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人才发展的挑战和趋势

2018-08-29 11:20滕雪莉
大经贸 2018年7期
关键词:新趋势人工智能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AI人工智能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公司开设机器人或者人工智能业务分部,人工智能或机器学习类专业人才正在变得炙手可热,而人工智能人才短缺是中国乃至全球普遍的问题,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总体部署中,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四大主要支撑之一。本文针对现代人工智能背景下人才发展面临的挑战,展望未来人才的发展新趋势。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才发展 新趋势

一、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现状

当前,人工智能(AI)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制造方式的变革,人工智能领域也成为中国企业布局未来的重地。

2014年到2017年,国内IT巨头相继布局人工智能领域:百度研究院四大实验室——硅谷人工智能实验室(SVAIL)、深度学习实验室(IDL)、大数据实验室(BDL)与AR实验室相继成立;腾讯在2016年成立了AI实验室,以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为主要研究方向,而此前已有优图实验室、What Lab、微信北京研发中心、智能计算与搜索实验室;阿里核心AI基础技术的提供者iDST(数据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成立于2016年。与此同时,垂直领域企业也百花齐放,出门问问、face++、脸云科技、商汤科技、图森、蓦然认知等企业也纷纷成立。

人工智能领域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整个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正如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AAAI(国际人工智能协会)执行委员会成员Toby Walsh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言,当下技术不是AI发展瓶颈,人才才是。

面对中国智造的需求,我國人工智能人才状况还存在着很大差距。腾讯研究院与BOSS直聘联合发布的《2017全球人工智能人才白皮书》显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约30万人,而市场需求在百万量级。截至2017年10月,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至少在100万人以上。腾讯研究院发布的《中美两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无论是数量、结构还是质量方面,我国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都与美国存在差距。我国现有人工智能人才总量(约39200人),为美国该产业人才储量(约78700人)的一半;其中基础层人才短缺体现得尤为明显,美国在基础研究中的人才储量大约17900人,而我国在这方面的人才储量约为1300人;七成美国AI人才从业10年以上,相比之下,中国仅不到四成。

二、人才发展的挑战

1、复合型人才更受欢迎。现今社会,电脑技术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必备的技能,根据《BAT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发展报告》,BAT的AI人才库中,数学、统计学专业的人才占比仅次于计算机类。随着AI技术进一步发展,它将与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结合,目前与AI结合较为紧密的行业有金融、汽车、医疗、零售和教育。所以复合型人才是如今社会急需的中流砥柱。

2、简单重复性工作将被取代。科技发展迅猛,重复性高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取代,例如会计中的简单重复大批账务的处理,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输入代码直接导入;人力资源管理中简单的绩效考核和工资统计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一旦人工智能普及,这些低效的工作将直接被取代。不仅仅是这两个领域,像金融,地产等其他产业只要是低级且重复的工作,慢慢的将会由人工智能接手。

3、对人才的创新性要求变高。当简单重复的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之后,高端人才需求加剧,与以往低效工作对人的要求不同,高技能职位要求员工要有变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百度CEO李彦宏认为:“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更有创意的人才。”创新首先是思维的创新,思维改变模式,模式改变行为。

三、人才管理新趋势

1、扁平化管理。当互联网普及到人们的工作中后,管理的环境不再与以前的垂直结构相同,信息传播和流通的速度超乎想象,提高了上下级,部门之间的沟通效率。而扁平化管理恰好适应了互联网+的大环境,能较好的解决等级式管理的"层次重叠、冗员多、组织机构运转效率低下"等弊端,加快信息流的速率,提高管理层决策效率。

SAP中国研究院长李瑞成说:“SAP正在面向人工智能打造新技术体系,将逐步取代中间层,未来的组织将是哑铃型,两边‘重,中间少。”李瑞成所说的“哑铃型”组织,即高层决策层与基层执行层直接连接,原来中间庞大的负责上传下达的科级层将消失。李瑞成强调,高层决策层并不仅仅是管理层,还将包括算法师等思考和创造性的高级岗位。

以前的商业组织,中间有庞大的科层级,他们既发挥了上传下达的功能,但又往往阻碍了信息在商业组织中的无损传播,甚至很多时候出现令行不达或基层意见无法向企业高层如实或及时转达的情况。

2、变革型培养。与传统的你说我做模式不同,人工智能环境下的培养模式需要改变,领导者需要培养员工的灵活创新能力,能随时适应信息快速变化带来的结构性改变。变革型领导更加适应动态经济形势,领导者通过满足员工发展需求,让员工在多变的信息社会中独挡一面,即使在领导者无法亲述任务的时候,可以通过自己的主动性较好完成任务,所以说变革型领导对组织的长期发展有益。交易型领导主要通过利益维持和员工之间的关系,如遇突发事件,员工有可能会因为怕承担责任而放任不管,导致公司出现或大或小的损失,交易型领导风格有利于短期内完成组织绩效,但是长期来看,不利于员工和公司的发展,前期经济效益较高,后期可持续性不强。

3、全面化发展。AI时代需要更多的高精尖科技人才,更需要跨学科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全面发展是如今社会培养人才,发展人才的一个方向。单一技术人员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工技能的要求,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即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只有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

【参考文献】

[1] 沈荣华.未来中国人才政策发展趋势[J].中国人才,2013(17):26-28.

[2] 陈井安,柴剑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基于高技能人才发展趋势的视角[J].成人教育,2011,31(10):38-41.

[3] 明艳.北京市技能型人才发展状况与趋势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06):40-43.

[4] 徐双荣.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J].现代教育科学,2006(09):96-100.

作者简介:滕雪莉(1994- ),女,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领导力。

猜你喜欢
新趋势人工智能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人工智能与就业
关于经济管理现代化表现形式及新趋势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