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恰似水于巧克力》之魔幻

2018-09-03 03:47程丽泰
智富时代 2018年7期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厨房妈妈

程丽泰

【摘 要】墨西哥女作家劳拉·埃斯基维尔的西班牙语小说《恰似水之于巧克力》是一部充满爱情魔力与欲望能量的完美力作。故事以墨西哥民主革命为背景,采用了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围绕厨房,通过介绍十二道别具风味的墨西哥美食,向读者讲述了一个墨西哥庄园家族的风云故事,本文将从菜谱和人物两个角度出发分析其间的魔幻色彩。

【关键词】恰似水之于巧克力;魔幻现实主义;厨房;妈妈

“恰似水于巧克力”是一句墨西哥俗语,墨西哥人做巧克力饮料时,会把成块的巧克力放到热水中不停搅拌,直至煮沸,以煮好的粘稠绵密的巧克力水的状态来形容难以抑制的情感爆发。

墨西哥女作家劳拉·埃斯基韦尔的《恰似水之于巧克力》,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之一。该书于1989年在墨西哥正式出版,迄今为止,已被译为40多种语言,全球销量逾500万册。该书以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围绕着厨房、餐桌、菜谱讲述了一个故事,小说以其曲折离奇的情节,生动活泼的语言及独特新颖的视角,在拉丁美洲文坛引起巨大反响,轰动效应还被称作“巧克力现象”,劳拉本人也被誉为“厨房文学”的开创者。1993年,该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并由作者的导演丈夫搬上大银幕,创造了当时拉美电影市场的票房神话,小说也因此广受文学评论界的好评,被称为“美食版《百年孤独》”。本文将具体探讨该书的魔幻色彩。

一、《恰似水于巧克力》故事梗概

《恰似水之于巧克力》以月份作为章节标题,除第6章介绍火柴的制作方法外,每章均以一个完整的菜谱开篇,十二道菜串联起这个墨西哥庄园的日常烟火。正如小说副标题描述,“按月连载的长篇小说,内含菜谱、爱情和家制处方” [1],这本书不仅是小说,还是一本菜谱,也就是说,每一章开头的菜谱并不是噱头,而是真正的菜谱,若如法炮制,是可以做出美味佳肴的。

故事以近代墨西哥民主革命为时代背景,讲述了蒂塔和她的情人佩德罗之间的爱情悲剧,展现了一个庄园家族的兴衰史。庄园女主人埃伦娜妈妈,丈夫早逝,有三个女儿:赫尔特鲁蒂丝、罗绍拉和蒂塔。根据乡村劣习和家庭的传统,最小的女儿要侍候母亲至她归天,才可以嫁人。埃伦娜妈妈对蒂塔严厉苛刻,容不得她有半点反抗。蒂塔自出生起大部分时间在厨房度过,老厨娘娜恰给她以慈母般的关怀,教她烹饪和家务。当蒂塔的情人佩德罗上门向蒂塔求婚的时候,埃伦娜拒绝了他的请求,硬要把二女儿罗绍拉嫁给他。为了能接近蒂塔,佩德罗同意了这门婚事,而这也是整个悲剧的开始。虽然佩德罗与罗绍拉结婚,但这并不意味着蒂塔和佩德罗爱情的结束,他们频繁接触并越来越亲近,甚至发生了男女间最亲密的关系。为了维护家族的名誉,埃伦娜妈妈严禁两人亲近,她以罗绍拉的病为借口让二女儿夫妇去了美国,目的就在于分开佩德罗和蒂塔。这位固守家族陈规的母亲,因反抗起义军而被打伤,不久后死去。罗绍拉自结婚起就开始怀疑妹妹和丈夫的关系,与丈夫多次争吵的她无法阻止两个相爱的人,最后罹患肠胃胀气不治而亡。多年后在佩德罗女儿的婚礼结束时,时隔22年,蒂塔和佩德罗之间的所有障碍都没有了,他们如愿在一起,却被自身引燃的大火化为灰烬。这样的结局让人唏嘘,但对蒂塔和佩德罗来说,又无疑是一种解脱。

二、魔幻色彩之厨房

蒂塔的前半生被软弱的佩德罗和残暴的埃伦娜妈妈伤害着,十六岁的她失去娜恰,唯有厨房是她的天地。厨房是一个温暖的场所,那里有食物的气味,儿时的回忆,充满生活气息,对人的精神有抚慰作用。日本作家吉本芭娜娜的小说《厨房》中,女主人公在唯一的亲人去世之后,就只有在厨房里才能入睡,她甚至希望厨房能成为她生命中最后的场所:“委实疲惫不堪的时候,我常常出神地想:什么时候死亡降临了,我希望是在厨房里结束呼吸。”[2]

