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 写出真意

2018-09-08 11:14陈素丽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18年8期
关键词:真话真情虚构

陈素丽

本文提出作文要回归生活,写出真意,旨在引导学生作文说真话、诉真情,教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慧眼,去观察、体验、感受生活。学生能从学习生活中汲取作文养分,在生活细节中去捕捉真情,在作文时释放心灵之音,写出有生气,有灵性的作文。

“说真话,诉真情”是作文的生命和灵魂。那些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是因为它们渗透着作者真挚、浓厚的情感。《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写作教学指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但在平时作文,由于老师、同学对写作文认识不够正确,很多学生没能正确使用作文参考,拿了好作文,由参考模仿变成抄袭,有的老师叫学生去背范文,教学生去模仿、去杜撰,考试时依葫芦画瓢,有的老师甚至想让学生去虚构,认为作家写的文学作品不也是虚构的吗?造成学生作文说假话、空话、套话、抄袭等现象严重。我认为学生要写出好作文,其“真我”和“真情”是必不可少。

一、艺术的真实扎根于生活的真实

文学作品里的典型人物往往是作家根据生活中实际存在的人或事,经过选择、集中、概括,再虚构加工。正像鲁迅先生谈自己小说的人物塑造,他说:“人物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这里说的“拼凑”,是指虚构加工,然而作家要虚构加工这样的典型形象,必然要真实的接触过,了解过,熟悉过很多同类的真实的人事、物,然后用艺术家那高超的艺术概括力,将这些真实的同类事物中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有代表性的,又富有个性的,把它们集中起来。如鲁迅小说《祝福》塑造的祥林嫂,像这样的一个劳动妇女,鲁迅先生肯定接触、目睹过很多类似的人物,如张家嫂子,李家婆婆,王家姑娘什么的,最后把同样真实人物当中,真实事情当中,代表妇女在旧社会所受的精神摧残,“拼凑”出祥林嫂这个典型人物。作家虚构出来的形象,绝不是胡编乱造出来的,他是要以非常广泛的社会真实生活为基础,才有可能进行这样的所谓“拼凑”。因此,真实是艺术加工、虚构的基础,更是它的灵魂。

二、中学生还不具备“虚构”的能力

作文源于生活,艺术家的虚构是建立在无数的写实基础上,然而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他们接触的社会、自然,接触的人、事、物比较少,自然就不具备艺术家那敏锐的洞察力,不具备在大量的同类事物中去选择、集中、概括、加工这么一种虚构典型形象的能力。如今学生身处顺境,他们缺乏生活历练,对生活遇见的真、善、美视而不见,或者见而不思,加上现在网络文化的冲击,学生的语言表达退化,在语文学习中他们最头疼的就是作文,很多初中生连最起码的写实都还不会,如果這个阶段允许学生不写实,去虚构,那学生去要去编,去杜撰,去说假话、空话、套话了。所以作文教学首先引导学生写亲身经历的见闻感受,只有写自己真切感受过的,表达起来才得心应手;只有打动过自己的真切情感体验,写出来才会打动别人。这样,作文才真正回归了表情达意,书写心灵的本原。

三、教会学生写真话、诉真情

学生作文往往要经过一个搜肠刮肚的过程,有的同学绞尽脑汁有想出所写的内容还罢了,可有些同学经过苦思苦想,在小脑瓜搜索半天,结果仍然觉得没什么可写的,这样的同学,他硬写出来的作文往往空洞无物,想到哪写到哪,东拉西扯,或者记流水账什么的。那么怎么样让学生做到有话可说,有情可表?就要教会学生写真话,诉真情。

1.引导学生从课文获得启示,作文要真切感人,富有魅力。首先要反映真实的生活,记述真实的事情,描绘真实的情景,刻画真实的细节。如《散步》一文写“我”全家三辈四口人在田野散步的经历,贴近生活,真实自然,读来倍感亲切。其次要善于从自己的生活中感受别人的关心和爱护,要善于捕捉周围的闪光点,动情点。如《背影》作者细致刻画“父亲”这一背影,让人真实地感受到浓浓的爱子之情,那饱含无微不至,深沉无私的父爱,强烈地撞击着我们的心扉,无不令人动情。《紫藤萝瀑布》将紫藤萝花描绘的如此气势非凡,灿烂辉煌,是因为作者对它充满了无限喜爱之情。所以,要想感动别人,首先得感动自己。当然,作文要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不能随意拔高或虚设自己的情感,要不然只能是无病呻吟,显得矫情与虚假。

2.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去积累、选取写作材料,启发学生多注意生活中那些亲身经历或身边真实的有意思的事,学会去捕捉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如写《一堂有趣的课》,我在课上做成语接龙比赛,谁接不上或哪个小组慢了就得表演节目,整堂课像热开了锅,气氛高涨,我引导学生写这堂课同学的反映,自己的真实感受,用特写镜头把同学所表现的情状描绘出来,这次作文,同学们基本上都有话可说,而且写的很真实,因为他们所写的是对刚才真实生活的再现,是真实的写作,大家感情投入了,语句更通顺,用词也更准确,程度好的同学写的很形象、生动。只有这样真实的写作,学生才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才能写出感情来,写出自己的独特个性。

3.引导学生多练笔,积累素材,作文时才能左右逢源。一个作家,他只要看到典型的、有意义的东西,就把它记录下来。这些记录虽是片段的,不完整的,但这些积累,等他真正投入创作,他会蓦然想起哪天我记录了什么,拿出来加工使用。我们学生也应像作家一样,经常拿起一个小本子,谁说的一句话、谁的一个表情,只要对自己有所触动,有感而发,都要随时记录,还要鼓励学生多看报、看书、看新闻,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作文要是都能在有感而发的基础上写的,那一定更真切感人。

总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文章的灵魂,作文是人心灵的歌唱,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引导学生作文走进真实的心灵,让学生说真话,诉真情,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动情晓理,以情感人,使作文成为真实的、自由的、快乐的生命之旅,真正享受作文的快乐!

猜你喜欢
真话真情虚构
虚构
风雨真情
讲真话使人健康
真情
虚构的钥匙
虚构
有谁会对我说真话
真情是不虚、不私、不妄之情
完形填空两则
“抗冰雪,献真情”救灾款物捐赠者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