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隧道快速施工管理技术应用分析

2018-08-31 11:16姚大发安徽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00
安徽建筑 2018年4期
关键词:工期工序效益

姚大发 (安徽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00)

长大隧道与普通隧道有所不同,其在快速施工方面对施工管理有着较高的技术要求,需要对管理与控制理论进行创新,以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现围绕实例,对长大隧道快速施工管理技术应用作如下阐述分析。

1 工程概况

某隧道为全线重大控制工程,全长超过9km,属典型的长大隧道,设计工期为48个月,经初步地质勘察,工程所在区域内主要有以下几种不良地质:岩溶、节理与断层、软岩、瓦斯、暗河等,可见其地质情况十分复杂,无论是工程施工还是管理都有很大的难度。

2 决策控制

2.1 地质体稳定

地质体是指岩体及其所处环境和工程环境的结合。作为典型的地质工程,隧道工程实际上就是运用各类工程措施对地质体进行控制,使其具有指定的功能,而如果地质体失稳,则将破坏这种功能。此外,隧道地质十分复杂,存在一定不确定性,所以在施工中不可能完全做到有效控制,实际工作中必须始终关注地质体是否保持稳定,这是使施工系统保持稳定的关键所在[1]。

2.1.1 通过优化设计来保证地质体的稳定性

在施工中,核对开挖揭露的地质状况,确定和原设计不符或通过位移监测,实际收敛变化超标的部位,尽早施以设计变更,以此保证地质体的稳定性。

2.1.2 通过施工过程控制来保证地质体的稳定性

①开挖方法控制。在施工中,根据地质状况,采用合适的开挖方法,比如在断层与破碎的影响段等,宜采用台阶法进行开挖。如果地质体在开挖之后可以保持稳定,则可进行全断面开挖,以缩短开挖工期。

②柔性控制。本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施工中,需要根据新奥法进行施工组织(新奥法与传统法的对比如图1所示),并遵循岩体在开挖中具有的变形规律,结合自稳保持的时间,采用收敛监测的方法,确定适宜的支护时机,以最省的支护抗力,使围岩始终保持稳定。

图1 新奥法与传统法

③弱化控制。本隧道灰岩地段的埋深局部可以达到500m以上,在施工中,可能会产生岩爆,在进行钻爆时,对周边眼实施注水,缩短其间距,完成爆破后喷水,减弱应力集中,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岩体自稳性予以改善[2]。

④超前控制。对开挖后稳定性相对较差的地段,进行超前支护(图2),提高岩体强度,减小变形,改善自稳性,在防止塌方产生的同时加快施工速度,缩短工期。

图2 超前支护

⑤柔刚控制。本隧道穿越含煤地层,地层中存在铝土质泥岩与石膏,这两种物质一旦遇水,将产生膨胀,造成收敛变形。对此,在开挖完成后必须尽快施做二衬,以此对这种不利的变形进行控制,从而使岩体保持稳定。

2.2 系统虚拟稳定性控制

2.2.1 进度和资金流量实现动态平衡

想要使进度和资金流量实现动态平衡需要进行验工计价。其中,资金流量将成本的核算作为基础,核算完成后才能施工,保证资金的实际使用率,减少成本。在施工中,以完成的工程量为依据支付工程款,防止在施工中产生资金失控,使进度和资金流量实现动态平衡。如果这两者相互脱节,则会使系统虚拟的稳定被打破,继而严重影响进度与经济效益。

2.2.2 指挥系统协调控制

在系统虚拟稳定性中指挥系统具有重要作用,如果产生问题,将使整个工程稳定性受到影响和破坏。建立一个决策科学、政令畅通、目标明确、责任到位、奖罚分明的指挥系统是对施工管理进行有效控制的先决条件[3]。

2.3 系统效益

系统效益实际上就是系统组织主要目的,包含社会、技术、经济与环境。上述内容已经提到技术、社会与经济,环境达到良好同样是获得理想系统效益的基本条件,和各参建方保持良好合作关系,创造有利内外部环境,能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加快整体进度。

3 施工决策

3.1 五个到位与四个标准

五个到位是指领导、管理、技术和设备的到位,四个标准是指管理水平必须和工程要求匹配,技术水平必须和工程要求匹配,机具设备必须和工程要求匹配,资金水平必须和工程要求匹配。在对机械设备都到位予以落实时,应坚持从选型出发,首先对现有设备进行调遣,不符合要求及条件的不可调入,然后以施工要求为依据进行逐批采购,保证设备配套,且经济合理,从而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与效果[4]。

3.2 突出重点与兼顾一般

在不同的施工阶段,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且仔细的分析研究,在统筹安排的基础上要突出重点与兼顾一般,编制合理可行的计划和决策,特别是工程伴随进度的变化,各工序之间重点矛盾及其相互转化,应得到及时有效的调整,否则将使系统失去平衡,对进度造成影响。施工中,因构建了完善的决策体系,赋予了指挥系统的预见性,使各分项都能预期目标,最后实现总体目标。

3.3 强化基础与严格标准

在制度管理、组织管理、教育管理、检查管理与工艺管理方面下足功夫,构建完善统一的保证体系,始终坚持质量管理,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制定并严格实施创优设计规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施样板引路,开展定期与不定期检查,核查重点部位与关键工序,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能够达到优良的水平。

3.4 各工序应有序且协调的发展

作用空间对隧道施工有很大限制,各道工序间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制约与干扰,虽然平行作业与交错作业有效,但仅仅可以在一定限度内组织实施,如果要突出某一个工序,则必然会牺牲掉其它诸多工序。这一特点在长大隧道工程中显得格外突出,开挖施工是一项决定工期的主要工序,当运输条件与能力保持不变时,随着开挖进度的不断加快,其对包含衬砌与支护等在内的其它工序的影响明显增大,时间被进一步压缩,导致支护和衬砌等工序甚至无法正常完成,最终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各工序应有序且协调的发展,以此在保证各工序均得以顺利完成的同时,降低成本,缩短工期[5]。

3.5 坚持通过管理增加效益

首先是抓好内部管理,对工序进行单价承包,将成本控制作为龙头,不断挖掘潜力,而对工程的机械设备、原材料与劳务要进行招标,以此尽可能降低成本;其次要加强合同管理,针对工序的承包、原材料及半成品供应都要采用合同的条款为主要依据,并通过验工计价,兑现所有合同承诺;再次要重视安全生产,安全的本身就是一种效益,如果没有安全,则进度和效益都将失去意义。隧道施工中,通过对安全制度的构建与完善,从本质上防止事故发生,实现预期目标;最后要尽可能的缩短工期,在保证投入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尽可能缩短工期是能显著提高综合效益的,如果工期提前,则施工成本自然而然的减少,省去管理等方面的开支,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的资源配置,发挥出理想作用。

4 结束语

借鉴地质体系统控制理论,为长大隧道工程快速施工提供正确指导,将加强系统管理作为核心,从科技攻关这一突破口入手,确保工程在社会、技术、经济和环境都能取得理想成效,并为后续同类工程建设及管理提供依据,具有良好推广示范作用。

猜你喜欢
工期工序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错季土豆 种出好效益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浅谈SDS脱硫技术在炼焦工序中的运用
工期延误的责任划分及处理方法研究
优化管理模式 提高管理效益
土建工程中关键工序的技术质量控制
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工期控制
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