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釉料组成对釉中气孔及透明度的影响研究

2018-09-06 08:36棋,张
中国陶瓷工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钠长石长石肉眼

石 棋,张 优

(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 景德镇 333403)

0 引 言

随着建筑陶瓷工业的飞速发展,近年推出的全抛釉砖,以釉面光滑亮洁,色彩厚重炫丽,图案丰富,层次感好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全抛釉砖是将透明釉覆盖在面釉图案上,烧成后再轻抛釉层。很显然,抛釉的透明度,直接影响全抛釉砖的艺术效果[1-6]。本试验用500倍放大镜观察釉中肉眼难看清的气孔(泡)情况,特称这些气孔(泡)为显微气孔(泡)。研究分析釉料组成与显微气孔(泡)以及釉的透明度的关系,以期进一步促进高质量陶瓷透明釉的深入研究。

1 原 料

表1列出了试验采用的原料的化学组成。

2 试验内容

2.1 实验设计

设计好高质量的长石透明釉和钙透明釉基础配方,再改变其中的钾、钠长石二者的相对用量,保持钾、钠长石总量不变。于1220 ℃烧成,获得系列透明釉。在烧成过程中,生料釉难以充分反应、熔融、澄清,使得釉层中带有一定数量的气泡[7-9]。试验通过肉眼观察釉面效果,同时采用放大镜观察釉中在边长为0.8×1.2 mm的长方形面积内显微气孔(泡)的数量与大小,分析配方中钾、钠长石对釉中的气孔(泡)状况及釉面透明度的影响。

2.2 实验配方

改变基础釉配方中的钾、钠长石的相对用量(烧成温度不变),得到9个长石釉配方(A系)和9个钙釉配方(B系)。长石釉和钙釉基础配方的釉式如下:

2.3 工艺流程与参数

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主要工艺参数为:料∶球∶水=1∶1.5∶0.8;釉料球磨时间:40 min;釉浆细度:过250目筛筛余为小于0.3%,烧成温度:1220 ℃。

试验在箱式电炉中以氧化气氛烧成,烧成曲线如图2所示。

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3.1 钾、钠长石对长石釉中显微气孔(泡)的影响

图1 工艺流程图Fig.1 Process fl ow

图2 烧成曲线Fig.2 Firing curve

肉眼观察A组釉,A-1、A-2釉面有少量针孔,釉面透明性一般。A-3至A-9釉面无针眼毛孔等缺陷,透明度高。

放大镜下观察,A-3至A-9釉中均存在一定数量的显微气孔(泡),在0.8×1.2 mm范围内,显微气孔(泡)数量为5-8个,直径分布在0.028-0.088 mm(每组数据均由20个点样算得平均值)。显而易见,这些气泡对光的直线传播有明显的影响,从而影响釉的透明度[10]。而试样中的气孔(泡)的数量最多为8个,依此推算,在600×600 mm的面砖上,其气孔(泡)的数量多达3×106个,对全抛釉图案的清晰度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表1 原料的化学组成Tab.1 Raw material chemical composition

表2 长石釉中钾、钠长石的含量及釉面状况Tab.2 The content of potassium and sodium feldspar in feldspar glaze and the glaze effect

A-3至A6釉中气孔(泡)数量从8个到5个呈逐渐减少趋势。分析认为,钠长石的比例上升,降低了釉料高温粘度,利于气泡从熔体中释放出来。

A-3至A7釉中气孔(泡)平均直径从0.068 mm降到0.052 mm,至A-8、A-9中平均直径又逐渐增大,数量也增多。认为过量的钠长石导致低温下出现大量液相,包裹生料,延缓了矿物释放气体的时间和温度,造成釉中气孔(泡)数量的增加和体积的变大。

图3 500倍放大镜下配方A-3 釉中气泡图Fig.3 The bubbles in the glaze prepared with recipe A-3 under the 500 times magnif i er