蒂塔的厨房更像一个施展魔法的场所,娜恰传授的秘诀,加上她的厨艺,使每道菜都像施了魔法一般:佩德罗和罗绍拉的结婚蛋糕由于滴进蒂塔伤心的眼泪,使全体宾客吃后狂吐不止,罗绍拉的婚纱没留一块不沾污秽的地方;赫尔特鲁蒂丝吃了玫瑰鹌鹑,欲火焚身,连木制洗澡间都烧着了,而她身体所散发出的玫瑰芳香传得很远,甚至引来正与敌军恶战的比利亚战士;在埃斯佩兰萨和阿莱克斯的婚宴上,客人吃了核桃泥青椒都情欲勃发,迫不及待地在大桥下、汽车里、河里甚至树冠上放肆地做爱。蒂塔对厨房和美食的热爱,对烹调的耐心,使她做出的食物味道无与伦比:她会花上几个小时来完成一道菜的烹饪,只为做出完美的味道;她会带着爱心向菜豆唱歌,沉浸在快乐中的菜豆汤很快就沸腾了;放在地窖风干的灌肠也会因为蒂塔的悲伤而长满蠕虫。曾经有人问她做菜的秘诀是什么,她说“秘密在于要带着爱心做” [1]。

罗绍拉的儿子出生后,母亲没有奶水喂养孩子,奶妈也被流弹打伤,正当蒂塔对着哭闹的孩子束手无策时,发现小外甥从未婚且是处女的自己的身体里吮吸到乳汁;蒂塔视如己出的外甥夭折后,她倍受打击精神失常,经布朗大夫百般医治无效,女仆倩恰熬制的一碗牛尾汤却使她完全恢复神智,只因为“浓汤可以治愈各种身心的疾病” [1]。在作者笔下,食物除了充饥和满足口欲,还有神奇的精神疗愈功效。

三、魔幻色彩之两位“妈妈”

蒂塔生命中有两位妈妈:一位是她的生母埃伦娜,另一位是厨娘娜恰。埃伦娜妈妈是旧制度的代言人,偏执、独断专行,她的人生就是折磨其他人。与其截然相反的老厨娘娜恰,善良温厚,陪伴蒂塔成长,是她的心灵依靠。

小说中与两位妈妈相关的情节具有大量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蒂塔在厨房的桌子上出生,随即就哭出一条泪河,“由于阳光的作用,水分已经蒸发了……扫起来的盐装满了一个容量为五公斤的口袋” [1]。这种魔幻的手法充分地表现出蒂塔的悲伤,也为小说蒂塔的悲剧命运埋下伏笔。在蒂塔出生后不久,父亲死于心肌梗塞,母亲因为伤心过度没有奶水喂养她,她靠着娜恰的玉米糊糊和各种草煮的茶,长得结结实实的。在蒂塔的成长过程中,埃伦娜妈妈一直迫害她,厨娘娜恰却总是在庇护她。这两位年长的女性死后都變作幽灵回到家中,不同的是,埃伦娜妈妈要破坏蒂塔的爱情,而娜恰是来帮助她获得幸福的。

小说中,娜恰的灵魂出现了四次:第一次是小说第三章,佩德罗送了一束玫瑰给蒂塔,埃伦娜妈妈呵斥她要求将花毁掉,蒂塔既舍不得丢花,拿着玫瑰又束手无策。正当此时,娜恰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告诉她一道前西班牙时期的菜谱——玫瑰鹌鹑;第二次是二姐罗绍拉分娩时,医生未能及时赶到,毫无接生经验的蒂塔在娜恰的提示下顺利完成接生;第三次是小说第七章,蒂塔在喝牛骨汤时,娜恰来到她身边,蒂塔又一次哭出泪河,但随后她那甜美的已经六个月没说过一句话的嗓子终于发声了;最后一次是蒂塔和佩德罗再次走进“黑屋子”,整间屋子被二百五十支蜡烛照亮,所有杂物都不见了,只有满地白色的鲜花,白色丝绸的床单床罩,这一切正是在房间角落点燃最后一支蜡烛的娜恰为他们准备的。相比每次出现都能给人们带来惊喜和幸福的娜恰,埃伦娜妈妈的灵魂回到世间都是为了破环小女儿的爱情,就连倩恰都会她的出现感到恐惧,双膝跪地,画十字祈祷圣母将埃伦娜妈妈的灵魂收回去。

这部作品高妙之处在于从厨房到生活,从最复杂的菜谱到同时发生的事件之间的过度非常自然,特别是感情的过度、厨房与外部世界的深刻关系,自然、直接而又复杂地出现在每一章节。每一份菜谱,每一个烹饪过程似乎都与主人公的命运相关。这部作品有浓厚的墨西哥色彩:庄园文化、陈规陋习、服装和歌曲、哥伦布时代的古老菜谱、大革命的背景、口语化的对话,使我们一下子就置身于这仙人掌的国度的特殊氛围之中。魔幻的成分、夸张以致荒唐的手法不仅能够吸引读者,突出表现人物之间的情感,还与小说浓厚的墨西哥风味完美结合,为那篇土地蒙上一层古老而又神秘的色彩。

【参考文献】

[1]劳拉·埃斯基维尔.恰似水之于巧克力[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

[2]吉本芭娜娜:《厨房》,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魔幻现实主义厨房妈妈
厨房里打电话会引发爆炸?
加拿大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特征解析
相信不可能
厨房真热闹
厨房跑出黏黏怪
概述当代文学对魔幻现实主义的接受
萌萌兔在哪里
不会看钟的妈妈
妈妈去哪儿了
MEANWHILE, DURING THE BOXER REBELL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