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饵,只用对的不用贵的

2018-09-10 13:34笨钓
垂钓 2018年3期
关键词:钓饵鱼饵玉米粒

笨钓

都知道酒米吧?不论是泡小米还是玉米粒,有一种传说就是一定要用曲酒。一瓶曲酒也不太贵,都承受得起。可是当我身边出现了一个这样的土豪时我就想说两句了——这哥儿们用五粮液泡的嫩玉米!那可是好几百块大洋啊,把我们一群酒鬼气蒙了也馋坏了。钓个鱼至于这么奢侈吗?最无语的就是这哥儿们的解释:“你们用10块钱一瓶的曲酒泡玉米粒,就不要挨着我钓鱼了,小心我把你们比得没面子。”

这种心态有一定的代表性,他们固执地认为越贵的东西鱼越爱吃,所以在买鱼饵的时候大把地花钱,什么贵买什么。鱼饵,说白了就是一种商品,而商品的市场价值和使用价值未必成正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性价比未必高,起码在特定的情况下性价比会降低。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心态,基本上和几种误导有关。在渔具店,我常遇到第一次接触某种进口高档饵料的顾客询问:“这鱼饵好用吗?”商家的回答几乎都是一句话:“这么贵能不好使吗?”这种回答看似没毛病,其实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想多钓鱼就别买便宜的了。每个钓鱼人的最高追求都是多钓鱼,只要承受得起,就肯定掏腰包,如果承受不起,哪怕节衣缩食抽旱烟也要买,于是成全了渔具店。

还有就是渔友间的誤导,有一种比较富裕的渔友,他们不差钱,时间也富余,使用的都是上档次的渔具,并且有条件钻研钓鱼的技巧,专业化是他们的追求,于是练着练着就在短时间内成了圈子里的高手了。和他们一起钓鱼,没人家收获多其实并不奇怪,可总有人不承认技不如人。虚心求教我不反对,但是当得到“你瞅你用的破鱼饵,才几块钱一包,能和我的几十上百的比?”这样的回答时还深信不疑的渔友,我对他们感到很无语。钓鱼用饵,还要满足一下鱼的虚荣心吗?好,退一步说,当你也用了和人家一样的鱼饵后,还是没人家钓得多,你该怎么解释?钓鱼是个系统的工程,鱼饵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总听见有人问:你用的是啥鱼饵?可是没人问加了多少水以及开饵的手法。而这两点直接关系着鱼饵的状态,饵料状态的重要性绝不亚于鱼饵的成分,在野钓中甚至比鱼饵的成分还重要。所以,我对那些宁可自己勒紧裤腰带也要迷信和使用昂贵鱼饵的渔友只能呵呵了。

这种思维的延续就会出现五粮液泡玉米的现象了。

既然五粮液和普通的便宜曲酒从价格上来说差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泡酒的哥儿们也一定会期待着鱼获上能提高个几十倍上百倍吧?就算嘴上不说,潜意识里也一定会这么认为,要不然也不会炫耀了。虽然我还没机会到水边去做现场比较,但是我敢说,鱼获百倍,绝对不会。假设别人只钓了5斤鱼,那么按照上面的倍数换算一下,五粮液这哥儿们能钓多少?起码一百斤吧,可能出现这么大的差距吗?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五粮液泡的玉米粒不会比普通曲酒泡的差。

说到这,我还要从我自己理解的角度说说关于酒泡各种米的实用价值。

先说酒泡小米。不论是作为窝料还是钓饵的添加剂,酒泡小米都由来已久,并且还会一直延续下去。那么有人想过没有,为什么都在用酒泡小米?小米的体积就那么大,颗粒小,很单一,酒泡高粱米不行吗?酒泡各种大小的玉米不行吗?这么做的话,颗粒的大小可以选择,什么情况下适合用多大的,我就用多大的,选择空间加大了,适用的范围更广了,不好吗?肯定好。可是为什么没人去做?难道鱼只爱吃小米?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的鱼饵生产厂家早就能研发出来以小米为主的饵料了,可是目前来看,市场上没有这种产品,不是鱼饵厂家无能,而是小米没有那么神。那么酒泡小米的优势在哪呢?就是因为它体积小,撒到钓点之后,不是陷到淤泥里就是掉到石头缝中,总之鱼想吃它不那么容易,转来找去就发现了钓饵。也就是说,最关键的一点是小米的体积小,鱼想吃又吃不到,吃到了又吃不饱,所以才会在钓点内不停徘徊。那么,满足这个条件的更便宜的替代品就出现了——小玉米。一斤小米的钱可以买二至三斤玉米。成本降低了,效果一样。同样来说,我们也可以泡高粱米以及各种规格大小的玉米,比如在小白鲦横行的水域可以用酒泡高粱米打窝,坚持用小米的话,窝子肯定留不住,因为小白鲦能很轻松地吃下小米,即使吃不下也会在短时间内把小米叼走。而颗粒更大的高粱米就持久多了,再不行的话可以继续更换颗粒更大些的玉米。有窝料在钓点内存在才能诱来鱼。所以,酒不仅只能用来泡小米。只要你愿意,大米、糯米、小麦都可以泡,也包括玉米粒。

