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蟾蜍)经口腔一步法毁脑毁脊髓方法

2018-09-05 05:45刘琼张碧鱼张韦深汪雪兰龙天澄
生物化工 2018年4期
关键词:枕骨蟾蜍体表

刘琼,张碧鱼,张韦深,汪雪兰,龙天澄

(中山大学 新华学院,广东广州 510520)

1 青蛙(蟾蜍)经口腔一步法毁脑毁脊髓方法介绍

青蛙(蟾蜍)经口腔一步法毁脑毁脊髓方法(一步法)是经口腔颅骨底面中央部位的蝶筛骨下方进针,脑脊髓穿刺法。此方法的具体做法如下:取青蛙(蟾蜍)一只,操作者左手拿青蛙(蟾蜍),使其身体平躺,腹部向上,头向着操作者。右手拉开青蛙(蟾蜍)下颌,并用左手把打开的青蛙(蟾蜍)的下颌撑开。因为青蛙(蟾蜍)没有牙齿,打开口腔操作对操作者没有伤害;将金属探针(毁髓针)探入蛙的口腔上颚,于两眼球前正中部位斜向前进针,稍用力,穿破颅骨底面中央部位的蝶筛骨后,探针进入颅腔,平持探针,上下左右轻轻摆动,捣毁脑组织,再由前向后进针,出枕骨大孔,顺势进入椎管,破坏掉脊髓。由于蝶筛骨上布满筛孔样的细微孔隙,此骨容易捅穿;在保持蛙头与身体正常解剖位置的情况下,探针容易进入椎管。操作时探针从前向后,一个方向一次性进针,同时完成脑与脊髓的损毁,方法简单、有效。同时,此方法还能使操作者避免蟾蜍的耳后腺分泌物喷射入眼睛的危险。(见图1)

图1 进针点

经口腔一步法毁脑毁脊髓成功的标志和经体表背部脑脊髓穿刺法一样,可以看到青蛙(蟾蜍)下肢蹬直,检查四肢松软、对称,没有呼吸,见图2。

图2 一步法

经口腔一步法毁脑毁脊髓方法与现在常规教学所用经体表背部毁脑毁脊髓穿刺法方法相比,此方法进针部位不同,决定脑脊髓穿刺法操作方法不同,此方法体表定位标志明显,操作流程更简单,对初学者来说更易掌握,穿刺术所用时间短、成功率高。对各种规格大小的青蛙(蟾蜍)都好用,尤其对特别小或者特别大的青蛙(蟾蜍),采用常规方法较困难,就更显示出其优越性。大量教学案例显示,对一些采用常规方法失败的青蛙(蟾蜍),此方法仍然可以穿刺成功。

2 两种方法比较

现在教科书和论文都采用青蛙(蟾蜍)损毁脑和脊髓(脑脊髓穿刺法)。传统方法进针采用经过体表—背部在颅骨与椎体连接处的中点进针,进行脑脊髓穿刺,简称经体表背部脑脊髓穿刺法(体表法)。

具体做法如下:取青蛙(蟾蜍)一只,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左手握住青蛙(蟾蜍),食指按压吻端,拇指按压背部,使其头部尽量前俯;右手持探针,从相当于机枕骨大孔处(用探针从两眼中间开始沿着脊柱方向下滑,针尖触到凹陷处即是枕骨大孔处,它位于蛙的颅骨与脊柱中间)垂直刺入,然后通过枕骨大也向前刺入颅腔,左右搅动,充分捣毁脑组织;接着将探针抽回至进针处(即枕骨大孔处,注意勿全部拔出探针),再向后刺入椎管,反复提插捣毁脊髓。此时,如青蛙(蟾蜍)四肢松软、对称、呼吸消失,表明脑和脊髓已被完全损毁[1-3]。

2.1 体表法缺点

(1)初学者不易掌握进针部位,往往进针部位选不准确,影响后面的毁脑和脊髓。(2)进针点组织连接较紧,进针力度、深度、方向不好把握,此处操作更多靠操作者个人经验和凭感觉,初学者不易掌握,多数学生需要多只动物实验后才能一次性成功刺入颅腔。(3)向前损毁脑腔后,“探针抽回至进针处(即枕骨大孔处,注意勿全部拔出探针),再向后刺入椎管”这步操作对初学者感觉最困难,大数学生因为不能进入椎管,探针误入胸腹腔,或者刺破皮肤、误伤、刺破手。(4)蟾蜍耳后腺分泌物可能会射入操作者的眼部,对操作者造成损伤。(5)如果选用的青蛙(蟾蜍)特别大或者别小,进针点选取、损毁脑和脊髓都比较困难。(6)初学者成功率不高,导致毁脑和脊髓不彻底,影响后续实验。

2.2 一步法优点

(1)进针点易找。进针点选取部位在体表解剖标志明显、范围较大,初学者容易找准部位。(2)进针较易。经口腔蝶筛骨下方进针,因蝶筛骨,骨质有孔,较薄,所以容易进针。(3)方向明确。进针后颅腔范围大,不会误入其他组织。进入颅腔后,探针上下左右轻轻摆动,捣毁脑组织,再由前向后进针,出枕骨大孔直接进入脊髓腔。因为青蛙(蟾蜍)颅腔和枕骨大孔解剖连接口较大,动物身体又是平躺着的,正常解剖结构没有破坏,所以探针由颅腔顺势经枕骨大孔,进入椎管损毁脊髓很容易,特别对初学者。(4)本操作不受青蛙(蟾蜍)大小的影响,尤其对特别小的动物,因为椎管较细,在动物俯屈毁颅腔后,解剖结构发生改变,探针进入椎管更加困难的情况下,这种方法更显示出优越性。对特别大的青蛙,如果操作者的手较小,一个手拿住动物,并让动物俯屈较困难。把握进针的力度、准确刺入颅腔和椎管会更困难。经体表法毁损不完全或误入其他部位的,改用一步法,经过大量试验都能成功。(5)本方法让动物平躺在操作者手上,背向下,可避免蟾蜍耳后腺分泌物喷射入眼睛。(6)与体表法相比,使用本方法到损毁脑和脊髓完成所用时间,至少缩短70%,特别是对初学者。(7)与体表法相比,进针点没有出血和脑脊液的流出,更符合动物伦理学的要求。

3 结语

青蛙(蟾蜍)经口腔一步法毁脑毁脊髓方法是从青蛙(蟾蜍)正常结构中最薄弱的蝶筛骨部位进入颅腔,由颅腔顺着自然解剖路径进入脊髓腔。和现在常规教学所用方法相比,在体表定位准确性、操作难度、节省时间、一次性成功率等方面,经过学校三年500多学生教学使用,都有明显优势,值得在所有学校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枕骨蟾蜍体表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蟾蜍是谁?
蟾蜍是谁?
求解空间几何体表面积问题的方法剖析
远行的蟾蜍 外一篇
后路枕骨髁螺钉技术研究进展
枕骨大孔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所有人,都是一个人(组诗)
枕骨髁骨折:历史回顾及诊治现状
磁共振病灶体表定位贴及临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