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优秀男篮中锋位置技术运用新特征研究

2018-09-03 05:40练碧贞张子业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外线欧锦赛接球

练碧贞,张子业,张 飞

(北京体育大学 教育学院,北京 100084)

中锋在篮球发展过程当中始终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得内线者得天下”足以说明篮球中锋的地位,一支实力稳定且具有鲜明特点的球队阵容中必定会拥有1~2个高大的优秀中锋作为自己球队的内线保障。然而,随着世界篮球技术和战术的发展与改变,篮球场地的一次次更变与篮球规则的完善,对高大中锋的不断限制,使原本长时间处在内线低位的中锋想要取得一次成功的内线近距离得分变得越来越难。21世纪以来,篮球运动的发展预示着“小球时代”的到来。小球时代的风格是在篮球比赛中频繁使用小个阵容,推崇高速攻防甚至跑轰的打法,是对快速、强调攻防转换和三分投射比赛风格的概括。小个子阵容与大个阵容相比特点十分鲜明,个子不高的球员利用移动能力优势、无球跑位及掩护赢得空间和机会,以投篮的精准度来弥补内线的劣势,以小胜大、以外制内、以快制高、以动制静,力争最短时间完成进攻的打法,是一种对小、准、灵为主要战术的新诠释,NBA勇士队的“死亡五小”就是这个时代的代表。在这种趋势下,篮球运动的节奏变得越来越快,这对于习惯在篮下攻守且技术单一的传统中锋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当代中锋要想适应现代篮球的发展趋势,必须在位置技术运用上有所变异与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世界最高水平优秀男子中锋位置技术运用的研究,总结分析当代世界优秀中锋位置技术运用的新特征以及表现形式,阐述新时代环境下中锋位置技术的新要求及其发展趋势,为我国中锋队员训练与比赛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当代男子篮球中锋位置技术运用新特征为研究对象。选取2017年男篮欧洲锦赛最优秀的中锋保罗·加索尔和马克·加索尔(上场时间平均在25分钟以上且各项数据都较为优秀)以及2017—2018新赛季NBA当中最优秀且最具有新时代特征的中锋安东尼·戴维斯、德马库斯·考辛斯和安东尼·唐斯(2015—2016赛季以及2016—2017两个赛季得分、篮板、助攻以及效率值等多项数据最为稳定的前三名球员)作为样本进行研究分析。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围绕本文的研究内容,通过CNKI网站查阅最近15年内发表的有关篮球中锋位置技术、中锋进攻防守技术及有关中锋技术发展方面的硕博论文和期刊等文章,以及我国体育学院篮球专修和普修教材及一些篮球经典材料。查阅了NBA、国际篮联以及欧洲篮联相关的官方网站等,从中获取本论文所需要的理论依据。

1.2.2 专家访谈法

通过访谈相关篮球专家、学者和教练员,就当代篮球运动发展趋势、中锋位置特征和中锋技术运用特点,以及本研究的相关问题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确定相关统计指标。

1.2.3 录像统计法

对2017欧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中马克·加索尔、保罗·加索尔的7场比赛和2017-18新赛季NBA常规赛中安东尼·戴维斯、德马库斯·考辛斯以及安东尼·唐斯的7场比赛(共计5人次35场比赛)进行视频统计分析。主要统计中锋进攻方式、中锋投篮区域、中锋抢位与接球技术、中锋策应与传球区域和防守区域等多项指标,统计的区域见图1。

图1 中锋位置技术运用区域划分

1.2.4 数理统计法

将欧洲篮联和NBA中国官网站观察所收集、统计得到的数据等有关信息,运用EXCEL、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当代男子篮球中锋位置技术运用新特征产生的背景

2.1.1 竞技篮球发展的客观趋势促进当代中锋位置技术运用的发展

当今世界篮球运动的节奏越来越快,随着“小球时代”的来临,意味着小个子球员时代的来临。小个球员在球场上通过快速的脚步移动、熟练的运球技术和精准的远投技术一次次冲击着篮筐。同时越来越多技术全面的前锋球员不断出现,由于他们技术全面、移动速度快再加上有比小个子更好的传球视野和更加犀利的突破能力,渐渐地前锋球员很多成为了球队的核心以及终结比赛的关键人物。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意义上人们所认为的中锋统治地位开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再加上篮球运动百年间的发展,篮球场地和规则的一次次修改,从篮下没有三秒区,到后来的三秒区不断扩大,种种的限制将中锋慢慢推离出他们原本熟悉且无所不能的区域,这些限制与快速节奏等外部因素无疑促进了中锋位置技术运用的发展。

