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8-09-08 11:14李桂丽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8年8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情感教育新课程

李桂丽

【摘 要】伴随着新一轮课改的进行,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悄然改变。语文作为小学教学的一门基础性必修学科,大量小学生总是觉得语文学习的枯燥无味以致学习效率低下,如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成为当下小学语文教师思考的新方向!本文以情感教育的相关概念为基础,通过分析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可能的应用方向,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供可供参考的途径。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教育 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目前,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进行中,对语文教育的改革也在紧张的进行中,如何提高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率成为了本次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而情感教育就是在当前背景下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情感教学可以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的提高語文课堂的学习效率。

1.情感教育的概念

情感教育主要是指课堂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心理和情感等方面而采用的一种将心理学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新模式。作为一种新的语文教学模式被提出来,在其运用过程中,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为目的的。小学语文因为其自身浓厚的情感和文学色彩使得教师在课堂上能更有效的引导学生情感。

2.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对于生活中的交流极为重要,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情感体验作为人文教育的一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帮助学生培养相关能力。情感教育有助于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深层情感以及文章作者的相关情感挖掘出来,与学生的心理与生理成长想结合,能达到启发小学生情感的手段,又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2]。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主要以背诵默写作为学习的主要手段,往往忽视了语文教育本身的人文魅力。小学教师应该根据启蒙小学生心智和培养他们的情感需求为主要手段,结合情感教育,适当调整语文教育的方式方法,从而达到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情感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策略分析

3.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感氛围

语文是一门不同于物理、化学、数学的基础学科,语文如果仅仅只是通过传统教学中的死记硬背来学习,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甚至会激起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厌恶感和枯燥感,以致彻底失去学习语言的兴趣。语文课程的难点是如何使得呆板沉寂的文字变得活跃起来,调整教学情感氛围。同时,老师有意识的根据学生对语文课本相关话题的兴趣和日常交流的模式对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感氛围,使学生能在很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交流学习,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水平和效率。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夹竹桃》一课的导入部分“麻烦哪位把大家带入作者家的美丽小院”,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作者想描述的那个小院子,孩子们可以自行意会自己喜欢的院子,为教学的开始创造良好的情感氛围【3】。

3.2深度剖析文章情感内容

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必须对于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通过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育教学效率。还是以《夹竹桃》为例,当学生被带进美丽的院子以后,大家都沉迷与自己设想的院子,此时教师则通过“悄悄的,一声不响的,从春天一直到秋天,夹竹桃目睹了百花争艳的繁华美景,又亲见了百花的无奈凋零,它始终如一。它的坚强、它的持之以恒、它的默默无闻以及它那顽强的生命力,使我们想起了很多很多……”这一段极富诗意的语言让孩子看见院子的场景,建立文章的情境,以勾起学生内心情感的共鸣,学生们开始与文章对话,深刻体会文章内涵。

3.3引导调动,使多方感情一致

语文是一门艺术,将学生导入这个艺术的情感是重要部分。在教学中,教师用情感带动孩子进入画面。情感创设意境的最重要的一步也是第一步,即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欲望的关键性步骤。只有孩子真正进入画面,情感教育才能切实有用。主张情感教学的于漪老师曾说过,要把课上得“声情并茂”必须“体作者之情,察作者之意,文脉、情脉双理清”,“选准动情点,以情激情,满怀激情的启发、提问、讲述、剖析增强学生的语文感受力【1】”。这样看来,老师不仅要启发孩子的思想感情,还应该激起共鸣,使得学生与老师、文章融合,情感相同。

3.4运用科技信息刺激学生心灵

现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在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的可能性,提升课堂教学氛围,建构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把枯燥无聊的文字转化为直击心灵的乐谱,激起小学生情感的升华。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通过根据课本的知识内容创造生动的形象向小学生传达文章深层情感,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比如,小学课本中鲁迅的一篇《少年闰土》文章教授时,可以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像学生展示少年闰土的形象以及闰土扎猹的画面,让小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3】。然后给学生介绍文章的写作背景,让学生从创作背景去感悟文章的情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由教师结合文章和学生表达的情感进行总结讲解,从而达到刺激学生心灵的目的。

【结 论】

情感教育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为主要目标,同时也是新课改深入发展的核心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不断进行情感教育,既可以达到启迪孩子心灵的作用还可以激发小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又可使学生深入体会到语文课文中蕴含的丰富的情感,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除上文中已提出的策略外,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还应该多利用肢体语言,如鼓励的眼神等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和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甲凤,刘西娟.情感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23 )

【2】魏小兰.情感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亚太教育,2015(02)

【3】张巧文.案例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情感教育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