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

2018-09-03 03:47潘马伊静张晶晶
智富时代 2018年7期
关键词:尊重实践策略儿童

潘马伊静 张晶晶

【摘 要】尊重与关爱既是实施儿童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本身。面对稚嫩的儿童,需要我们以“尊重的姿态,关爱的情怀”与他们进行交流与沟通,对他们实施教育的影响,让他们在尊重与关爱中学会尊重,学会关爱。

【关键词】尊重;儿童;错误观念;实践策略;儿童文化建设

一、尊重是儿童生命成长的诉求

(一)唤醒尊重儿童的意识

麦克尼斯的《出生前的祷告》中有那么几句话:我还没生,啊,听我一言,莫让那原是野兽而自以为上帝的人接近我。读着这句话,很容易体会出那原是野兽的人可能是家长、教育工作者或者其他伤害儿童的人。我们总以为儿童没有自己的认知,总是强加一些思想在他们身上,磨平了他们原来奇特的棱角,让儿童变得平庸,这也值得我们反思:我们究竟是在诲人不倦还是“毁”人不倦?

据说30多年前,美国内华达州发生了一桩奇特的诉讼案。一位母亲因自己3岁的女儿认识了字母“O”而把女儿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女儿的想象力。她女儿在认识“O”之前,就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自从幼儿园教她认识了26个字母,她便失去了这种能力。母亲要求该幼儿园对此后果负责,赔偿女儿的精神伤残费。这场诉讼案引起轩然大波,但最终结果出人预料,以该幼儿园败诉告终。

这位母亲不一定是教师,可她对孩子的爱非同寻常,那种对孩子的尊重,对孩子潜能的珍视,对孩子想象力的颂扬,对孩子未来的高度关怀,唤醒了我们要有尊重儿童的意识。

(二)不尊重儿童的错误观念

在我们看来,好像儿童是有的,但童年已被无情剥夺了;在我们的意识里,好像童趣是有的,但童心已被残酷吞噬了。长期以来,人们没有对儿童给予尊重。这种现象是由于人们的错误观念所致,这些观念具体表现为:儿童不成熟观、干涉观、压制观。

第一,儿童不成熟观。在一些家长看来,儿童是不懂事的,生来就需要被大人管着,因此成人和儿童之间的关系是管与被管的关系。在我国传统教育方式中,儿童是尚无能力的人,将儿童时代界定为一个准备时期,我们将儿童锁入监狱,他们必须在那里等待,准备成为未来的行为者。我们都忽视了儿童是有被尊重的权利的,就像现在有很多家长强制孩子参加各种才艺班,却从未尊重过孩子自己的兴趣。正是由于我们过多地注重了儿童的不成熟性和幼稚性,所以没有看到儿童作为一个生命体的潜能和巨大的作用。

第二,干涉观。儿童的成长离不开成人的帮助和支持,但指导并不意味着包办一切,并不意味着强加或干涉。我国“玉不琢不成器”的传统观念,过分地强调了成人对儿童的干涉,而不注重儿童自身的发展和需求。其实,儿童有自己的思维,儿童的想象力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他们会创造、有主见、不顺从。

第三,压制观。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人生来就具有“盲目冲动的种子”,“成人必须采取强制的手段甚至暴力,以保证孩子不干蠢事”。继赫尔巴特之后,费罗伊德也持这样的观点,认为幼小的儿童是不具有超我的,他只具有可恶的本我,所以他认为成人应当对儿童捆绑和控制。

二、尊重儿童的意义

(一)教育意义

尊重表示敬重、重视,包括尊重权利、尊重他人的意见。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尊重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是一种文明的社交方式,是顺利开展工作、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的基石。

教育的首要功能是促进个体发展,包括个体的社会化和个性化,而尊重与关爱则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育只有建立在对儿童生命的尊重的基础上,才能促进儿童生命成长。

(二)尊重对儿童的意义

尊重儿童对儿童意味着什么呢?对儿童而言,尊重意味着对他们的信任、对他们的鼓励和对他们的人文关怀。

尊重是对儿童的信任。我相信,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小时候特别想得到家长的认可和信任,包括现在,我也很渴望得到不仅是家人那里的认可和信任。尊重儿童就是让儿童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信任儿童就是不把成人的要求和想法强加于儿童,我们要接受儿童是可以犯错这一点,同时要在儿童犯错后重新教导他怎么做才是对的。

尊重是对儿童的鼓励。在现实生活中,要鼓励儿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相信儿童有自己的见解。

三、尊重儿童的实践策略

第一,倾听并悦纳孩子的见解。《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告诉我们:儿童是由一百種组成的,儿童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双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可见孩子的世界是丰富的,孩子的见解是独特的。比如《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中,陈小春的儿子因为父母变老这个问题而哭泣并主动上前安慰他爸爸的事情可以看出,孩子是有自己的见解的,并且有时候这种见解会超出我们的想象。

第二,蹲下来,用孩子的视野看世界。儿童的世界和成人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比如,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你可能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但孩子看到的可能只是大人们的一条条大腿和一双双手,还时不时的有被磕碰到的危险。我们只有抛掉了成人的自以为是和趾高气昂,才是真正的“蹲下来了”。

第三,让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完成工作。大人们总觉得孩子是完不成任何工作的,于是,就把自以为正确、平庸的方法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如今很多时候家长都催促孩子快节奏生活,但很多时候,我们真的需要慢下我们的脚步配合孩子的节奏,静下心来,默默欣赏孩子的行为、动作。

儿童自身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应尊重幼儿的自主性、独立性,放手让他们在活动中发展。

四、尊重儿童背景下的儿童文化建设目标

当今,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全面转型使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今天的儿童成长于一个政治稳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开放的时代,良好的社会环境为儿童营造了一个有利的成长环境。

中国政府不仅在国内不断地加强儿童的福利和教育工作,而且积极参与国际社会为发展儿童事业而采取的行动。我国教育提倡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要求按照儿童的发展规律教育儿童,认为儿童教育的本质在于传递和创新文化以及促进儿童主体的全面成长发展。以上种种表明了社会转型时期儿童发展目标应该定位于:首先,儿童是人,他们具有生存权,具有人的尊严和基本人权;其次儿童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人,他们具有选择自由发展的权利;再次,儿童有其内在的精神生活,成人应该尊重这种独特的精神生活。

五、总结

花开有季节,人达有时。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在生理、心理的发展都有阶段性的特点,同时,每一个孩子又有各自的特点。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积极向上的需求、愿望和自我发展的动力,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无可估量的发展潜力。成人的职责就是为儿童提供优质合适的土壤,静待花开。我们只有基于对孩子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才能使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拥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沈琪芳,应玲素.儿童诗性逻辑与中国儿童文化建设[M].浙江大学出版社

[2]刘晓东.儿童的本能与儿童的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01(2).

[3]桑德拉·普鲁内拉·马松.儿童在教育中享有的权利[J].教育展望,2000(2).

[4]王富仁.呼唤儿童文学[J].中国儿童文学,2000(4).

[5]周作人.儿童文学小论[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尊重实践策略儿童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