2.1.2 球员自身技术与体能水平的提高为当代中锋位置技术运用提供条件

在“小球时代”发展趋势的冲击下,传统的中锋位置技术以及他们的活动区域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新时代的中锋要想在比赛场上立足必须要积极应对做出改变。必须拥有较为稳定的中远投技术,有较好的运球突破能力和出色的传球技术以及相对灵活的移动能力等全面个人技术,才能使得他们在比赛当中更容易地参与到快速多变的战术体系和配合当中。比如NBA中的安东尼·戴维斯、德马库斯·考辛斯、安东尼·唐斯和欧洲赛场上西班牙队的保罗·加索尔和马克·加索尔等,他们都是当今世界最优秀的中锋,他们的位置技术运用特点迎合了新时代篮球运动的特征,为当代中锋位置技术运用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2.2 当代男子篮球中锋位置技术运用的新特征分析

2.2.1 当代中锋进攻方式及投篮区域多元化

2.2.1.1 中锋进攻方式的多元化 随着篮球运动高速的发展,传统型中锋时代逐渐离去,中锋篮下用身体挤靠强打的进攻投篮方式也日渐变少,在新时代下中锋的进攻方式也将发生适应性的改变。欧洲赛场上的马克·加索尔,保罗·加索尔以及NBA赛季中的安东尼·戴维斯,德马库斯·考辛斯等优秀的中锋代表们依然还保持着良好的得分能力,得益于他们的进攻方式已经不再单一,投篮的区域也不再固定专一。从表12017年欧锦赛代表中锋和2017-18赛季NBA常规赛中代表中锋进攻方式的统计结果看出,当代中锋进攻方式出现了多元化特征。

表1 欧锦赛及NBA常规赛中优秀中锋进攻方式统计

注:移动接球上篮是指中锋在移动过程中接队友传球后直接顺势完成的进攻方式;运球、持球突破上篮是指中锋持球或运球直接杀入篮下完成的进攻方式

表2 欧锦赛及NBA常规赛中优秀中锋投篮方式统计

注:高手、低手、反手、勾手投篮是指中锋在低位抢位接球后进行传统低位单打的终结方式

从表1、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2017年欧锦赛中的保罗·加索尔和马克·加索尔还是2017-18赛季NBA常规赛中的安东尼·戴维斯、德马库斯·考辛斯和安东尼·唐斯,他们都运用了多种进攻方式,包含了原有传统中锋的低位进攻方式如高手、低手以及勾手投篮等,也有在移动中的接球上篮、跳投、突破等。其中使用最多的进攻方式是突破(持球突破+运球突破=211次),其次是跳投、移动接球上篮和原地肩上投篮,使用最少的进攻方式是接近篮下的低位进攻,例如高手、反手和勾手投篮等。综上,中锋进攻方式呈现多元化,其中突破技术运用最为常见,而低位进攻手段使用次数有减少的趋势。

2.2.1.2 中锋投篮区域的多元化 中锋所处场上的核心位置,通常来说也就是他们的投篮区域都相对靠近篮下,且篮圈附近也是命中率最高的位置,因此中锋大都会选择在这个区域出手投篮,这些都是我们对传统意义上中锋投篮区域的第一印象。但是随着当代篮球发展,当代中锋的投篮区域开始出现新的变化。从图2可以看出,无论是2017年欧锦赛还是2017—2018赛季NBA常规赛中,代表中锋除了在15区的超远距离出手投篮次数没有以外,其余投篮区域基本都被覆盖,近、中、远距离出手比例从整体上看趋于平均水平。这说明了新时代中锋的投篮不仅距离变远了,而且投篮区域也变得更加多元化了,中锋的投篮区域已经开始突破了原有的区域限制,向着半场之内投篮无死角的方向发展。具体来看,代表中锋们篮下投篮次数最多,近距离和远距离次之,而中距离出手相对最少。再结合比赛视频发现,代表中锋篮下出手虽然较多,但大多并不是由中锋的低位进攻所导致的出手,而更多的是通过突破或者是移动接球所造成的篮下出手机会。由此可以看出当代新型中锋的投篮区域较为广泛且呈多元化趋势,近、中、远距离的出手次数相差不大且都会趋于均衡化发展。这一特征的出现与现代中锋进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技术的全面化是息息相关的。

图2 欧锦赛和NBA常规赛中代表球员 投篮区域分布扇形统计

2.2.1.3 中锋投篮区域多元化的运用效果 中锋投篮区域多元化的出现意味着中锋投篮的区域及范围会变得更加广泛,而中锋在不同区域投篮的命中率及效果如何?