再说说被广泛使用的酒泡玉米粒。这种钓饵也由来已久,哪个年月出现的已经无从考证了,几十年前我也这么干,那个时候没办法,嫩玉米没办法保鲜,于是用酒泡。可是,事实上用酒泡的办法保鲜效果糟透了,完全不是期望的那样。原本鲜嫩丰满的玉米粒在酒中没过多久就干瘪了,并且越泡越硬。那个时候我用这种玉米确实没少钓鱼,但也没少跑鱼,干硬的玉米粒挂到钩上挡嘴,造成刺鱼不牢,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等大地的青玉米下来后,这种酒泡的玉米立刻就没了优势,还是多汁的鲜玉米粒效果好。有了冰箱后,我又泡过几次,还加了蜂蜜和中药,但是因为在使用中效果远不如鲜玉米,甚至不如冷冻贮藏的玉米,于是被我果断放弃了。所以,玉米并不是酒泡后效果才好,酒这个东西在钓饵中可有可无。还是以目前我们使用的商品饵为参考,如果酒真的有作用,那么市面上为啥没有酒制品的鱼饵呢?有人一定会说:有!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底窝料都是酒味的!我承认,它是有一股酒香,但那不是酒,不含或者只含有少量的微乎其微的酒精!我们闻到的酒香实际上是曲香,一种纯净的不含杂菌的淀粉酶,可以使谷物的淀粉糖化,和我们所说的实际意义上的酒是有区别的。市面上还有一种小包装的玉米粒,个别的里面确实有一点点的酒精,但是酒精度比啤酒的还低。也就是说,这款钓饵的核心绝不是酒。既然是这样,那么,玉米粒干吗要用酒泡呢?完全没必要了吧。酒泡玉米粒只是渔友炮制各种鱼饵的一个代表,我只是想告诉大家,各种以酒为基础的炮制没有意义,并不能有效地提高上鱼率,尤其是在当下这个随时可以买到鲜玉米或玉米罐头的时代。所以,五粮液泡玉米粒在我看来就是个笑话吧。

再说了,贵的鱼饵,那只是它的市场价值而已,它的效果没那么神奇。没有任何一款鱼饵可以叫鱼舍生忘死前赴后继去咬,起码它不是万能的,况且它也并非无可替代。现在我们的国货丝毫不比洋人的逊色,并且本乡本土的制品,就是针对我们本乡本土的鱼的胃口量身定做的,只是有的人对国货还存在信心不足而已,哪怕是同样的价位,也一定要进口的。比如日本的某一大牌鱼饵在我们国内是有加工厂的,有的人就会挑拣:这是原装的还是天津产的?天津产的就不买了。都是一样的成分和配比,国产的就不买了。有这样心理的是不是大有人在?

笔者钓鱼数十年,曾遇到过多次便宜到了不起眼的甚至可以忽略成本的鱼饵完胜高档鱼饵的例子。

一个绝对的钓鱼高手有一次去外地的水库,他的钓鱼技术可以说是顶尖的,他的渔具、鱼饵都由厂家提供赞助,在用饵方面可以不计成本地使用,可是他却空军了。和当地钓友一交流,当地人告诉他:我们这儿的鲤鱼草鱼只认小麦,用麦粒就能钓到,不用麦粒,多高的高手也得飞,一把麦粒值几个钱?

春秋钓大鲫鱼都用蚯蚓,蚯蚓才用几个钱呀?不比进口饵料好用?夏天水库野钓,用得最多的是嫩玉米,一块钱一棒,进口鱼饵还是比不了吧?更有甚者,南方的钓友钓草鱼只随手拔几棵草或者摘几片竹叶就能收获多多,高档鱼饵白送他们都不用;夏天钓鲇鱼,我就地取材,用虾笼子捞小鱼小虾作钓饵,有能和这两样东西相媲美的商品饵吗?至于用国货大胜进口饵料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

我并不是要把高档饵料一棒子打死,我只是想奉劝那些迷信高档饵,尤其是用高档鱼饵鱼获还不理想的渔友,鱼饵不是越贵越好,也不是“拟人化”地把鱼饵故意弄得越贵越好。就算是昂贵的鱼饵,不同的人使用也会有不同的收获。抛开其他的环节,单从饵料来说,每个人开饵的状态都不同,一百个人能开出一百种饵料状态,饵料的状态在钓鱼中起的作用绝不容忽视,开饵绝不是饵料加水搅拌均匀那么简单,而是要使饵料的状态适应鱼情。会用饵才能用对饵,会用饵未必只选贵的。鱼饵别因为贵才买、才用。

最后再讲个笑话,一个人钓鱼,第一天空军了,第二天换了更高级的鱼饵还是空军了,第三天在钩上挂了一张100元,一边抛进水里一边对鱼说:“想吃啥,自己买去吧!”其实他挂个银行,鱼也不会咬钩的,是吧?

猜你喜欢
钓饵鱼饵玉米粒
鲫鱼上钩
星星钓饵
鱼饵
巧避鳌鲦打劫
狡猾的白丝鱼
性命
想变成花的玉米粒
秘制鱼饵
爆米花
每天做好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