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城建设对周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2018-08-29 11:20衡超李娇娇
大经贸 2018年7期
关键词:发展影响共青城农村经济

衡超 李娇娇

【摘 要】 大学城一般是指在政府、高校、社会等力量的推动下把多所大学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定规模,以资源共享、培养高素质人才、生产科学技术为主要目标,对知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综合性城市化社区。1999年我国第一座大学城——廊坊大学城建设至今,全国已建有80多座大学城。本文以共青大学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共青大学城及其周边11个自然村进行实地调研,在分析共青大学城建设对周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依托大学城建设,加快周边农村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共青城 共青大学城 农村经济 发展影响

一、前言

大学城一般是指在政府、高校、社会等力量的推动下把多所大学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定的规模,以资源共享、培养高素质人才、生产科学技术为主要目标,对知识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综合性城市化社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飞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向大众化方向不断发展,促使大学城成为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

二、大学城的主要功能

(一)促进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大学城能为各高校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优质的后勤服务,高校则可以更好地集中精力进行教学科研,没有后顾之忧。各大高校在大学城内可以共同建设大型的基础设施,共享体育场,图书馆等硬件资源,同时还可以在教学上利用共同的教室、教师,实现师资,课程等软件资源共享,这样既缓解了资金,土地的紧张情况,又避免了重复购置;既降低了办学成本,又提高了办学效益和资源利用率,促进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

(二)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大学城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快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推动当地经济文化的建设,是集教育、经济、文化于一身的综合体,大学城的建设将有效的带动当地经济文化等的发展,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同时大学城又可以充分发挥其聚集和辐射的作用来吸收人才,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提高整个地区的文化内涵,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促进产、学、研的一体化建设。知识经济的时代,以知识经济为发展基础,大学城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能够聚集到高素质人才,聚集多种知识结构人才,聚集科学教研,多个高校的共同合作可以更大能量的发挥科研者的创新精神,这样能够很好的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加速知识的创新发展,同时大学城与企业的结合 使得企业的需求可以迅速的在大学城得到专业的配套设置,而大学城的人才也可以在企业里得到锻炼,减小学校的就业压力,从而使得大学城真正意义上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三、青大学城建设对周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有利于实现劳动力转移,扩大就业。共青大学城建设之前周边11个自然村的村民主要以务农为主,务农的比重高达85%,外出打工的比重为10%,个体经营和其他的比重仅占5%。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落后,第二、第三产业不发达,周边经济发展缓慢导致该村居民的就业渠道相对狭窄,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务农,而依靠务农取得收入的村民经济收入低。共青大学城建成后,周边农村的劳动力发生转移,58%的村民从事务农,32%的村民不僅仅依赖务农,还从事个体经营和去高校从事后勤服务。

从共青大学城建设前后周边农村劳动力的分布情况对比发现,共青大学城建设后外出务工人员有所减少,大学城入驻促进了其所在区域周边的基础设施的改善,并推动周边的市场经济的发展,从而给周边农村的村民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创造了就业机会,更多村民倾向于留在当地工作。

2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共青大学城位于城区外比较偏僻的农村地区,其所在地原为一片丘陵之地,周围几乎没有任何发展的产业,使得经济上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比较落后。在共青大学城入驻之前周围除了村庄就是山地、河流,正因如此,第一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当地的主导产业,当地村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传统的农林牧渔,只有较少一部分收入来自于其他行业。共青大学城建成后当地村民的收入来源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共青大学城建设前后周边村民经济来源变化显著的是由务农转变成多元化,务农收入所占比率由大学城建设前的84%下降到大学城建设后的52%;个体经营收入所占比率由大学城建设前的2%提高到大学城建设后的25%;高校后勤服务收入所占比率由大学城建设前的0%变成大学城建设后的6%;房租收入所占比率由大学城建设前的1%提高到建设后的8%。

3有利于拓展消费市场,创造商机。大学城的的建设带动人口的大幅度增加,对扩大需求、拓展消费市场是个极好的机遇。共青大学城的建设无疑会给当地带来旺盛的人气和商机,对当地的消费市场产生很大的刺激拉动作用。大学生不仅在衣、食、住、行、通信等物质生活方面有着巨大的需求,而且在娱乐、健身、旅游等精神生活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将迎来极大的发展机遇。如果按大学生月基本生活费1000元/人计,每个大学生一年在校的生活费需要9000元,则6万大学生每年的消费需求量约为5.4亿元,一个大学生的在校时间为4年,这就意味着一届学生在校4年的消费市场非常大。

(二)不利影响

1容易引发治安问题。共青大学城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影响周边农村治安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例如土地征收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大学城的建设使得大量民用土地、住宅被征用,虽然征用土地会有赔偿政策和措施,但赔付争议或者再建冲突,再加上户籍政策、赔偿标准等政策变化问题,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2环境污染问题渐显。共青大学城原地处一个比较封闭、远离市区的农村地区,没有工厂,不存在工业污染,人口比较少,排放的垃圾量小,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相对较小。大学城建设初期,施工队进驻建设大学城,施工过程中的灰尘、垃圾、植被破坏,对共青当地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参考文献】

[1] 潘懋元,高新发,胡赤弟等.大学城的功能与模式. [M]高等教育研究,2002,2,36-41

[2] 何心展.大学城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 [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5-8.

作者简介:衡超(1993——)男,汉族,江苏连云港人,云南民族大学大学管理学院学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企业管理。

李娇娇(1993——)女,汉族,江西吉安人,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辅导员。

猜你喜欢
发展影响共青城农村经济
共青城市苏家垱乡:共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一个不等式在一类条件最值问题中的应用
聚焦重点工作 抓好监督的再监督
——驻省审计厅纪检监察组组长罗伟华对省厅赴共青城市审计组和共青城市人口普查工作进行督导调研
共青城 红土地上的创造
网络营销对国际贸易发展影响研究
浅谈企业与企业会计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