图3 欧锦赛和NBA代表中锋投篮命中率雷达图

通过图3对欧锦赛和NBA代表中锋投篮区域命中率的统计发现,代表中锋在篮下以及近距离的1区到4区之间的投篮命中率很高,平均基本都在50%~70%之间,这说明中锋在篮下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竞争力。而在三分线以外远距离的12区、13区中锋同样保持了不错的投篮命中率,平均都在40%左右,甚至在14区命中率达到了惊人的73%。但在中距离区域投篮命中率相对不高,基本在20%~40%之间。中锋投篮区域多元化的趋势下为什么外线投篮命中率会与篮下区域命中率保持同样高?原因就在于当代中锋都拥有良好的移动和三分投射能力,在比赛中经常会通过挡拆外弹或者直接落位在弧顶区域的位置接球,而防守端通常都是换防到小个球员或者是来不及跟上防守的大个中锋,所以中锋都会有良好的投篮空间。篮下区域命中率高是由于新时代的中锋们拥有良好的持球运球技术,例如德马库斯·考辛斯经常会运球突破到内线完成上篮,或者突破到篮下区域利用自己细腻的手感行进间投篮。而中距离投篮命中率不是很理想,是因为中距离区域通常是传统意义上中锋上提接球策应较为频繁的位置,在这个区域接球后会受到防守较强的干扰,因此中锋在此区域的命中率也就不会太高。

2.2.2 当代中锋抢位与接球技术和区域的多元化

2.2.2.1 中锋抢位与接球技术的多元化 中锋的抢位与接球技术是中锋位置技术当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代中锋位置技术运用的革新也带来了抢位与接球环节的改变,原本以绝对身体优势为基础的挤靠、侧身、背身等传统方式的抢位接球技术受到冲击,新的抢位与接球方式出现并引领当下的中锋。抢位接球的方式基本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就是传统的原地抢位接球技术,包括背身、侧身、挤靠等方式;第二类是移动抢位接球,包括横向移动横切、纵向移动纵切等方式;最后一类就是两人及多人配合后抢位接球的方式,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挡拆配合,无球掩护等,具体统计情况见图4。

图4 欧锦赛及NBA常规赛中代表中 锋抢位与接球技术统计图

从图4可以看出,欧锦赛及NBA常规赛中代表中锋通过配合后的抢位接球最为频繁,其次是移动接球,最后是传统的原地抢位接球,三类抢位方式具有明显的差距。具体来看,原地抢位接球技术中背身、侧身、转身等使用次数都差不多,移动抢位技术中上提接球次数最多,而在配合抢位接球上总体来看挡拆下顺、挡拆外弹、掩护后接球以及被掩护后接球使用的次数都比较多。通过比赛录像不难发现,无论是2017年欧锦赛还是2017—2018赛季NBA中,代表中锋的抢位接球都变得越来越灵活多变,在团队配合中通过掩护和被掩护以及挡拆等方式融合在战术体系下的抢位接球效果明显,在比赛中他们可以获得更好的得分机会。

2.2.2.2 中锋抢位与接球区域的多元化 中锋球员运动能力的提高以及球队战术的需要使得现代中锋的抢位与接球技术也变得越发灵活多变,这样的变化也会直接作用于球场的位置上,中锋抢位与接球的区域势必也随之发展。遥想当年的姚明、沙奎尔·奥尼尔这样老一代的中锋们在抢位与接球的区域大都会在三秒区附近,且移动接球的区域也基本不会太远,更不会扩大到三分线或者更远的区域位置,而如今随着新一代中锋的崛起和发展这一切都变成了现实。

