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保险助力精准脱贫

2018-08-30 05:25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保险业务人寿大病

近年来,作为全区保险业首家保费规模突破100亿元的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积极履行央企义务和社会责任,自觉肩负起脱贫攻坚神圣使命,全力参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截至2017年末,已在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巴彦淖尔、乌海、锡林郭勒、兴安、满洲里8个盟市服务运行13个大病保险项目,覆盖城乡居民及城镇职工近400万人。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不负春光再出发,紧紧围绕“大健康”工作,着力打造“4321工程”,即开拓“大病、税优、带动、空白”4大业务板块,加强“管理、服务、大健康平台”3个主要方面,注重“规模与效益”2项重要指标,守住“大病保险”1个风险底线,深入推进健康保险业务,助力全区精准脱贫,让模范自治区的荣誉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创新服务,真正让群众受惠

“十年努力奔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过去,这是不少贫困家庭的真实写照。在大病保险的护佑下,如今这一现象正在悄然改变。

去年盛夏,杭锦后旗旗医院的大病保险服务窗口前,一位面容憔悴的母亲手持一摞病历焦虑不堪。中国人寿巴彦淖尔分公司工作人员热情询问她缘何闷闷不乐。原来她女儿幼时听力明显低于正常孩子,在一次意外撞击下,被确诊为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当地医院建议转院治疗。夫妻俩随即带着孩子赶到北京三O六医院,当医生告知需要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治疗费用近30万元时,夫妻俩惊呆了。最终在亲友的帮助下,他们凑够了手术费,手术得以顺利进行。治疗费共计27.35万元,按规定新农合只报销了11.95万元。听了这位母亲的叙述,公司工作人员迅速为她办理了大病保险报销手续。当握着5.47万元大病保险理赔金时,她激动不已,说这笔钱解了他们燃眉之急。

在清水河县北堡乡,一名15岁的学生同样感受到来自大病保险的温情相护。该学生因患交通性脑积水,导致脑出血、肾功能不全、中枢神经感染,在北京医科大学地坛医院住院治疗花去医疗费用22万多元。正当一家束手无策时,中国人寿呼和浩特分公司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在基本医疗报销后,又给予其大病保险精准扶贫二次补助医疗费4.8万元。

如今,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在各地播洒大病保险雨露,各盟市分公司本着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受惠群众,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为精准脱贫打通最后一公里。兴安盟实现基本+大病+商保“一站式”赔付。2017年,兴安盟将新农合与城镇居民两保合并,统称为城乡居民,由中国人寿兴安分公司负责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无责意外伤害业务和健康扶贫业务,并在盟内医院设立大病保险服务窗口,重点医院派专人服务。为减轻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的经济压力,分公司开通先诊疗后付费绿色通道,建档立卡贫困人群住院期间无需缴纳费用,出院时只需结清个人应承担的费用。

放眼草原,中国人寿大病保险正能量不断释放,照亮了农牧民奔小康的幸福路。2017年,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又为巴彦淖尔城乡居民、乌海城镇职工、包头城乡居民的205.13万人提供了大病保险服务。经过多年积累、实践和探索,中国人寿大病保险正在自治区保障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多措并举,切实把好事办好

金融扶贫,保险先行。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找准大病保险这一扶贫支点,多措并举加以推进,帮助草原贫困户与全国人民一道奔小康。

在承办大病保险工作中,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提出“明确责任、强化考核、搭建体系、夯实基础、规范运作”的20字方针,积极推动这项业务深入开展。

高度重视,积极部署。充分认识大病保险业务是一项惠民利民工程,是保险业参与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发挥保险保障功能作用的重大机遇,切实将大病保险业务作为“窗口业务”和“品牌业务”来组织,努力将大事办好、好事办优。在机构和队伍建设方面坚持“双配”标准:在机构设置上坚持配齐配全,区、盟市、旗县三级机构均设立大病保险部门,确保大病保险业务有专门的机构运营、维护和管理;在队伍建设上确保配强配优,为大病保险业务配备了130人的专职队伍,确保大病保险业务的服务有专职人员、有专业资格。

