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微型育人案例的体会与认识

2018-09-03 06:05杨列军
儿童大世界·家庭教育研究 2018年8期

杨列军

摘要:学校中的教育在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在学校中师生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影响是非常之大的。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是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投入。教育要讲求方式方法,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自身条件的教育。要想建立和谐的教育关系,教师必须抓住时机育人、循循善诱育人、感情丰富育人、讲求方法育人。

关键词:抓住时机 循循善诱 育人为本

一、现实案例

一次数学课上,我指导学生做数学游戏,目的是通过游戏让学生练习读数和写数。同学们参加游戏的热情都很高,他们争先恐后地举手,被先叫到参加游戏的同学欢呼雀跃,没叫到的同学长叹一声——“唉!”尽管我一再强调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参加游戏,但他们还是急切地争着先做。我先叫同学小杨到前面给同学们演示一遍,然后再让其他同学逐一去做游戏。等到七、八个人玩过游戏之后,小杨的同桌小毅同学忽然大叫一声:“我不玩了!”然后便趴在桌子上谁也不再理睬,一直到最后他都没有举手。后来我再叫他去做游戏,他也不去。当时我非常生气,一边继续上课,一边想,应该怎样处理这件事情,如果在课上狠狠地训斥他一顿,对这样的学生效果肯定不好。如果不理睬他,他会总是这样,长期下去对他的性格养成显然不利。于是,我决定抓住这个时机在课下同他好好谈谈。

二、育人过程

下课后,我让他去办公室,我首先稳定住自己的情绪温和地对他说:“你是不是很想和老师玩这个游戏?”他点了点头,“老师不是第一个先让你玩的吗?”“那是和小杨玩的,不能算数”“你毕竟玩过一次了,其他同学一次都还没玩呢!”“可小杨为什么玩了两次?”

“那是因为小杨游戏做得比较熟练表现又特别积极,为了给后面的同学再做一次示范,所以老师才让他又玩一次的。你认为老师偏爱了小杨,于是就大发脾气只顾闹别扭就不再举手。其实老师本来也想再给你一次机会的,是你自己放弃了这个机会。”他不再作声。“你想,那么多同学,逐一做游戏总得有个先后吧,你也不能因为老师先叫了小杨就开始发脾气吧!你已经做过一次了,那时还有不少同学没有做游戏。如果你是老师,你是不是希望全体同学都能学会啊?你愿不愿意也给他们一次机会呢?”他又点了点头。“你现在还小,到长大了你就会明白人们最不喜欢爱发脾气的孩子。你想一想,老师会不会因为你发了脾气就提问你呢?假如你是老师你还会提问那个发脾气的孩子吗?”他稍停一会摇了摇头,“对,如果那样的话我们全班的小朋友都要发脾气了”。我接着说,“作为一名小学生还要懂得尊敬老师,这样在课堂上发脾气是不礼貌的,要学会谦让,同学们之间还要互相帮助。”这时他的眼里已经饱含泪花,他向我深鞠一躬,说:“老师,我知道错了!”我抚摸着他的头高兴地说:“知错就改是个好孩子,你肯定能成为同学们的好榜样!”这时,我长长地舒了口气。

果然,自此以后小毅同学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再也没有发过脾气。

三、体会感悟

(一)抓住时机育人

如果不是抓住小毅同学在数学游戏课上发脾气闹别扭的时机,趁热打铁及时对他实施教育,就很难取得这样的效果,特别是对待低年级的小学生更是如此。因为孩子年龄小,一旦长时间脱离事发的环境他就很难能再像成人那样去回味体验当事人的感受。如果错过这个时机再去批评教育他,很可能就像听老师讲故事一样了,不会再有这样的触动和转变。

(二)循循善诱育人

在给小毅同学谈话实施教育的过程中他的举动、表情变化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比如,先是“他点了点头”,然后“他又点了点头”,接着“他稍停一会摇了摇头”,最后“他的眼里已经饱含泪花,向我深鞠一躬。”这些变化的过程都是靠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一步一步来实现的。也就是说教育学生在师生交流沟通中,老师必须注意要因势利导遵循规律科学施教。哪怕是两分钟的谈话,老师也要有个即时的心理备课,同时还要见势而变随时调整语言、语气和表情。

(三)感情丰富育人

首先老师对学生要有负责的情感,时刻把“育人”放在心上。在这里老师首先就是这样想的:“如果不理睬他,他会总是这样,长期下去对他的性格养成显然不利。于是,我决定抓住这个时机在课下同他好好谈谈”。这个想法就是一种负责的情感,就是一种育人的观念。

其次,对学生时刻都要充满爱心,哪怕他把你气得再难过,你都要随时提醒自己他们毕竟还是小孩子,在老师、成人面前永远都是弱势群体。学生越是淘气说明他越需要得到老师帮助和教育。

再次,教育学生特别是单独的个别教育更需要春风化雨般的浸润,来不得半点的粗暴和急躁。从“我稳定住了自己的情绪温和地对他说”到“一句一句和风细雨地对他进行解释,一句一句地追问”,我之所以能这样做,就是因为我在时刻提醒着自己,一定要沉住气要耐心,一定不能让他有任何的逆反心理,否则,就可能是一次失败的教育。

(四)讲求方法育人

为了提高育人效果,还要在关键的时候选择最恰当的方法去转变学生的思想。比如,在这里我曾两次让他换位思考来回答问题:“如果你是老师”,通过换位思考使他扭转了原来的思路,减少或消除自己原来的委屈、不满情绪,最终才使他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学校教育作为学生教育过程中重要的一环,绝不意味着只是让学生将几本教科书烂熟于心。它要使青少年学会更好地融入群体与社会当中;要使青少年获得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动力、热情和必備的基础;要使青少年在纷杂的事物中学会选择,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要为青少年多样化的发展提供可能和条件,使他们具有独立健全的人格和鲜明健康的个性;要使青少年拥有善良的人性、美好的内心和优雅的举止;要使青少年学会清醒而客观地认识自身的价值和在社会上恰当的位置,并养成时时自我反省的习惯,学会自我调整,使自身不断完善;要使青少年逐渐懂得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包括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人类和对后代的责任。总之,学校教育要有助于不断提高人的生命质量,使今天的青少年在未来生活中更加文明、更加科学、更加幸福、更加美满。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相互配合,在融洽的学习环境中师生相长。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因此教师应当适时地给予学生帮助和引导,用正确的方式育人。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楷模,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校园生活的陪伴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教师的言行在学生心中具有象征和符号意义。因此教师应当多给予学生鼓励,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合适的教育,关爱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爱,这样学生会更加乐于接受教育,并且能够减轻其成才道路上的一些关系障碍,保证师生相互促进,学生得到长足发展。

(责任编辑:方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