图5 欧锦赛及NBA常规赛中代表球员抢位与接球区域图

图5数据表明,在今年欧锦赛和17-18赛季NBA中,代表中锋的抢位接球区域基本覆盖了半场的所有角落,而且代表中锋的接球区域从篮下到近距离再到中距离和远距离依次成上升趋势,这说明现代中锋在外线和中距离的接球次数要多于原来的近距离和篮下区域,中锋在外线接球进攻变成了一种常规,甚至是全队战术体系下的需要。从比赛录像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欧锦赛还是NBA中的内线球员,之所以在外线抢位接到球的次数会比内线接球多,是因为篮下以及近距离接球后很难有很好的出手机会,甚至会面临被包夹,像马克·加索尔这样的球员虽然可以通过自己强壮的身体在篮下附近抢到位置甚至将球打进,但对体能的消耗却很大,因此新一代的中锋会更多选择在外线或者中距离通过跑动以及战术配合的方式接球。在12区弧顶附近接球,他们会有很舒服的接球空间和更多的进攻选择,例如德马库斯·考辛斯经常会做无球掩护后弹出到12区接队员传球,如果防守离他远他就会3分出手,如果防守贴近他会直接运球突破杀进内线,甚至还会突破分球给外线创造机会,通常这样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所以,新一代中锋在半场阵地进攻区域内的任何位置都会有可能会接球而且更多情况下会选择在三分线外。

2.2.2.3 中锋抢位与接球区域多元化的效果 中锋在抢位与接球的区域上出现了多元化的特征,这对于球队在制定比赛战术及策略上无疑都是有重要意义。而在不同区域接球后的效果也直接决定了中锋下一步会做出什么样的进攻选择,因此中锋抢位与接球区域的效果也同样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图6是代表中锋在不同区域抢位与接球成功率的统计情况。

从图6欧锦赛和NBA的代表中锋抢位接球区域成功率折线图的走势可以清晰看出,从近距离到远距离代表中锋们接球成功率整体呈平稳上升的趋势,三分线以外的远距离接球的成功率基本都在90%左右,而在近距离1区到4区接球成功率较低,一般在30%~40%之间。虽然离篮下距离越来越远,但是抢位与接球区域对应的成功率却越来越高,这说明中锋距离篮筐越远抢位接球越舒服,且接球成功率及受到的防守强度越小,因此在比赛中当代中锋们更乐于在外线的位置去接球然后选择自己的进攻方式。从图6数据还可以看出,当代中锋在内线抢位与接球的效果并不很好而且接球次数也越来越少。在比赛中经常可以看见代表中锋在低位2区接球后,对方都会有协防队员伺机在其身边形成夹击或者包而不夹的趋势而迫使中锋向外传球。中锋在内线接球成功率不高也就不愿意更多地在内线区域抢位与接球。在远距离的位置接球成功率高主要原因:一是对于大多数中锋而言在远距离接球的威胁性不高,因此在外线接球时防守并不会给与过大的压力。二是像安东尼·唐斯、德马库斯·考辛斯这一类的新时代中锋在外线接球的威胁性虽然很大,但也还是很轻松地接到球,这主要归功于他们出色的运球突破以及移动速度,大多数情况下防守端的大中锋都会忌惮被突破所以选择保持一定的距离来防守,这就导致了中锋在越远的位置抢位接球越轻松。

图6 欧锦赛和NBA代表中锋抢位接球区域成功率折线图

2.2.3 当代中锋传球与策应区域的多元化

2.2.3.1 中锋传球与策应区域的多元化 传球与策应是篮球技术和篮球基础配合中重要的内容之一,精准及时的传球与策应能够为创造良好的进攻时机提供有利的条件,并最终实现战术配合的具体手段。在现代篮球比赛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中锋队员传球与策应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球队进攻是否流畅,而中锋可以在各个区域完成精准传球对于全队的帮助是非常重要的。新一代的中锋在当今大环境下,他们传球与策应的区域也在发生着适应性的变化。

图7 欧锦赛和NBA代表中锋传球与策应区域折线图

从图7可以看出,代表中锋传球与策应区域基本涵盖了所有区域,具体来看在近距离的1区到4区之间传球策应次数基本差不多,篮下区域偏少,中距离区域5区到9区之间传球次数也较为平均,但是远距离区域的策应传球次数非常频繁,尤其是12区弧顶位置最多。在两个底角三分区域10区和14区基本没有传球策应,这个区域容易被夹击,因此中锋很少在这个区域接球;最后就是超远距离的策应传球次数也达到了均值。

