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流涎、拒食要虑及疱疹性咽峡炎

2018-09-05 02:14韩咏霞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8年7期
关键词:咽峡炎摄氏度疱疹

韩咏霞

患儿,男,1岁5个月。两天前的晚上无明显诱因地突然出现发热,体温达39摄氏度。妈妈取出家中自备的布洛芬冲剂,按说明书上的剂量喂服。患儿服药后体温下降,安然入睡。第2天晨起后患儿体温正常,但开始不停地流口水,且不吃东西,烦躁不安,哭闹不已。患儿病后未出现咳嗽、咳痰、流鼻涕和打嚏涕等症状。当天下午,妈妈带患儿去了儿童医院。儿童医院的医生在查体时发现患儿精神差,体温37.5摄氏度,口腔咽峡部可见3个约1毫米大小的疱疹及1个小的溃疡面,舌苔厚黄。心肺功能正常,余未见异常。最终,医生明确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收住入院后给予抗病毒治疗和对症处理,并加强隔离环节和护理环节。3天后患儿痊愈出院。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急性咽峡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疱疹性咽峡炎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柯萨奇病毒为肠道病毒,可直接由受到污染的食物或饮水经肠道引起传播,也可间接通过受到污染的手、衣服和用具等引起传播。发病对象多为1-7岁儿童,特别是1-3岁的年幼儿多见。这是由于年幼儿的呼吸道发育尚不够健全,自洁能力和防护屏障功能都较差,加之小儿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低下,抵抗细菌、病毒侵袭的能力偏低,因而婴幼儿期是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病高峰期。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表现具有以下4个特点:①发病初期大多有发热,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通常波动于37.4-38.8摄氏度,偶尔可高达39-40摄氏度,一般热程持续2-4天后减退。一旦出现高热,要特别警惕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②3岁以下幼儿主要临床表现为烦躁不安,流涎、拒食,偶尔伴有呕吐。年龄较大的患儿则可向家长述说咽喉疼痛或吞咽不适感。③查体可见咽部充血,并在口腔软腭、悬雍垂、扁桃体的黏膜表面发现数个直径1-2毫米的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红晕可加剧扩大,疱疹可发生破溃而形成黄色溃疡。④在沒有并发症的情况下,病程一般为4-7天,预后较好。

一旦明确疱疹性咽峡炎的诊断,首先要注意对小儿的隔离治疗,同时予以精心护理。凡是患儿用过的餐具、玩具、毛巾和穿过的衣服等,都要进行消毒处理,防止引起交叉感染。鼓励患儿多喝温开水,给予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避免过冷、过热及刺激性的食物。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年长儿可先用淡盐水漱口,然后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处。年幼儿可用冰硼散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

目前尚无针对疱疹性咽峡炎的特效疗法,临床治疗大多为对症治疗或经验性治疗。抗病毒药物治疗可选用利巴韦林、更昔洛韦或干扰素等,不要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对疱疹性咽峡炎无效。家长要注意观察,如果发现有合并细菌感染的迹象,可酌情给予抗生素进行干预性治疗。如果发现患儿有中度及其以上的发热,应给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拭腋下和腹股沟。如果年幼儿体温超过38.6摄氏度,应给予适量的布洛芬滴剂,以促使体温下降,以免引起高热惊厥。

从临床观察结果来看,大多数幼儿的疱疹性咽峡炎病例为轻型病例,且具有自限性,故而预后良好。因此,家长不必过分担忧,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的护理与治疗。患儿一般可在1周内获愈,重者可能延至2周,不会留下后遗症。

临床资料显示,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为夏秋季,需要家长们多关注。

猜你喜欢
咽峡炎摄氏度疱疹
守护1.5摄氏度
适应气候变化:气温上升3摄氏度的世界无安全之所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汗疱疹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清咽散外敷涌泉穴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的应用价值
跟踪导练(二)(2)
热毒宁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观察
改良Trizol-SiO2法在咽拭子及疱疹液EV71-RNA提取中的应用
北京打出117摄氏度高温自流地热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