明确责任,强化考核。将大病保险业务确定为“一把手”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推行“三级联动”考核。将大病保险服务工作纳入年度经营考核中,总、省(区)、市(盟)三级公司逐级进行考核,形成动力和约束,确保服务工作统筹推进、层层落实。

搭建体系,夯实基础。中国人寿从总部层面制定一整套严密规范、自上而下、一以贯之的管理制度,在财务和业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严格遵循国家政策和监管要求,确保业务开展合法合规。大力开展“一站式”及时结算,患者就医出院后只需结清自付费用,事后由公司与医院结算大病保险费用。内蒙古分公司进一步加强大病保险业务规章制度建设,按照保监会关于大病保险业务五项新规,制定完善一系列制度文件,让大病保险业务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同时也有效防范了风险。

维护权益,管控风险。切实维护三方利益。在大病业务经营中,始终坚持“保本微利”原则,切实加强对承办、理赔服务和后续考核的全流程管理,有效控制经办风险,切实维护政府、群众和公司的各方权益。认真开展风险管控,做好政府基金管家,中国人寿成立驻院代表、医保专员、稽核人员三支队伍,在患者就医中和就医后开展医疗风险管控,切实保障大病保险基金有效利用。

创新方式,开展直付。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全力支持兴安分公司大病保险设备采购和系统开发工作,创新开展大病保险与商业保险在医院直接赔付,极大地方便了客户理赔,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聚焦聚力,发力保险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性的指标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是打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关键是攻克贫困人口集中的乡(苏木)村(嘎查)。要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瞄准贫困人口集中的乡(苏木)村(嘎查),重点解决好产业发展、务工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医疗保障等问题。要完善大病兜底保障机制,解决好因病致贫问题。

殷切嘱托,寄予厚望。“我们要攻坚克难,一如继往地推行大病保险,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不辜负人民群众的深切期盼,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健康中国任务上来,不负新时代的光荣使命,助力全区精准脱贫。”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有俊铿锵有力地说。

2018年,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致力于构建“基本+大病+救助+长期护理+商业补充”的完整链条,从管理、服务和平台建设三个方面持续发力精准脱贫,提高商业保险的“下游”保障水平,与“上游”基本医保和救助形成合力,让贫困群众切实扛得住灾、看得起病。

加强大病保险管理。从业务核算、队伍支撑、系统建设、服务标准、风险控制等多维度夯实基础,建立健全一整套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央企寿险公司的品牌、网络、队伍和机构优势,真正体现专业化管理水平。

提升大病保险服务。大病保险业务一旦中标,看的是服务,比的是服务。在参与大病保险业务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提升医保服务水平,推进智能审核系统,定期向当地政府提交报表和报告以及合理化建议,充分满足政府诉求,提升政府满意度。加快系统对接进度,大力推广“一站式”理赔。广泛宣传,让大病保险政策和中国人寿品牌深入人心。

深入推广健康平台。积极推广国寿大健康在线平台,广泛开展社会人群注册,全力助推主业发展。积极引导注册用户使用平台,通过平台实现服务和优质体验。

迎着新时代的朝阳,中国人寿内蒙古分公司將践行央企使命,服务社会民生,探索建立“政府+金融+保险+担保”的脱贫攻坚一条龙服务模式,融入助力脱贫攻坚“一体化”格局,进一步健全精准扶贫的特惠金融生态,实现以金融生态服务扶贫生态,构建起“立体呵护、政企联动、平台运作、全面参与”的金融扶贫新格局。

猜你喜欢
保险业务人寿大病
2020年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保险业务统计表
大病预防先调湿热
2017年度上海市四星级、五星级寿险营销员表彰公示
保监会将派检查组进驻前海、恒大人寿
煮饭时加了点它 就能防治5大病
大病医保 重细节保落实
建立大病保障机制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