当代中锋传球策应区域多元化特点与接球区域的多元化是密不可分的,在欧锦赛和NBA的比赛中经常看见中锋到外线接球去组织和发动进攻,这是因为各个队伍在防守端给后卫的压迫性越来越强,那么随着德马库斯·考辛斯、安东尼·戴维斯这样能里能外的中锋出现,在战术安排上就会青睐于让他们在外线接球去策应和发动进攻,甚至来代替组织后卫发挥作用,这一切都源于中锋在外线区域有很好的进攻能力。而篮下和近距离的策应传球少是由于在内线接球的次数在减少。当代的中锋都会选择在较为舒服且更靠外的位置接球,往往这样他们的进攻都会得到更好的效果,这也将会是未来中锋的发展趋势。

2.2.3.2 中锋传球与策应多元化的效果 传球与策应的效果其实反映的就是球员传球与策应的能力,是队员组织进攻的能力体现。以前提到组织进攻可能更多地会想到组织后卫或是外线球员,可是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中锋球员通过策应与传球来组织进攻的情况愈发常见,而中锋的组织能力对于全队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传统统计中我们只用助攻这个基础数据指标来判断中锋的传球与策应的能力,但如今仅仅只用一个数据指标已很难客观评价一个球员的传球与策应能力及效果,因此借助查阅NBA网站的数据指标以及2016年为国家男女篮备战亚洲杯提供科技服务期间运用到的一些数据指标,来评价中锋组织能力,这些指标可以从更多角度来反映球员在场上的传球能力和效果,其分别是预助攻、罚球助攻、创造机会、一次发动助攻和传球有效率。预助攻(Secondary Assists)是指球员将球传给队友后,队友在持球不超过2秒且未运球的情况下获得一次助攻,则记录该球员一次预助攻;罚球助攻(Free Throw Assists)是指传球给队友后造成直接的投篮犯规,且队友罚球至少命中一次的传球称为罚球助攻;创造机会(Opportunity Created)是指传给空位队友或为队员创造出投篮机会,但队员投篮未中的这种传球称作创造机会;一次发动助攻(First Passing Assists in Fast Break)是指在攻防转换时,一次创造快攻机会的传球;传球有效率是指每一次传球制造助攻类传球的概率。

表3 欧锦赛及NBA常规赛中代表中锋传球 与策应能力指标统计

通过表3数据看出,欧锦赛和NBA常规赛代表中锋传球与策应中创造机会次数最多,其次是助攻,预助攻、罚球助攻、一次发动助攻和传球失误的次数都差不多,而传球有效率则达到了41.8%,通常优秀组织后卫的传球有效率也就在40%-50%之间,说明现代中锋的传球与策应效果很好,中锋的组织能力也在进一步提高。

代表中锋在欧锦赛以及NBA中保持了良好的传球与策应效果,这与中锋的抢位接球区域以及进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代中锋由于移动能力以及身高的优势在外线更多地接球组织进攻,通常情况下球队的控球队员都会被防守施以攻击性很强的防守,而大个球员远距离接球后并不会受到过大的防守压力,这样中锋就具有了更开阔的传球视野和传球出手空间,因此中锋在远距离区域的策应与传球效果就会较好,这样可以帮助后卫来组织进攻分担压力。例如在比赛中经常会看见德马库斯·考辛斯、安东尼·戴维斯等人在弧顶附近发出战术信号指令,还会利用自己娴熟的运球技术完成突破分球给外线的队友创造投篮机会,或是接球后直接助攻传球给外线空切到内线的小个球员等。中锋策应与传球区域的多元使得策应与传球会变得更加容易,因此也就会获得较高的成功率。在中锋新特征崛起的“小球时代”下,中锋的策应与传球能力也必将趋近于后卫队员,在进攻中更多地去承担组织进攻任务。

2.2.4 当代中锋防守区域的多元化

2.2.4.1 中锋防守区域的多元化 “赢球靠防守”这句话早在多年前就在世界篮坛被提出,篮球运动发展至今这一硬道理也还是依然未变,一次次被比赛所证实。中锋在球场所处核心区域位置,又是全队最高而且离篮筐最近的球员,是全队最有力的护筐者和防守的最后一道屏障。随着当代中锋拥有越来越好的移动能力,中锋防守区域的范围也慢慢向外延展,同时进攻的发展也促进着防守的革新,“小球时代”的来临对于原本扎根防守在内线的中锋来说无疑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中锋防守的区域也必将发生着新一轮的变革并出现新的特征。图8是对2017年9月举行的欧锦赛和 2017—2018赛季NBA常规赛中选出的代表性中锋在相应比赛中防守区域的情况。

