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微入手解决棘手海洋环境问题

2018-09-10 06:48李家雯
家族企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塑料纤维海洋

李家雯

体积小于5毫米的塑料微粒都可称为“微塑料”,主要构成材质来自微纤维、微胶珠和经长时间分解后的即弃塑料产品。当中微纤维主要来自聚醋纤维(Polyester),其价格便宜且容易获取,因此成为制衣的主要成分。全球每年服装纤维的消耗量在过去二十年内一直持续上升。仅在2010年,其消耗量即达6970万吨,人造消费纤维的增长更接近300%。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每年被弃置进入海洋中的950万吨塑料中,家用及工业排放的微塑料所占比例高达三成。仅在欧洲和中亚地区,清洗衣服释出的微塑料纤维已等同每人每周往海洋中丢弃54个塑料袋。

清洗衣服的时候,合成纺织品在洗涤过程中会将微小的塑料纤维释放到废水中。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研究人员在2016年发表的文章中指出,合成外套在完成一次洗涤后,洗衣机平均释放出约1.2毫克微纤维。微纤维不会像天然纤维般随着时间而生物降解,反而容易与废水中的有害化学污染物分子结合。这些排往当地污水处理厂的微纤维中多达40%将会进入河流、湖泊和海洋。研究亦指出,浮游生物和其他小型生物若吃下塑料纤维会把塑料纤维带进食物链。虽然目前尚无研究显示塑料纤维会否对人体有害,但是这些物质的危害性本身就可能是需要经数代才会被探查。

创新的洗衣袋

德国人奥利佛·史派斯(Oliver Spies)和亚历山大·诺特(AlexanderNolte)共同创办了Langbrett,该品牌一直因使用可持续和最公平的方式生产产品,最大限度地减免对环境(海洋资源)的污染,因而深受冲浪爱好者和大自然爱好者欢迎。

史派斯和诺特受到微纤维污染报导的警醒,不约而同地对他们洗过羊毛套头衫的碱液进行研究。在显微镜下,他们发现灰色污垢旁边有一小块彩色纤维。他们从海洋活动家Angelika Heckhausen处得知,塑料制成的衣服在每次洗涤时都会损失数千根纤维,微小的垃圾因而变成棘手的海洋问题。

他们从而意识到自己原来也是破坏海洋环境的元凶之一,“我们看到的塑料垃圾,并不是全部都会变成海洋塑料。如果要解决海洋污染问题,必须看得比废弃物处理更远,需要由私营公司领导,研发改善生产方式”。作为工业设计师的史派斯认为必须有一个系统而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但显然这一过程并不简单。洗衣机缺乏足够的精细过滤器,而废水处理厂又不能过滤出大部分微纤维,因此微纤维最终会回到河流,或者通过污泥流到农田中。

终于,两位创办人在他们最喜欢的柏林啤酒花园里展开了一系列的集思广益,最终想到发明网眼洗衣袋Guppy Friend。他们很快就联络到德国乃至欧洲最大科技应用研究机构弗劳恩霍夫测试,检查洗衣袋的设计和材料,最后选用不容易释出纤维的尼龙,成功让肥皂水通过却能留住塑料纤维。

两人用了两年时间开发并获得专利,在行业展会Out Door 2016上展示了这款洗衣袋,并宣传“停止!微废物”(STOP! MICRO WASTE)的環保概念,最后获得欧洲户外行业“最具可持续性产品”金奖,同时也迎来7诸如Vaude、Mammut等各大品牌的青睐。

2015年Langbrett与知名户外服饰品牌Patagonia合作,获得1075欧元的资金,用来开发洗衣袋和建立供应链。与此同时,两位创始人也在Kickstarter上成功募资,让他们的洗衣袋能够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开拓更多的市场,随后Langbrett的产品开始在网上售卖及在Patagonia上架。

Guppy Friend

Guppy Friend是第一个针对塑料纤维污染所开发的网状洗衣袋,经特殊设计的微过滤材料,能够浦捉衣服纺出时脱落及洗涤过程中释放的99%的纤维;根据测试,它在数百次洗涤后仍旧可以保持功能性和完整性。Guppy Friend洗衣袋内部光滑,可减少纤维的磨损、断裂,并减少衣服受到的机械应力及与其他衣服的摩擦力,从而延长纺织品的使用寿命。袋子以最高质量的聚酞胺作为制作物料,使袋子生命周期结束时完全可回收利用。

Guppy Friend洗衣袋只是迈向解决微纤维污染的第一步。最终能够扭转这一局势的,是人们过度消费理念需要彻底改变,需要开发新材料、制造技术、清洁洗衣机和更有效的污水处理厂。完成这一目标的过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在此之前,Guppy Friend洗衣袋不失为一种减少河流和海洋塑料污染的有效方法。

猜你喜欢
塑料纤维海洋
膳食纤维,不只有一种
跟踪导练(一)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塑料也高级
塑料的自白书
塑料
走向雕塑的现代纤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