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域下昆明市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2018-09-03 03:47张露
智富时代 2018年7期
关键词:昆明市资源环境

张露

【摘 要】党的十九大强调,我国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必然要求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本文立足于昆明市实际情况,通过选取指标构建地区经济与资源环境的综合发展指数,建立协调发展评价模型,探索分析21世纪以来昆明市2000年—2016年的两系统的演进发展态势。结果表明,昆明市整体处于协调发展状态,但伴随着近年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质量也迅速下降,因此其未来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仍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關键词】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一、引言

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一直是世界瞩目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我国制定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明确指出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之一。十八大把“生态文明”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将生态建设上升到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同等的地位,十九大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由此可见,弘扬生态文明,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昆明市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城市,同时作为全国十大旅游热点城市,昆明市享有较为优越的自然资源、环境等条件。近年来昆明市的经济也快速发展,但同时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资源环境压力,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交互作用下,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挑战。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时代,面对城镇化和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如何做到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型社会建设?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以经济子系统和资源环境子系统所构成的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了解协调发展态势,为宏观管理提供依据,促进昆明市的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文献梳理与回顾

在理论研究方面,首先,在关于经济增长极限的研究方面,以李嘉图、穆勒、米香和丹尼斯·L·米都斯等人为代表的悲观论者认为经济增长不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经济增长是有极限的;以赫尔曼·卡恩、朱利安·L·西蒙等人为代表的乐观论者认为技术进步可以利用并改造自然环境,经济增长是无极限的。其次,在协调发展的途径与内容方面,杨卫国(2009)提出用环境承载力来评价和衡量区域经济开发活动于生态环境系统结构的协调程度,可以反映人类经济活动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界面的程度;胡绍雨(2013)认为我国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值的变化趋势差异显著,经济与环境、能源之间均处于不协调状态,而且生态环境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值变化幅度最大。

在实证研究方面,Grossman G M、Krueger A B(1992、1995)分析了1979-1990年66个国家和地区空气污染物和人均 GDP 之间的关系变化趋势,发现大多数污染物与人均GDP的变化趋势属于倒“U”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概念;杨猛兴(2014)采用模糊隶属度协调发展模型,对2005-2012年贵州省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这4个子系统的协调度进行评价分析;周成等(2016)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区域经济、生态与旅游系统协调度的省际差异,发现这3个子系统的协调度形成了“沿海地区最高,西部内陆居中,中西部省区最低”的格局。在具体的实证研究中,由于各学者选取的指标、方法等不同,得到了诸如倒U型、U型、N型和线性关系等多种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形状,通过多角度对倒U型的存在和形成机制做出不同的解释,也涌现出综合性的评价模型,例如通用的多目标规划模型、生态模拟和经济优化综合模型等。

整体而言,国外学者的研究早于国内学者,且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均较为丰富。国内学者主要是运用时序数据来分析两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利用线性加权模型、功效系数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等经济计量模型,以耦合协调度模型为主流方法,针对各个省份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关系展开分析,但基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与水平、资源环境基础等状况不尽相同,研究结果具有差异性。

三、昆明市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一)昆明市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动态性、综合性与全面性原则,结合昆明市的实际情况,建立昆明市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选取,主要从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和经济质量三个方面选择。经济总量由“GDP”、“人均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五个指标构成。经济结构选取“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三个指标。经济质量由“就业率”、“人均可支配收入”两个指标构成。

资源环境水平的指标选取,主要从资源环境基础、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三个方面选择。资源环境基础选取“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三个指标。环境污染选取“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废水排放总量”五个指标。环境治理以“造林面积”、“环保投资额占GDP比重”、“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五个指标为代表。

(二)昆明市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与选取

21世纪,我国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建设、实现生态文明成为新世纪的重要主题,因此本文选取昆明市2000年—2016年间的相关指标数据,数据来源于相关年度的《昆明统计年鉴》、《云南统计年鉴》、《昆明市环境状况公报》、《云南省环境状况公报》、《中国统计年鉴》等。

2.数据标准化处理及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借助SPSS19软件工具,采用Z标准化法,即将每一变量值与其平均值之差除以该变量的标准差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将逆向指标数据加负号进行正向化处理。使用SPSS19统计分析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提取主成分,确定每个子系统及指标层的指标因子的权重值,即各指标分别先以成分矩阵的载荷量除以相应主成分对应特征根的开方,求得指标在不同主成分线性组合中的系数,再运用各指标在不同主成分线性组合中的系数分别乘以对应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求和之后除以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即求出所有指标在综合得分模型中的系数,之后对系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

3.昆明市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的相关计算

依据标准化值与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的各指标权重,加权分别计算出经济子系统和资源环境子系统的综合得分水平,选用廖重斌提出的协调发展度模型进行计算,即

