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方法

2018-09-05 11:13邓彬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5期
关键词:形势措施

邓彬

摘 要:我国的幼儿教育比较重要,是启蒙阶段,能够实现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现阶段的幼儿教育中出现了一些特点,如幼儿教育开始向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方向发展,同时继续发展的趋势比较明显。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比较顽固。幼儿教育小学化制定的标准不统一,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现阶段,相关的幼儿教学小学化的方针政策比较少,这些都是比较严重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治理历史,同时对促进幼儿教育小学化存在的因素和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面对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阐述,并且提出了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途径。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 形势 措施

引言

幼儿教育小学化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想要很好的解决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想要解决问题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在学前教育机构出现之前幼儿教小学化的问题就已经出现了。在不同的时期,政府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态度在不同的时期是不同的,关注度不同。虽然对存在的问题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但是并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1]

一、我国当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治理历史

1.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历史

在上个世纪的20、30年代就出现了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讨论,同时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思考。陈鹤琴先生认为在提高儿童学习兴趣的基础之上来适当满足家长的需求。还有的学者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幼儿园的识字教育。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一些社会中的力量开始参与到办园的队伍中。为了更好的吸收生源,一些幼儿园采取相应的方式提高生源率,如进行识字和特长教育等。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比较低,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2]

2.我国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政策发展的轨迹

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幼儿教育和幼儿教育小学化之间存在一定的争斗历程。许多地区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幼儿教育小学化,如采取检查、督导和整改的措施等。国家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制定了一些文件,同时进行了必要的探讨,组织了一些学前班的试点。如北京地区通过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措施来解决学前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在2010年,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里面直接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在2011年召开的教育部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应该预防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中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是和小学化进行斗争和与幼儿教育进行斗争的历史,同时也是不断促进我国幼儿教育不断发展的历史。[3]

二、促进幼儿教育小学化存在的因素

1.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促进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存在

我国的的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能够形成很好的衔接,这种现象给幼儿园教育的小小学化带来了一定的机会。在幼儿园和小学进行衔接的问题上面,在幼儿园的大班的下学期才需要进行相应的辅导工作,之后将学期数量进行扩展,将下学期逐渐扩展到上下学期,这些都导致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存在。大班的幼儿园教师能够进行循环带班,一些教育思想会传递给学生,而大班的幼儿学生经过一定的学习之后很容易形成幼儿教育小学化。

2.家长对学生的期待

一些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人才,对孩子的成长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许多家长的思想必然给幼儿教育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有一些家长希望在幼儿教育阶段实现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希望孩子能够很好的融入小学的生活,比其他的孩子优秀。这种现象体现了家长的良苦用心,也是被理解的,但是过于强烈的希望会给孩子增添一定的压力,这些都给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存在奠定了基础。

三、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面对的问题

1.幼儿园师资力量不足

现阶段我国的幼儿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师资水平不高的问题,而且幼儿园教师的工资水平比较低,教师之间的待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因素导致幼儿园的师资水平发展严重不协调,不仅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而且不能提升教师提升自我素质的积极性。在一些地区的幼儿园中,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这些教师普遍存在耐心和爱心不足的问题,在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

2.国家政策对幼儿教育的缺乏

国家教育存在一定的倾向性,其主要的方向放在了中学和大学上面,对幼儿的教育不重视甚至是忽略,许多的幼儿教师在自身的岗位上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就放弃原有的工作,这就造成了人才的流失,不利于幼儿园师资队伍的建设。另外,国家的不重视导致幼儿园的发展受到阻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许多私立的幼儿园兴起,幼儿园对教学质量的提升非常的重要,因此幼儿园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业教育,不断在增加知识的储备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幼儿教育的小学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对幼儿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四、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途径

1.树立正确观念,改变家长思想

儿童的成长的具有可塑性,对事物缺乏相应的认知能力,对于家长的一些安排只能听从。一些家长为了使将自身的教育思想强加给学生,这些儿童在本该玩耍的年纪而背上学习的压力,这对儿童的成长很不利。因此,为了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家长应该给孩子玩耍的时间,不断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智利的开发。在玩耍中学习的方式能够减少儿童的压力,释放孩子的天性,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还能够实现减缓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趋势。

2.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

因为我国的教育时应试教育,儿童在幼儿园时期学习的内容比较复杂和超纲。幼儿园教师的工资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教师为了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强制让儿童学习一些枯燥的知识,儿童玩耍的时间比较少,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因此,教师应该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增加兴趣教学的内容,不提升孩子自身潜力的能力,孩子有充足的时间思考的话,能够发现新鲜的事务,不断提升儿童的认知能力,同时还能够实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目的。

3.国家政策的完善促使幼儿教育向正确方向发展

国家为提升幼儿教育的发展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不断鼓励优秀的教师从事幼儿教育的发展,同时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如果有条件的话对教师进行培养,提升专业教师的素质。另外,国家应该重视对幼儿园的扶持,改善幼儿园的办学条件。教育家应该指导幼儿的教育工作,丰富教学模式。不断鼓励教师对幼儿智力的开发,进而实现减轻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趋势。

結语

为了减缓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趋势,家长、学校和国家应该相互配合,家长应该改变以往的思想,国家应该建立相应的保障政策,幼儿园应该提升自身的办学条件,不断为减缓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进程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志磊.论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路径[J].学周刊,2016(03):258.

[2]柴林芳.论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路径[J].新课程(上),2016(06):147.

[3]付忠念.论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合理路径[J].文理导航(中旬),2016(04):147.

猜你喜欢
形势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论我国器官移植面临的新形势及其立法需求
东南亚地区形势:2015年
2011年中亚形势回顾与展望
适应形势 增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