨境旅游合作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一)“一带一路”战略下云南省跨境旅游合作发展的机遇

1.国际合作深化,国际旅游市场开发潜力巨大

经济实力的增强带来了国际信誉度的提升,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和出境旅游客源地国家,旅游已成为我国与外界加强合作的重要纽带。“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国际关系愈发紧密,區域经济全方位合作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旅游作为其中重要的方面,国际化倾向也越来越明显。云南与东南亚、南亚等国家一衣带水,风景秀丽、文化独特,旅游吸引力十分突出,借助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国际旅游市场开发前景明朗,市场潜力巨大,是云南省旅游二次腾飞的难得机遇。

2.“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政策支持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了云南省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定位,即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除此之外,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沿边开放、兴边富民政策,力图推进全面改革开放,扩大国际交流。基于云南省的特殊区位,在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合作、沿边贸易、对外开放等诸多方面给予了覆盖式的政策扶持,为云南省旅游产业注入了多针强心剂,尤其是在跨境旅游合作区、边境旅游试验区的建设,促进了云南省跨境旅游合作的发展。

3.跨境旅游发展空间拓展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通过一系列举措,将沿线各国、各地区串联成一个整体,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国家间的旅游、经济等壁垒,进而促进国家间进行更加友好的旅游交流。在“一带一路”推进背景下,云南省在对外开放方面得到了更多的利好,能够更大程度的吸引东南亚、南亚以及欧美游客,同时也能够对外输出更多的出境游客,跨境旅游发展空间将会得到极大的拓展。

(二)“一带一路”战略下云南省跨境旅游合作发展面临的挑战

1.世界经济增速趋缓

据世界银行统计,2015年世界经济总体复苏进程缓慢,日本等国家经济陷入泥潭,西方经济在经历诸多动荡后也是举步维艰,云南周边国家发展受影响较大。世界经济的疲软,给旅游业尤其是跨境旅游业带来较大冲击,会对云南入境游旅游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如何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吸引周边国家游客,让云南旅游再现生机与活力,实现旅游收入的稳定增长,对云南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2.旅游产品同质化问题

云南省与周边的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区某些旅游资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某些战略上也具有一定的重复性。比如在面向东南亚旅游开放中,云南省很多旅游产品、旅游项目和旅游商品的开发与广西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各口岸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差异化发展渠道,造成了云南省跨境旅游市场面临很大的市场考验。

3.与东南亚国家的旅游竞争

随着世界联系的进一步紧密,东南亚国家凭借着自身优良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文色彩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游客进入(其中中国游客众多),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提高。由于东南亚诸国与云南毗邻,在旅游发展方面存在着竞爭关系,一定程度上对云南省跨境旅游业发展造成了冲击,如何通过合理的举措稳定国内、国际客流,是云南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考验。

三、加快“一带一路”战略下云南跨境旅游合作的策略研究

(一)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完善跨境旅游法律法规与跨国合作监管机构

2013年10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虽然填补了中国旅游法律方面的空白,对旅游市场起到了宏观调控作用,但针对跨境旅游还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跨境旅游合作需要参与方政府进行良好洶通,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共同磋商,制定有利于跨境旅游合作的方针政策。“一带一路”战略下,云南在加深跨境旅游合作时,可因地制宜制定出有利于促进和协调跨境旅游合作的地方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确保各国在文化、宗教、法律、经济、语言等各方面对跨境游客提供旅游地信息与援助,通过法律有效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规范和约束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的行为,强化跨境旅游行业管理,打击旅游犯罪,维护旅游安全。

(二)构建跨境旅游合作区,成立跨境旅游合作促进委员会

跨境旅游合作区是中国与邻国政府在旅游产业领域深化金融、贸易、管理、投资等方面合作的试验区,由双多边政府协商和批准,地方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共同监管。它是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云南与周边国家合作发展的有效选择。2011年云南已提出加快推进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云南应尽快在合作区实现互免旅游签证,提供人员自由来往、货物自由流通、货币自由兑换、车辆自由出入等服务,实施联合营销,共同打造合作区的整体形象,培养旅游新经济联动点,推动跨境旅游合作快速发展。另外,加强合作区内国家的交流,有必要共同协商成立跨境旅游合作促进委员会,规定合作范围,乘承合作共赢,共同推进区域旅游服务标准化和国际质量认证管理,共同防范和应对旅游危机。

(三)融入先进技术,科学设计跨境旅游线路

跨境旅游含作应重视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引进先进技术,提升旅游围务的科技含量,改善旅游服务质量,在交通、酒店、餐饮等方面推进清洁生产,增加旅游产品的附加值,改善跨境旅游生态环境,宣传低碳生活方式,走科技旅游跨国旅游合作之路,根据国际旅游市场规律,综合考虑跨境区域内各景区(点)的资源禀量、文化特色、通达条件等,明确跨境旅游线路主题,设计出与国际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旅游产品。云南应围绕“美丽中国丝绸之路旅游年”,积极开发南方“古丝绸之路”及“茶马古道”旅游线路和产品,重点优化开发云南与越、老、缅三邻国之间的旅游线路和澜沧江一湄公河水系的“黄金水道”旅游线路。

四、结语

“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构想,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是整合沿线各国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新视角。云南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特色,同时处于“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地位,应积极抓住“一带一路”带来的巨大利好,把握政策机遇,充分挖掘跨境旅游发展潜力的同时,也要正视来自国际国内以及自身发展的多重挑战,下大力度研究并克服面临的困难。除文中所述之外,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包括了交通、基础设施、地区经济水平、政治安全、旅游签证、部分国家政局不稳、宗教文化差异大、投资风险高、国际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等在内诸多问题同样应该加以考虑。为积极推动云南在“一带一路”战略下跨境旅游业获得长足的发展,除了需要加强旅游合作、开拓国际市场,全面推进边境旅游试验区和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开发主题旅游产品,打造孟中印缅旅游圈,培养或引进国际化旅游人才,根治旅游乱想、规范旅游服务行为、依法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等之外,还需政府、景区、旅游行业协会、旅游科研院所等不断深化相关领域的研究,以新理念、新要求、新趋势为指引,提出内涵更加广泛的系列措施,助力云南跨境旅游产业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郝怡琦,万先进.新常态背景下旅游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旅游纵览,2015,(10):196-198.

[2] 林炜铃,邹永广.“一带一路”沿线旅游合作空间格局与合作机制[J].南亚研究季刊,2016,(2):76-83+6.

[3] 梁茂林,骆华松,李芳等.云南边境旅游走廊构建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10):1249-1252+1248.

[4] 余繁,唐滢.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6:194-197.

[5] 葛全胜,席建超,王首琨.中国边境旅游:阶段、格局与若干关键战略问题及对策[J].资源科学,2014,(6):1099-1106.

[6]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128-129.

作者简介:张婉新(1995-),女,满族,河北,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经济学。

猜你喜欢
云南省一带一路
云南省安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云南省瑞丽市老年大学之歌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
近31年来云南省潜在蒸散量的时空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