其中,k为调节系数,k≥2,因本文计算两个系统的协调发展度,因此取k=2。C为协调度,取值范围为[0,1],数字越大代表协调度越高。引入经济与环境效益的综合评价指数(T),α与β为待定权数,认为经济与资源环境同等重要,因此α与β的取值均为0.5,D代表了最终的协调发展度。

(三)昆明市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程度实证评价

依据廖重斌提出的协调发展度等级分类标准,将昆明市各年的协调发展度进行分类界定。根据昆明市2000年—2016年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图表发现,昆明市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优良,整体处于协调发展状态,但协调发展度呈上下波动态势。在前期2000年—2011年,经济发展较为缓慢,整体表现出经济发展滞后于环境发展,在2012年—2016年,昆明市经济发展迅速,给资源环境带来了破坏与污染,经济发展超越资源环境状况,呈现环境滞后型的协调状态,且协调度有所下降。整体而言,昆明市处于协调发展状态,协调发展度上下轻微波动,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导致资源环境状况有所下降,协调发展度降低。

四、对策与建议

(一)健全环保立法,严格环保执法

法律法规是一切社会行为有序开展的前提基础,因此必须要建立健全资源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并加强资源环境监督管理和整治的力度,严格禁止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项目的进行。同时,持续开展资源环境安全风险的防范工作,将日常监督和专项行动有机结合,对相关行为进行密切监督,加大监管力度,有效落实资源环境保护责任,完善责任追究制度。此外,积极创新执法环境,有效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制度,建立完善移送移交制度。

(二)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

产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经济的发展方式,对资源环境状况产生重要的影响,进而主导着地区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平。首先,要加快地区的工业转型升级,改造提升以煤炭、冶金、石油化工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旅游、教育培训、信息安全等服务产业,鼓励支持信息技术、生物制药等新型绿色产业,发展壮大中高端工业。其次,要健全文化产业体系,积极培育新兴文化产业,壮大广播传媒影视等传统文化产业,推动文化旅游业发展,促进文化产业与社会各业的积极融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最后,要大力推广清洁能源與清洁生产技术,控制降低农药化肥使用量。

(三)加大环保投入,增强环境建设

通过数据整理发现,虽然昆明市的环保资金投入额逐年上升,但其占GDP的比重却有所下降,同时虽然地区绿化与造林工作持续推进,但整体资源环境状况仍呈下降趋势,资源环境的破坏程度大于治理修复程度。因此,昆明市应持续加大环保投入力度,适当扩大环保投资额占GDP的比重,继续增强造林绿化建设,提高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环境质量。同时,要全面控制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废气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并加大工业污染物与生活垃圾等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促进机械化清扫作业的全覆盖,解决小摊占道经营、露天烧烤等带来的环境问题,推广垃圾就地分类减量的方法,健全污水处理管网。

(四)扩大宣传力度,普及环保意识

实现地区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环境保护与建设是重中之重,但资源环境的保护建设不能完全依赖政府,实现环境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大众,资源环境质量取决于公众的积极参与和共同维护。因此,应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传统传媒以及网络平台新媒体等媒介加大对资源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宣传环保相关政策法规、重要意义以及环境破坏的严重后果等,普及垃圾分类、减少碳排放与节能环保的相关途径方法,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培育扶持相关社会团体与组织,提供政策扶持,适当开展表彰大会,积极营造环保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全民参与的环境建设与保护,促进资源环境发展质量,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的高水平协调发展。

五、结论

昆明市自然资源丰厚,环境优美,素来享有“春城”的美誉,资源环境状况整体良好,经济发展水平也在波动中整体呈现上升态势,经济与资源环境处于协调发展状态。在2000—2007年,经济与资源环境均呈平缓的上下波动,协调发展度整体呈下降趋势。2008—2011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呈现衰退态势,但资源环境状况却大幅好转达到巅峰,协调发展度整体呈上升态势。2012—2016年,经济逐渐恢复并得到迅速发展,但环境状况大幅下跌,协调发展度呈下降趋势。总之,经济发展水平与资源环境状况处于反向变动趋势,虽然昆明市整体处于协调发展状态,但近年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源环境状况迅速恶化,协调发展度不断降低,协调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因此有必要及时调整发展思路,不以资源环境的破坏为代价促进经济的短期发展,合理配置并利用资源,实现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丹尼斯˙L˙米都斯,李宝恒译.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R].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56.

[2]廖重斌.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热带地理,1999,(2):76-82.

[3]李辉.广东省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4.

[4]江鑫,颜廷武. 基于EKC的连片特困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关系分析[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3):31-39.

[5]张航航. 甘肃省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17.

猜你喜欢
昆明市资源环境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昆明市延安医院
昆明市测绘研究院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新形势下,文联何为?①——以昆明市文联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