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展示

2018-09-10 19:50张伦
大东方 2018年8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体展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博物馆的重要展示内容。近年来,活态展示成为博物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尝试以广西民族博物馆“非遗天天见”项目为例,探析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展示的特点、主要困境及解决途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活态展示

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亦简称“非遗”)是各族人民时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其形式主要有传统技艺、传统口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音乐和传统体育等。由于能够反映特定历史时代的生产水平、社会组织架构和生活方式,非遗又成为了历史发展的见证,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形式多样、地方特色浓郁的非物质文化。目前,广西共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0项,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83项,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艰巨。博物馆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见证物为主要职能,因此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也成为博物馆责无旁贷的重要使命和挑战。“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有物质的因素、物质的载体,但其价值并非主要通过物质形态体现出来,它属于人类行为活动的范畴,有的需要借助于行动才能展示出来;有的需要通过某种高超、精湛的技艺才能被创造和传承下来”。因此活态性就成为非遗展示的重要形式。

一、“非遗天天见” 活态展示项目

广西民族博物馆是一座自治区级的民族类专题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展示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主要工作任务,于2017年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年均游客量逾70万人次。作为广西民族文化宣传的重要窗口和平台,广西民族博物馆一直致力于探索博物馆社会教育与非遗传承保护的有效融合。2014年4月该馆推出展厅活态展演主题系列活动----“非遗天天见”。该项目以馆内陈列展览《五彩八桂——广西民族文化陈列》、《BEIXNUENGX(贝侬)——壮族文化展》为依托,邀请非遗传承人或工艺师在展厅开展不定期的传统技艺展示,在周末或节假日公开征集观众,参加由博物馆社会教育人员与非遗传承人共同设计的体验课程,并在博物馆内以及电台、电视台、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平台等媒体开展线上线下的宣传推送。至今,“非遗天天见”已成功举办54期,展演内容囊括刺绣、织锦、蜡染、绘画、雕刻、编织、剪纸、山歌、建筑搭建、乐器演奏和服饰制作等30余项非遗项目,直接参与体验观众人数逾千人,回收有效问卷762份,观众满意度高达100%,收获了一批高粘性粉丝,为公众打开了近距离了解、体验、传承非遗的大门;2017年该项目荣获“广西十佳社会教育项目”,博物馆的声誉及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

二、活态展示特点

“非遗天天见”无疑是博物馆在非遗传承方面的一个有效尝试,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陈列形式由静转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有物质载体,但通过物质性呈现非物质文化的艺术形式并不是非遗展示的重点,其无形活态才是展示的核心内涵。传统陈列展览主要以展品、说明文字和标签、图片等形式的静态展示为主,辅以讲解员、电子导览设备和部分影像资料,展品诠释方式偏于扁平化。如展厅中京族独弦琴的展示,仅凭一张琴和点播的独弦琴曲,观众对于独弦琴艺术的感官是单薄的。而通过穿着京族传统服饰非遗传承人的演绎,从无论左右推拉摇杆改变琴弦张力呈现的不同音高,还是正弹、反弹、刮奏、击奏、点奏演绎出的不同音效,无论视觉还是听觉,都能给观众以直接而丰富的感官享受,领略京族独弦琴独特的音律和海洋文化积淀。

(二)展示范围由点及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年代和文化环境下的产物,这也就要求非遗传承工作不能局限于对物的了解,而应该放在时代背景下诠释。如对于壮族织锦技艺,壮锦和织锦机只是技艺的物质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通过讲解员引导、非遗传承人展厅展示及观众互动体验,可以延展观众在与织锦技艺相关的地理风物、棉丝制作、印染技术、审美情趣、纹饰寓意、民间习俗等方面的文化内涵,以及该项技艺在不断传承和发展中的最新信息。

(三)观众体验由被动变互动

配合展演项目设计观众体验活动,是“非遗天天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一般为“讲解员展厅观展+传承人/讲解员讲授工艺+传承人演示+观众体验”。如在侗族木构件营造技术的展示中,观众不仅可以观看工艺师以简单的竹签为标尺,用独特的“墨师文”进行标注,将一根根木构件榫卯连接成牢固的鼓楼模型的全过程,还可以根据工艺师提供的手工包,现场榫卯搭架,工艺师全程指导。通过这种互动模式,观众不仅是参观者,更是展演和传承者,非遗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

三、存在困境

总的说来,“非遗天天见”在博物馆活化传承非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应和观众认可,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科学研究深度不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综合性的文化遗产。因此,非遗项目的展演策划应首先对其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目前非遗项目推介略显凌乱,按类别进行集中推介少,体系不明显,且推介还集中在对技术层面的宣传,对文化内涵的深入挖掘不够。

(二)传承人互动能力不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的重要阐释者。虽然项目中出现了许多能說会写乐于教的传承人,但就项目总体而言,传统民间工艺师对于非遗的交互能力普遍较弱,有的工艺师只会地方方言;有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表意模糊;还有的埋头专注技艺,主动宣传意识不强,与观众存在一定的距离感。

