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PPT让数学变得简单
——以苏教版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为例

2018-09-07 06:06吴一枝
信息记录材料 2018年10期
关键词:口诀正方体表格

吴一枝

(无锡市东北塘实验小学 江苏 无锡 214191)

1 引言

《8的乘法口诀》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学校安排本课作为笔者的一节送教课,作为资历尚浅的青年教师,笔者虚心请教了有经验的教师,同时借鉴了已有课件,进行修改。在正式上课前进行了磨课,在磨课中发现很多值得改进和深思的问题,并对PPT与教案进行了改动,此文以本课为例,对比改进前后的PPT设计和教法,重点呈现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上PPT的运用。

2 复习旧知

在第三单元里,学生就已经认识了乘法并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教材在编写时,采用了乘法和除法交替安排的方式,将7~9的乘法口诀安排在第六单元,旨在分散难点。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担心学生受到第五单元《厘米和米》的干扰,会对乘法口诀有一定的遗忘,于是安排了复习内容。

【教学片段】(如图1)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认识他吗?

生:想!

师:调皮的他藏起来了,需要你们做出这些题目才能看见他。

生开火车回答。

我安排这样的复习是为了让学生迅速回忆起乘法口诀在实际运算中的运用,但实际上学生对于1~7的乘法口诀在计算中的运用掌握得比较熟练,学生相对运用来说更容易遗忘的是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和乘法的意义。本单元要求学生在已经初步学会编写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完全独立地编写乘法口诀,在《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中,教科书还在对学生加以引导(如图2),不单有表格还提供了有序排列的“几个几”,以及相应的乘法算式,然而,在编写8的乘法口诀时,教科书只给出了表格,不再出示“几个几”和相应乘法算式(如图3)。由此可见,复习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比复习计算更有意义。于是我用PPT将4~6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展现在一张图片上,并在每一个程序上用方框标注,这样帮助学生将编写的过程具体化。

【改进片段】(如图4)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1~7的乘法口诀,谁来背一背?

学生背诵。

师:背诵得真熟练!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我们是如何编制乘法口诀的。

师引导学生说出:填表格、想意义、列算式、编口诀,并板书。

师揭题:今天,我们就用相同的方法来研究8的乘法口诀。

通过复习编写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对编写乘法口诀的流程有整体的掌握,那么,在编写8的乘法口诀时就可以轻松地将学生引导向想意义、列乘法算式了。

3 课堂新授

为了吸引低年级学生的兴趣,我在PPT中插入了小熊维尼的图片,并创设了关于小熊维尼的情境。

【教学片段】(如图5、6)

师:瞧,维尼在玩大正方体呢!仔细观察,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呢?

生:8个。

师:没错,是8个。小熊又拿来一个大正方体,他到底想问我们什么呢?请一个小朋友来读读题目要求。

生读题。

师:根据小熊提的问题,你会填下面的表格吗?请完成在P76。

生自行填表。

师:谁来说一说摆两个这样的大正方体需要……?

生:16个。

师追问:你是怎样算的呢?

生:二八十六。

师:哇,有的小朋友都已经会用乘法口诀来计算了。也就是说,多一个大正方体就多了……?

生:多了8。

师:那还可以怎样计算?

生:8加8等于16.

……(逐一问,填好表格)

图5

师指表格中的8问:你能看着表格说一说一个8是多少?2个8、3个8……8个8是多少吗?(指名说,齐说)

师:现在你会编写8的乘法口诀吗?

小熊维尼的情境设置确实吸引的小朋友的注意,在改进方案中得以保留。这一部分内容是编写8的乘法口诀的核心,但整体来看,我完全按照教科书的安排教授,并且处理得比较粗糙,没有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虽然学生编写口诀要从扶到放,但“扶”的过程并没有“扶稳”。例如:对乘法中“几个几”的理解处理得很生硬。随着乘法口诀条目的增多和数字的加大,学生背诵起来难度相应增加,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教师在本课需引导学生明白每一个乘积都比前一个积大8或每一个积都比后一个小8的道理,但是,这样的PPT设计完全没有体现出乘积之间的关系。

【改进片段】(如图7~10)

师:瞧,小熊维尼在玩大正方体呢!仔细观察,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几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呢?

生:8个。

(直接出示题目和表格,教师读题,暂时不填写表格,出示第二个大正方体)

师:请小朋友告诉我现在有几个小正方体组成呢?

生:16个。

师追问:你是怎样想的?

(因为有PPT动态展示多来一个大正方体的提示)学生很快说出:8加8等于16。教师揭示:2个8相加。(如图9用红色箭头标出+8)

动态出示第三个大正方体,提问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学生叩打,追问怎样计算?

生1:8加8加8

生2:16加8

师:(对生2进行表扬,你还会用上前面算出的数)请小朋友揭示16表示什么?8呢?

生解释,师总结:原来实在16的基础上多了8。(PPT出示加8的箭头,形象地展示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的关系)

……

通过PPT动态展示和教学设计的结合,我将理解乘法意义的过程细化,并图文并茂的让学生有更深刻的理解,为下面编写和记忆乘法口诀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4 寻找规律

在编写完乘法口诀后教师需要让学生寻找乘法口诀的第一个数、第二个数和最后一个数的排列规律,帮助学生在乘法口诀中进一步理解前一句与后一句的关系,进而方便记忆。

【教学片段】(如图11)

师:同学们很聪明,这么快就把8的乘法口诀编制出来了,观察乘法口诀,你发现了什么?

生1:有8条

生2:16比8大8

……

图11

PPT中直接出示8的乘法口诀,问有什么规律,学生说的没有顺序,比较杂乱,表达不清,于是将PPT改进至图12。

图12

【改进片段】

师:仔细观察,你有什么

发现?

生:第一个数在变大,第二个数不变,都是8,第三个数从上到下每次大8。

改进后的PPT将各部分的数表上颜色,是学生一看就能明白怎样比较,说得也比较有序,鲜明的色彩,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由本节课改进前后教学片段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好的教学设计离不开巧妙地PPT设计,通过PPT的展示,低年级的学生更加容易被丰富的图片吸引,更加容易理解直观看见的知识,从而更加容易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当然,PPT也是存在一些局限性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会虚心向学,扬长避短,尽快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口诀正方体表格
《现代临床医学》来稿表格要求
给正方体涂色
口诀与加法
多少个小正方体
统计表格的要求
口诀中的规律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怎样熟记口诀
履历表格这样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