图8 欧锦赛及NBA常规赛中代表球员 防守区域总体情况折线图

通过图8显示的数据和折线图可以看出,欧锦赛和NBA常规赛当中代表中锋们篮下防守区域仍然是中锋常驻的位置,但是其他防守区域位置的防守也都全部涉及到,只是防守次数有差别,这说明随着比赛的需要以及中锋移动能力的不断提高,内线球员除了在篮下防守以外,开始慢慢扩展了防守区域,从近距离到中距离甚至扩散到远距离,中锋在防守区域上也摆脱了仅在篮下防守的情况,出现了防守区域多样的特征。他们在近距离的3区、中距离的7区还有弧顶的12区都是防守次数最为频繁,这说明中锋通常在半场阵地中垂直于罚球线的中间区域防守最为活跃。从比赛视频看出,欧锦赛和NBA出现中锋内线区域防守仍然最多的现象并不是中锋长时间驻扎在内线防守,而更多情况是补防协防甚至是防守外线球员突破而跟防到篮下区域,例如安东尼·唐斯、安东尼·戴维斯经常在比赛换防去防守对方的锋线球员再利用自己脚步和防守面积上的优势,从外线跟防到篮下延误对手的进攻;而中锋频繁出现在半场中间区域的情况也是由于对方球员会更多地在这个区域位置上抢位接球和策应,因此进攻带动着防守。在欧锦赛当中由于欧洲球队技战术上的特点会出现很多的高位挡拆,从而防守会形成换防以及位置上的轮转,这样就使得中锋也经常会在比赛中轮转防守外线球员的投篮甚至是延误突破等,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三分线区域的周围会出现多次中锋防守的身影。因此中锋防守位置区域多元化的情况在今后的比赛中会越来越平常,甚至随着新时代中锋的进一步发展,中锋在外线防守的频率会超越内线防守,而且距离会越扩越远。

2.2.4.2 中锋防守区域多元化的运用效果 中锋的防守质量与效果对于球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直接决定比赛的走势,而中锋在比赛中的防守任务则是积极地抢占有利的防守位置,堵截和干扰进攻中锋的移动路线,破坏和减少中锋在限制区附近的接球,封盖和干扰进攻队员的投篮、突破并且积极协防、补防拼抢后场篮板球,因此中锋原本防守的区域多在篮下,这也是中锋抢夺最激烈的区域。但是现如今随着“小球时代”的到来,中锋防守区域固定僵化的情况也正在被打破,迎来中锋防守区域的多元化,而多元化的大趋势下中锋在不同区域的防守效果就显得更为重要。

图9 欧锦赛及NBA代表中锋防守区域效果图

从图9看出,在欧锦赛和NBA常规赛中中锋在各个区域的防守效率都在50%以上,从篮下近距离区域到三分线外远距离区域的防守成功率总体上呈缓慢上升的趋势,即中锋防守位置越远离篮下防守效果越好。这样的结果是由于代表中锋的移动能力都相对较好,所以在上线的防守也会相对较为频繁,而且大个子球员在外线防守投篮的环节上因自身具有臂展和身高上的优势具有更大的威慑力。例如在NBA的比赛中安东尼·唐斯去防高位挡拆时,他会顶上去破坏对手的挡拆;当然有时挡拆也会直接形成换防,小个子球员会选择外线三分出手,而安东尼·唐斯由于脚步移动较快很容易扑上去干扰对方的投篮因此会获得不错的效果。

在内线的防守效果方面,一是由于到了对手中锋熟悉的进攻区域即便在强大的防守压力下也可以保持不错的命中率。二是中锋去补防突破进来的对手而轮转上出现问题漏出篮下,使得对手接传球轻松扣篮得分。例如在欧锦赛录像中,马克·加索尔在篮下防守时先是在对手身后贴防,当对方接球后通过篮下的脚步得到很小的投篮空间投篮时,马克·加索尔又扬手挑起封盖投篮,但是对手凭借个人能力还是将球打进;在NBA安东尼·戴维斯的比赛中我们也可以经常看到,他由于移动较快会去补防或者防守外线球员的突破,而通常会漏出身后的对方中锋被其接球而轻松打进。因此在防守效果上面近距离和篮下区域的防守效果稍逊色于外线。