四、体验项目设计不够成熟

一是配套体验教具不够成熟。北海贝雕、桂林福利画扇、钦州坭兴陶等展演项目,由于工艺师提供了体验素材,观众参与热情和互动体验满意度较高,而其他非遗展演因缺乏成熟教材,观众在体验之后对非遗文化内涵的触动相对较少,情感认同不够强烈。二是体验项目模式相对固定,即“讲解员授课+工艺师演示”;三是观众参与数量与博物馆参观人数对比相对有限,每场体验项目的人数一般设置在15-25人,主要出于展示空间的限制和安全疏导人群考虑;四是配套体验活动受众相对单一,多为亲子家庭,缺乏对一个非遗项目的分众化体验设计。

五、空间配套

“非遗天天见”的重要特色是展厅展演,由于场馆在设计没有专门针对展演预留空间,因此展厅常常显得“捉襟见肘”,展示空间逼仄,在开展互动体验活动时还需要对部分展厅进行临时封闭。

除此之外,许多展演工艺师居住在乡镇村屯,博物馆需支付往返交通、食宿、务工等费用,经费较为紧张,传承人参与意愿不强。且博物馆对于活动的策划和实施缺乏成熟的评价标准,易导致活动推广效果参差不齐。

六、未来发展途径

1、加强非遗研究,打造非遗数据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综合性的遗产,但目前的非遗研究更强调对其技术性的研究,而与之相关的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考古学、影视人类学、艺术学、口述史研究仍比较薄弱,非遗项目研究体系不完整,因此必须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性研究。一是鼓励开展非遗研究,在政策、经费、人才方面予以倾斜,培养一个素质过硬的非遗研究队伍;二是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像、影视频制作,打造丰富的非遗展示数据库,从历史性和历时性两方面为非遗的传承发展留下更多的研究资料。

2、重視传承人培养,建立品牌意识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持有者,也是遗产发生、发展、存在、使用、解释、保护、传承的原生性主体,因此必须重视对传承人的综合性培养。一是加强传承人的传承推广素质和意识,如开展定期开展语言艺术课程,开展传承人交流、展示活动,开展优秀传承人评选等;二是优化传承人数据库,在现有数据库基础上更新非物质文化发展动态;三是注重挖掘传承人,鼓励传承人培养后继人才;四是注重品牌建设,引导传承人建立文化品牌意识。马林诺夫斯基在其《文化论》中指出文化品牌“能促进新的社会结合,发展社会的品质,如友谊与爱情,远亲与族人相会,对内的团结,对外的竞争,甚至是新的社会关系的整合。”品牌对于保护传承人知识产权、建立非遗传承人自我认同、扩大非遗社会影响力、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3、扩大宣传效应,优化展示模式

博物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展示平台,应该在联网+形势下,针对非遗展演项目、传承人和艺术作品,借助各种微博、微信公众号、自媒体等互联网平台进行新媒体分发及传播,线上建立虚拟博物馆VR体验区,打破“古”“今”和空间限制;线下优化场馆展演空间布置,联动文化、教育、商业资源,开拓学校、艺术馆、商业综合体等馆外拓展体验,吸引公众参与非遗展演互动,提升公众的非遗传承意识,打造超级链接的非遗传承网络。与此同时,还应在展示中积极利用非遗展示数据库资源,通过图录、绘本、影像、文化创意产品丰富公众视觉感受;通过研制分众化的非遗教育手工体验包加强公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感官体验。

4、制定评估标准,提升展示质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因此其利用和发展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和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是传承人将文化内涵进行自我解读与表达,并经过自身的艺术修养进行呈现的过程,博物馆应维护展示过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真实性、活态性、整体性原则,并制定一套执行标准。在非遗展演包括社会教育活动的策划上,应结合非遗展示的原则开展问卷调查,根据公众的兴趣点、需求进行设计,并对展演的效果开展评价调查,对其引导效果、影响机制、观众体验、情感认同等因素进行评价,为展演活动的持续性提升提供科学数据。

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是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创造的“无形”文化遗产。文化需要体验和亲历才能真正体会它厚重的价值。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展示应该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与非遗传承人一道,最大限度地开发和挖掘非遗的内在价值,加强公众的多感官体验,将非遗文化转化成公众的独特记忆,搭建文化认同和交流的平台,讲好“中国故事”,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参考文献

[1]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广西新增23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http://www.gxfybhw.cn/news-5653.html,2018年6月22日

[2]谢小娟,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以南京博物院非遗馆为例,东南文化,2015年第05期

[3]祁庆富,《存续“活态传承”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合理性的基本准则》,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9卷第3期

[4][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5]王晶晶,关于非遗文化艺术遗产展演策划价值的若干思考,大众文艺,2015,265-266

[6]孙信茹、赵亚净:非遗传承人的传播实践和文化建构——以大理石龙白族村为研究个案,当代传播,2017年03期

[7]吕屏、王庆仁、彭家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文化传承研究综述,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3期

作者简介:

张伦(1986-),女,汉族,广西南宁人,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广西民族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副主任,研究方向:博物馆讲解及宣传教育。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博物馆)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开启博物馆奇妙之旅
展出前的地下博物馆
博物馆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