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基地初探

2018-08-29 11:20杨晗
大经贸 2018年7期
关键词:理论课基地实训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特别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承载着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的目标任务。因而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改革也应体现这一基本宗旨与目标,我部门始终把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根据不同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把社会实践纳入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考核体系之中,通过建立教育实践基地最大限度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统一,使得学生在参与实习实训的过程中思想道德修养得到提升。

一、我校建设实践基地的特点

第一,已初步在学生管理中“导生制”的运用。我院的“导生制”主要是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学习成绩优秀,有较强工作能力的高年级学生骨干,协助任课教师或者是班主任一起工作。选拔出来的“导生”,通过“参与生产、参与教学、参与管理、参与竞赛。”很快就成长为学生中的佼佼者,发挥了示范和带头作用。目前,“导生制”在我院正逐步成熟、成型,已建立起了一套选拔、考核、培养的办法。在实习实训中、新生军训中、学生宿舍管理中、班主任工作中,“导生”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通过“导生制”的实施,在全院学生中形成“以点带面”的学习氛围,做到了“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近年来,学生在参加国家和省的各类技能技术大赛和竞赛中均取得了可喜成绩,获国家和省级前三名的人数累计近46人。

第二,专业型实践。学院根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建立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校校协作”的实践基地,为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创造了条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实践基地提供了智力支持,帮助和指导了实践基地的教育教学的改革。我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实现了和企业的深度合作。“走出去”就是和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先后和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玉溪佰锐富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昆明瑞建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优力克楼宇控制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培养人才。合作企业免费提供实习设备建立实训基地。有的还设立奖学金,鼓励订单班的学生努力学习。“请进来”就是建立“校中厂”,目前已和云南西仪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成年产60万支汽车连杆生产线,已于去年五月开始投产。实现了和企业的“零对接”。

第三,“思政课”社会实践。“思政课”社会实践始终立足于贴近实际,贴近社会、贴近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需要来开展。按照中宣部、教育部、省高校工委和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学院多年来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教学工作,将实践教学环节纳入教学计划,记入学分,并给予一定经费的支持。精心安排教育内容,分年级做好阶段性教育工作。

第四,文化育人实践。学院确立了“植根区域文化,紧随时代潮流,营造精神充实、饱满育人环境”的校园文化特色发展目标。旨在让全体学生在一个充满大学精神和文化的育人环境中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彰显学院校园文化特色。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结合我校实际,经过各方努力已形成了几个比较典型的实践基地:

第一,数控车间是我校规模较大,设备较新,投资较多的一个实训基地,将其打造为《概论》课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最大限度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统一,使得学生在参与实习实训的过程中思想道德修养得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基地是一项聚集正能量、弘扬中国精神、传播社会主義先进文化、展现中华魂的大型文化工程,是一个集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教育于一体的特色文化教育基地。将数控车间打造为“传承匠人精神,树立职业楷模”教育实践基地,能更好地将德育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实习实训中。

第二,建立与云南义诚律师事务所合作的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主动多样化开展工作。并在义诚所律师的指导下,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的相关内容,开展了模拟法庭校内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法律思维能力、具体法律知识掌握和团队意识的提升都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第三,安排了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了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引导青年学生们正确认识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正确树立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精神,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思政部组织安排了2017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对学生论文和报告进行指导,对优秀论文和报告进行汇编成册。

三、示范和推广价值

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的建立和学生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最大限度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统一,使得学生在参与实习实训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世情,国情,社情,党情的认识,同时能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真正实现思想政治修养与科学文化知识的有机融合与统一。为培养德才兼备,服务社会的人才探索出一条实践教学“基地化、多样化、长期化、实效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2004.8.26.

[2] 中青联.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2005.

[3] 周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规范化管理实务全书[M].银声音像出版社,2004.

[4] [美]霍尔·戴维斯.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5] 丁卫国,吴圆一.校企共建实习基地的探索[J].江苏高教,2002(05).

作者简介:杨晗(1982.10—),女,汉,云南,讲师,哲学硕士,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理论课基地实训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我的基地我的连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