表2显示,在钾钠长石总量保持在75%的前提下,当钾长石用量在40%-60%范围,釉的透明度不佳。随着钠长石用量的增加(钾长石用量的减少)釉的透明度提高。分析认为,钠长石熔融温度低,高温熔体粘度小,利于釉中其它组分如高岭、石英的溶解,也有利于气泡的排出。

表2中的A-4、A-5和A-6在0.8×1.2 mm的长方形面积内釉面的气孔(泡)数量分别为6个和5个,数量下降且直径减小,釉的透明度高。其对应的钾/钠长石用量分别为25/50,20/55和15/60,分析得出,在长石釉配方中,应以钠长石为主。

3.2 钙釉中钾、钠长石对釉中显微气孔(泡)的影响

B组钙釉中的钙是以方解石引入的,在烧成过程中方解石分解易产生气泡,导致釉面出现气泡和针孔,因此通过控制钾、钠比例降低气泡或针孔的数量与大小十分必要。

图4 500倍放大镜下配方A-6 釉中气泡图Fig.4 The bubbles in the glaze prepared with recipe A-6 under the 500 times magnif i er

表3 钙釉配方中的钾、钠长石的含量及釉面状况Tab.3 The content of potassium and sodium feldspar in the formula of calcium glaze and the glaze effect

图5 500倍放大镜下配方B-5釉中气泡图Fig.5 The bubbles in the glaze prepared with recipe B-5 under the 500 times magnif i er

图6 500倍放大镜下配方B-6釉中气泡图Fig.6 The bubbles in the glaze prepared with recipe B-6 under the 500 times magnif i er

肉眼观察B-1、B-2、B-3釉,表面光亮平整,但透明性一般,有气孔(泡)。肉眼观察B-4至B-8组表面平整光亮、透明度高、无气孔(泡)等缺陷。在放大镜下B-4至B-8组釉面中可以观察到显微气孔(泡),在0.8×1.2 mm范围内显微气孔(泡)个数分别8、6、6、7、9个,依此单位面积上显微气孔(泡)的个数推算,在600×600 mm的面砖上,B-6配方釉面中显微气孔(泡)数量为2.25×106,B-4、B-8两组气孔(泡)数量分别为3×106、3.375×106,气孔(泡)数量差距明显,表明钙釉配方中的钾、钠比例的控制也十分重要。

B-9釉中肉眼可见气孔(泡)透明性一般。可见,B-1至B-9釉中的气孔(泡)由大变小,再变大,对应釉的透明度由低变高再变低。

B-1至B-9配方的钾/钠长石用量分别为10/40,15/35,20/30,25/25,30/20,35/15,40/10,45/5和50/0,总量控制在50%。其中,钾/钠长石用量在25/25,30/20,35/15,40/10和45/5范围时,釉面肉眼不见气孔(泡),在30/20,35/15,40/10范围,釉中显微气孔(泡)数量较少。可见,在钙釉配方中,引入15%左右的钠长石有利于气孔(泡)的消除,但应当以钾长石为主。

4 结 论

(1)长石釉配方中,以钠长石为主时,釉的透明度较好,钠长石最佳范围为50%-60%;超此范围,随着钠长石的增多,放大镜下观察到的釉中的显微气孔(泡)会逐渐增多,直径变大。

(2)在钙釉配方中,长石使用应当以钾长石为主,钠长石为辅,钾/钠长石用量在35%/15%左右时,釉中显微气孔(泡)最少,釉的透明度好。

(3)用光学放大镜评价釉中的透明性是切实可行且十分方便的方法。

猜你喜欢
钠长石长石肉眼
酸碱度、低分子有机酸和反应时间对富磷水体中钠长石吸附铀的影响规律★
储能式发光涂料在长石岭隧道中的应用
与翡翠伴生的含钠长石质玉石红外光谱特征分析
3C 273挑战肉眼可见的最远天体
衡山钠长石湿法选矿提纯试验研究
水铵长石成因分类综述
二次铝灰烧结制备钙铝黄长石/镁铝尖晶石复相材料
浙江平阳黄施岙钠长石岩特征和利用前景
长 石 选 矿 工 艺 研 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