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韩信悲剧的性格因素

2018-09-04 09:15李勇
世界家苑 2018年8期
关键词:韩信刘邦

李勇

摘 要:韩信是秦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是“汉初三杰”之一,然而其悲剧性的后果令人扼腕叹息。对于韩信的悲劇,史学界多对刘邦“兔死狗烹”大加鞭笞,或者针对韩信后期反叛进行研究,这没有揭示出韩信真正悲剧的内在因素。外因始终是影响因素,探索韩信走上悲剧之路需要从韩信自身的主观因素出发,从韩信自身的性格出发才能得出韩信真正悲剧的原因。

关键词:韩信;刘邦;性格缺陷

韩信,秦末汉初著名的军事学家。初年跟随项羽,后追随刘邦征战天下,拜大将军,后举兵出关,北破魏、代,东出井陉,智取赵、协燕、定齐,南击楚军20万,杀楚名将龙且,最后挥军垓下打败项羽。汉朝建立之后却多次被排挤,最终被吕后诛杀于长乐钟室。纵览韩信一生,其军功卓著,为大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勋,然而却落得一个悲剧的下场,其失败的原因值得思索。透过表面看本质,韩信之所以会落得这个下场,内在原因是因为其性格具有明显的缺陷,这些缺陷导致了韩信决断的错误,恶劣了其他人对韩信的态度,最终导致了韩信的悲剧。

一、自矜功伐,不知进退

韩信与张良、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为大汉王朝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三人之中其余两人得以善终,唯有韩信一人被诛杀,夷灭三族。其主要原因在于韩信为人自矜功伐、不知进退。高祖曾曰“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1]这段话可以理解为刘邦谦虚之词,认为三人是世之人杰。但须记得的是,刘邦此人性格无赖,是取代暴秦的真命天子,依靠玩弄手段起家的他怎么会甘心不如自己的下属?所以萧何或令子孙昆弟充军,或以财佐军,自己也侵占田产将自己的缺陷暴露出来。留侯张良“顾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两人都懂得明哲保身,并没有过分的夸耀自己的功劳。而韩信在这里就显得性格缺陷明显了,特别是在伪游云梦后,“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这就体现韩信自矜功伐,不知进退了。韩信此时已经处在逆境之中了,手无兵权还受人监视,“称病不朝从”,“日夜怨望”此时还沉浸在自己前半生的荣耀之中不可自拔,认为对自己不公正。殊不知逆境之中更应养精蓄锐,减少注意自己的目光。太史公曾曰:“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也客观地提出了韩信自矜功伐的缺点。我国古代历史哲学中,老子认为“功遂身退,天之道。”[2](P7),“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2](P15)庄子主张“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3](P7) 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二、重名好利,利令智昏

韩信此人虽然军事眼光敏锐,但却带有市侩的性格特色,见小利而忘大谋,追利禄功名而忘命。

(一)请立张耳为赵王

韩信在东下井陉击赵大胜后和广武君李左车有过一次谈话,李左车劝韩信借助大败赵军的威名使人劝降燕国然后再以迅速震慑齐国投降,“齐必望风而服,虽有智者,亦不知为齐计矣。”可以看出,此计策在于迅速,要在齐没有想出对策来之前就进行。然而韩信在劝降燕之后,便开始表现出其对功名的贪婪起来,他提出请立张耳为王,这种做法有两层可能:可能一,韩信的确是为汉王着想,企图稳定赵地。可能二,韩信想破掉先例。若是张耳成为了赵王,韩信要求称王也就顺理成章了。刘邦想到了后者,所以自然勃然大怒。要知道韩信此举对汉王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汉之败卸彭城,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齐、赵亦反汉与楚和。六月,魏王豹谒归视亲疾,至国,即绝河关反汉,与楚约和。” 此次出征是肩负着缓解刘邦困境的义务的,重要的是由于请王的耽误,齐国已经被郦食其给劝降了,本来可以挥师返回的韩信此刻不甘了,自己为张耳请王不就是为了齐国么,郦食其一番口舌下齐,自己有何资本要求齐国?而此刻蒯通一番话更是说动了韩信,“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问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毋行也!” 迎合了韩信贪图小利,封王问爵的想法。于是造成了齐王烹郦食其,龙且率二十万楚军与韩信大战的局面。

(二)韩信请假王

韩信平定齐国之后终于最接近自己的目标了。不得不说韩信虽有封侯拜相,称王道孤的愿望,但始终没有枭雄的野望。此刻韩信已经志得意满了,打败楚名将龙且,扬名天下,手中又握有左右天下局势的兵权,所以暴露出他贪婪地愚蠢面孔。汉王已经被楚军围困于荥阳局势千钧一发,却接到了韩信求假王的书信岂能不怒!“汉王大怒,骂曰‘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可以看出刘邦对韩信临阵讨价还价极为厌恶这直接拉低了对韩信的好感,在之前的拜大将军时欣赏之感也消磨殆尽了。这正是韩信贪婪于小利的下场。假若韩信此刻迅速回援刘邦刘邦心中对韩信恐怕会产生一丝感激吧?这样对韩信下手时也不会如此果断。韩信谋求自己的利益没错,然而却谋算到了自己无力反抗的上司头上,最可怕的是这个上司还极为的记仇。这样韩信“兔死狗烹”的下场已经注定了。韩信的一生集大喜、大悲、大辱、大志、大功于一身,他名垂于青史,功著于千秋,而身首异处,夷灭至于三族,复又可悲、可叹、可歌、可泣、可怜。千载之下,使人感慨系之。[4]

人格心理学理论认为:“人格(Personality)是对人的总的描述、本质的描述,它既能代表这个人,又解释和说明这个人的行为。”[](P67)韩信的行为来自于他的内部性格因素,他的自矜功伐,他的贪于小利,以及他的恩义观的错误这些因素共同熔造出一个性格矛盾化的韩信,并且导致了他的悲剧。太史公曰:“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韩信是有大的志向的,然而并非枭雄之志乃是富贵之志,因此落得如此下场,实在可叹。由是可以看出为人性格明确之重要,否则庸庸碌碌犹豫不决最后遗憾终生岂不可叹!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老子.老子 道德经(第九章、第二十四章)[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78.

[3]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4]徐业龙.韩信评传[M].济南:齐鲁书社.2008.

[5]徐兴海等.司马迁与史记论集[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

猜你喜欢
韩信刘邦
多多益
朽木颂
刘邦:我的脚丫子呀
追韩信
韩信谋反是个阴谋?
一饭千金的故事
刘邦记嫂之恨
刘邦斩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