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2018-09-03 03:47汪宏伟
智富时代 2018年7期
关键词:现代化理念体系

汪宏伟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鲜明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不是为了解决一个两个具体的发展问题,而是从全局整体上破解我国的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它指明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指挥棒、红绿灯。

一、深入理解、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我国发展不协调突出表现在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等关系上。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突出、生态系统退化问题严峻,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干净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应对国际经贸摩擦、争取国际经济话语权的能力还比较弱,运用国际经贸规则的本领也不够强,需要加快弥补。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我国经济发展的“蛋糕”不断做大,但分配不公问题还比较突出,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

二、深刻认识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系不断完善,但我国经济“大而不强”的特征非常明显,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生产资本等要素的水平与发达经济体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经济体系仍存在不少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必须要从“长体重”向“强体质”转变。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紧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布局的内在要求。当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要实现从“大国”到“强国”的转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对规模和速度的要求,而是要重视化解结构性问题、重视和解决机制性问题、重视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而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消费投资良性循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良性互动、经济社会协调协同发展。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适应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跨越发展关口的迫切需要。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并不明显,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显现,贸易保护主义思想抬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存在着巨大变数,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的持续升级都将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难以预料的结果。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意味着,盲目追求速度和以规模为重点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只有实现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才能推动经济建设再上新台阶。但是我国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生产资本等要素的水平与发达经济体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还没有实质性改善,刚发生的“中兴事件”足以让我们清醒地看到同美国之间巨大的技术差距以及对美国核心技术的严重依赖。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总体上还不够强,特别是在品牌、质量、标准上差距比较大;高层次人才仍然稀缺,世界级大师更是匮乏。

面临风险和考验,我们必须坚持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主动求变,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我国经济不断提质增效升级,不断提升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三、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大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融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方方面面中。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营造创新创业发展良好环境,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二)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进一步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降低对外依赖度。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灵活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加大创新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振兴乡村必须大力发展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落实中央惠农强农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投入,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缩小城乡差距。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要优化区域发展格局,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优化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打破地区分割和隐形壁垒,推动形成全国统一市场,促进各类生产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优化配置;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保障等。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五)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通过政府自身改革来撬动其他改革,让土地、能源、金融、科技人才等要素资源更多地由市场来配置,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成为破解体制障碍的钥匙,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助推力。

(六)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要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鼓励企业“引進来”“走出去”,逐步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建设贸易强国。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对在境内注册的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优化区域开放布局。继续加强对外投资。

在时代进步中解放思想,在理念转变中埋头苦干,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让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全过程,推动我国发展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猜你喜欢
现代化理念体系
边疆治理现代化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