2.3 世界优秀男子篮球中锋位置技术运用新特征对我国中锋发展的启示

从历史来看,中锋在篮球运动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即使是在现在比赛攻防节奏越来越快的“小球时代”,像保罗·加索尔和马克·加索尔以及安东尼·戴维斯、德马库斯·考辛斯和安东尼·唐斯这样技术全面的中锋,对于球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国,随着姚明、王治郅等中国老一代核心内线的退役,易建联也随即进入职业生涯的后期,可是中国年轻的中锋力量还未成熟,伦敦和里约奥运会就是最好的证明。在中国国内后卫渐渐成长起来的今天,中锋却出现了断层,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急需成长起一个新的内线标杆来引领中国男篮再一次崛起。当代优秀中锋位置技术运用新特征的出现为我国年轻的中锋队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模板,例如NBA新赛季中安东尼·戴维斯、安东尼·唐斯就可以是周琦的学习模板,而欧锦赛中的马克·加索尔和NBA中的德马库斯·考辛斯也可以是王哲林的学习榜样。对于国内中锋球员的培养,应注重以下几方面:1)注重中锋位置模糊化的训练,身体素质及脚步训练要偏向于小个子球员的训练方法,提高中锋脚步快速移动的能力。在比赛和训练中培养抢位与接球意识,加强通过全队配合下的抢位与接球及移动接球技术的训练。2)在投篮训练方面,提高中锋中距离以及三分球的投射能力,训练中锋细腻的手感,即使在对抗后失去重心时还可以完成投篮且保持一定命中率。培养丰富的进攻手段,无论在低位还是高位区域接球都可以发动有效的进攻。3)注重中锋队员在实战中运球和传球能力的培养,加强中锋运球推进及在比赛中持球突破和运球突破的能力,提高中锋队员在不同区域传球策应和组织全队进攻的能力。4)在防守训练方面,在兼顾内线防有球和防无球技术的同时,将重点放在中锋外线防守的训练上,其中包括中锋防外线小个球员、防外线大个球员以及防守外线中锋与小个球员配合的防守训练。提高中锋协防及补防的质量和意识,确保中锋队员可以根据场上的情况灵活应变调整自己的防守位策略。我国篮球训练水平相比于世界篮球强队是落后的,因此国内优秀中锋的培养以及新一代年轻的中锋的成长要多借鉴国外优秀中锋的位置技术特征和训练手段,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训练,同时国家应定期将国内优秀的中锋球员送去海外接受更为先进的训练,以便快速提高我国中锋球员竞技水平。

3 结论

1)当代男篮中锋的进攻方式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其中持球、运球突破将成为运用最多的进攻手段,移动接球上篮和跳投也更加常规化,而低位进攻中高手、勾手等投篮技术的运用会逐步减少;投篮区域出现多元化趋势,近、中、远距离的出手次数相近且基本持平,投篮区域呈现均衡化发展的特征;在三分线以外的远距离投篮命中率与篮下近距离命中率较高,且远距离命中率有超越近距离投篮命中率的趋势。

2)当代男篮中锋的抢位与接球呈现灵活多变的多元化特征,其中通过掩护被掩护以及挡拆等配合后抢位接球次数运用最多,传统的原地抢位接球技术变得越来越少;抢位与接球区域基本覆盖半场阵地进攻中的所有区域,从近距离、中距离到三分线外的远距离区域的抢位与接球次数和成功率呈递增的趋势特征;传球与策应的区域出现多元化,在远距离的传球与策应次数要多于中距离和近距离,而中距离和近距离区域的次数基本持平;策应与传球有着较高的成功率,拥有出色的组织传球能力,在比赛中分担组织进攻的任务。

3)当代男篮中锋防守区域范围不断扩大,出现防守区域多元化,中锋在内线近距离防守次数仍然最多,而在中距离和远距离区域防守次数出现增多且接近内线防守次数的情况;从篮下近距离到外线远距离区域防守成功率呈平稳递增的特征。

猜你喜欢
外线欧锦赛接球
直击多面体的外接球的球心及半径
大树的日常
欧锦赛和美洲杯推迟一年
2019 年男篮世界杯中国队外线队员投篮能力的研究
左利手运动员在水球比赛阵地进攻战术中的作用
欧锦赛频频绝杀有猫腻?
斯洛伐克顽强续命欧锦赛
扫描・2016欧锦赛
抛接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