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这样搞调查研究

2018-08-30 05:25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邓小平食堂调研

邓小平历来反对轻率地“拍脑袋”,凭想象作出决策,认为那种走马观花、流于表面的调研,是发现不了真正问题的,那样做不是一种对党和人民的事业认真负责的态度。

邓小平极为反对弄虚作假和带着事先定的调子下去调研。1961年,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当年4月,邓小平和彭真到北京郊区顺义搞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邓小平认为,农业减产的原因是政策问题,人民公社的一些政策,影响了群众生产积极性。他充分肯定了当时尚有争议的“三包”(包工、包产、包成本)、“一奖惩”(超额有奖,减产受罚)、“四固定”(土地、劳力、耕畜、农具固定到生产队使用)的责任制,指出“一定要实行定额包工,多劳多得是天经地义的事,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当他了解到不少农民不想吃食堂时,他说:“要根据群众的意愿,决定食堂的去留。”

邓小平在调查研究中“爱算账”,不是就数字论数字,而是将数字作为从政治大局和長远目标来考虑问题的依据。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提出,到2000年实现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在1980年的基础上翻两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宏伟目标。“翻两番”究竟靠不靠得住? “翻两番”的目标实现后,社会又将是什么样子?带着这样的思考,1983年2月,邓小平到经济发展较快的苏浙沪地区调研,以获取第一手资料。3月2日,邓小平回到北京之后,约请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他说:“这次,我经江苏到浙江,再从浙江到上海,一路上看到的情况很好”,“到本世纪末实现翻两番,要有全盘的更具体的规划,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都要有自己的具体的规划,做到心中有数。”1984年,邓小平又来到深圳考察,听取时任深圳市委书记、市长梁湘汇报工作,考察了一个渔民村。

针对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邓小平强调要敢字当头,而非掩耳盗铃。1975年前4个月,全国钢铁生产陷入停滞,一些钢铁公司欠产严重。通过深入调研,邓小平在1975年5月21日国务院办公会议上指出:“对钢铁生产,我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时候了,解决的条件也成熟了。各个行业都要支持。现在的问题是,你们敢不敢接受中央的支持,敢不敢按中央这次批示的要求去办。要找那些敢于坚持党的原则、有不怕被打倒的精神、敢于负责、敢于斗争的人进领导班子。”他说:“要敢字当头。搞社会主义建设,不能不搞生产,不能不搞科学技术。我们强调劳动生产率,强调科学技术,不能算作‘唯生产力论。”

(本栏目资料来源:党建网、《中国纪检监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责任编辑/许美芳)

猜你喜欢
邓小平食堂调研
“互助孝老食堂”值得推广
食堂
幸福食堂值得推广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三千食堂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红色读物
调研
邓小平总书记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