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中心的信息化建设与实践

2018-09-07 06:06张黎玉
信息记录材料 2018年10期
关键词:心电监护胸痛病历

张黎玉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信息科 江苏 常州 213002)

1 引言

急性冠脉综合征为临床常见病,如未及时治疗,患者的死亡率极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病后,通常需在入院后,方可在胸痛中心接受治疗。如患者距离医院路途较远,则很容易因错失最佳抢救时间而死亡。为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健康水平、降低患者死亡率。本院胸痛中心通过信息化建设的方式,为患者的急救、心电监护以及随访,提供了便利。

2 胸痛中心信息化系统的构成

胸痛中心信息化系统,由心电监护系统、电子病历系统、时间管理系统与远程急救系统四大子系统构成。心电监护系统的功能,在于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变化情况加以监测[1]。电子病历系统的功能,在于在患者入院时,为患者建立相关病历,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便于日后随访。时间管理系统的功能,在于采集救治过程中的关键时间点,以便于追溯治疗轨迹,为胸痛中心救治流程的改革提供参考。远程急救系统的功能,则在于采用无线便携式医疗设备,采集患者的生理数据,进而使医生能够利用智能终端,为疾病的救治过程提供指导,挽救患者的生命[2]。将上述系统共同应用到胸痛中心的信息化系统当中,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死亡率的降低,具有重要的价值。

3 胸痛中心信息化建设方法

3.1 信息化建设关键技术

(1)嵌入蓝牙技术:将该技术应用到无线多功能监护设备中,可使监护设备利用蓝牙,将所采集到的血氧、血糖、心率、呼吸等体征参数,实时远程传输给医生。以确保医生能够随时掌握患者的体征变化规律,进而及时采取措施治疗疾病[3]。(2)卫星通讯技术:将该技术应用到远程急救中,可有效避免地理条件以及天气的变化,对数据的传输造成阻碍,提高数据传输效率。(3)云计算:该技术的功能,主要在于对实时采集的生命体征等数据进行收集及统计。使医生能够根据数据的变化特点,进行急救指导,并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4)备份技术:通过备份的方式,管理患者的救治数据,可有效避免数据丢失,避免阻碍疾病的治疗。将上述技术共同应用到胸痛中心的信息化建设中,可使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得以增强,以进一步满足患者的救治需求。

3.2 信息化系统的设计

不同信息化系统的设计方法不同,以远程急救系统为例,该系统的硬件,共包括血压计、血氧饱和度仪、生化检测仪等多种。分别用于测量患者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并对患者的BNP等指标进行检测。除此之外,移动终端同样属于系统的主要硬件之一,功能在于通过网络接收并显示数据,以用于诊断及治疗疾病。系统软件由数据存储软件及数据处理软件等构成。数据存储软件,即数据库。经终端被采集后的数据,可被立即存储至数据库中,以便医护人员查询。数据处理软件,应以云计算技术为基础进行设计。软件可利用相应算法,对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以便发现数据间的相互联系。另外,远程急救信息化系统,还具有GPS定位的功能。该功能的存在,对患者抢救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3.3 系统安全与传输设计

为确保患者的救治数据不被盗取,加强对系统的安全设计较为关键。本系统将数据加密技术,以及蓝牙芯片等,应用到了设计过程中,为数据安全性的提升提供了保证。系统所应用的蓝牙芯片,支持AEC-128位加密。数据传输所应用的网络,为专用网络,与外部网络无联系。系统数据加密方式,以MD5非对称加密为主。当数据被传输至数据中心时,UPS电源的应用,可有效避免供电间断,避免数据丢失。本系统数据库,要求采用泛化处理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避免数据泄露。为提高数据传输效率,本院将多种网络通讯技术,共同应用到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采用蓝牙技术,有效降低了功耗,增强了容错性能。采用3G专用网络,提高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使得信息化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明显提升。

4 胸痛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实践与效果

为提高抢救效率,提高胸痛中心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本院胸痛中心将在完善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将信息化系统应用到医护工作中。

4.1 胸痛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实践

胸痛中心心电监护等系统的应用方法如下:

4.1.1 心电监护系统的应用 将心电监护系统,应用到胸痛中心患者的急救过程中,有助于提高急救方案的针对性,避免患者死亡。当患者需要急救时,胸痛中心的医护人员,可携带心电监护系统,自患者的发病现场,为之提供心电监护。心电监护所得到的数据,可借助蓝牙或其他数据通讯技术,被传输至医院。而医护人员则可通过对心电监护数据的观察,对患者的死亡风险以及病情进行评估。进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治疗,使患者的死亡率得以降低。

4.1.2 电子病历系统的应用 将电子病历系统,应用到胸痛中心患者的管理中,有助于医院随访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而为患者提供延续性的治疗及护理,改善患者的健康状态。例如:当某患者入院时,胸痛中心应立即为之建立电子病历。当该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需根据病历中的联系方式,与患者取得联系。同时,询问患者当前的病情,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异常。如发现患者的发病风险较高,应建立其来院处理,避免病情加重,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

4.1.3 远程急救系统的应用 将远程急救系统,应用到胸痛中心患者的急救过程中,可有效提高抢救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例如:当用户人员出诊时,可将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等数据,经由远程急救系统,传输给医生。医生则可通过移动终端,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并为抢救现场人员,提供治疗指导。现场护理人员应根据医生的要求,对患者进行抢救,避免患者在入院前死亡,为患者疾病的治疗争取时间,使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得以提升。

4.1.4 时间管理系统的应用 将时间管理系统,应用到胸痛中心患者的急救过程中,同样可达到提高胸痛中心抢救质量的目的。当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第一时间为患者佩戴时间采集器。时间采集器,可记录每一治疗环节的时间,进而建立起相应的治疗轨迹。该系统具有GPS定位功能,可在利用时钟同步技术的基础上,采用GPS接收器,自卫星单项获取时间。用户人员则可通过对各阶段时间的观察,对疾病的治疗过程进行描述。

4.2 系统应用效果

目前,国内各大医院胸痛中心,基本已将系统应用到了临床实践中。为评估系统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国内3所三甲医院的患者48例作为样本,对系统建设前后患者抢救满意度进行了调查。满意度的调查方法:以问卷调查法为主。问卷共100分,满意:≥80分。一般:60~79分。不满意:≤59分。数据统计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采用(%)表示。当P<0.05时,视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系统建设前后,分别发放问卷48份,得到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系统建设前后患者的抢救满意度

表1显示,应用信息化系统前,胸痛中心患者抢救满意度为87.50%。应用信息化系统后,患者抢救满意度为97.92%。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胸痛中心信息化建设及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 结语

综上所述,将心电监护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等,应用到医院胸痛中心,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满意度,提高胸痛中心的抢救效率。各医院可通过对云计算技术以及卫星通讯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在确保系统安全的基础上,加强信息化建设。并采用信息化系统,落实心电监护及远程抢救等工作,为医院抢救质量的提高提供保证。

猜你喜欢
心电监护胸痛病历
强迫症病历簿
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日常故障分析与维护
胸痛中心成立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
“大数的认识”的诊断病历
有些胸痛会猝死
心电监护仪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六安市人民医院组建胸痛急救网络
基于Andriod平台的心电监护系统设计
为何要公开全部病历?
村医未写病历,谁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