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个中早熟马铃薯品种(系)在白银市的引种表现

2018-09-10 18:05贾思光刘兴南张连明高彦萍闫巧丽冯会文孙小东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白银市引种新品种

贾思光 刘兴南 张连明 高彦萍 闫巧丽 冯会文 孙小东

摘要:对白银市早熟马铃薯产区引进的13个中早熟马铃薯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冀张薯12号折合产量48 927 kg/hm2,较对照品种克新1号增产10 782 kg/hm2,增产率28.27%;FY折合产量46 558 kg/hm2,较对照品种克新1号增产8 413 kg/hm2,增产率22.06%;陇薯4号折合产量46 554 kg/hm2,较对照品种克新1号增产8 409 kg/hm2,增产率22.05%。这3个品种均表现商品薯率较高、品质优良,适宜在当地种植。

关键词:中早熟;马铃薯;新品种;引种;白银市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18)07-0009-05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18.07.004

Abstract:With Qingxiang walnut as materials, effects of different preservatives processing (prochloraz, imazalil, grape preservative, CLO2 and 1-MCP) on the sensory quality during cold storage of peeled green walnut fruit were observ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rape preservative had the best inhibition effect on the moldy and stickiness of walnut after storage at -2~0 ℃ for 90 days, the preservation effect of the color of walnut shell and seed coat of the walnu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other treatment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browning index, the difficulty of the peeling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kernel flavor. Compared with other preservatives, grape preservative can effectively kept the sensory quality of fresh walnut during the storage period.

Key words:Green walnut fruit;Preservatives;Cold storage;Sensory quality

白银市地处甘肃中部,海拔1 275~3 321 m,光照条件好,年平均气温8.9 ℃,无霜期187 d,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土质疏松,含钾丰富,具有生产马铃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所产马铃薯薯块大、薯皮光滑、薯形整齐,含水量低、淀粉含量高,口感好,耐贮运,备受消费者欢迎[1 - 2 ]。白银市地膜早熟马铃薯生产因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发展很快,面积达2万hm2,近几年马铃薯塑料大棚提早栽培也有了长足发展,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可以利用早熟马铃薯生产周期短的优点,实行间作套种,如地膜马铃薯套玉米,地膜马铃薯套种大葱等,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纯收益。栽培方式的多样化要求品种也要多样化,甚至专用化品种,但目前白银地区早熟马铃薯品种单一,退化严重,迫切需要引进筛选适于本地栽培的专用品种。白银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从全国各地引进了20个早熟马铃薯新品种,通过品种观察,初步筛选出了13个新品种(系),于2017年进行了品比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当地栽培的马铃薯新品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马铃薯品种(系)L08103-6、L08102-7、L12141-6、LK99、陇薯4号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提供,冀张薯12号、冀张薯8号由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提供,春薯5号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提供,郑商薯10号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提供,FY由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提供,兰州18号由兰州市農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提供,兴佳2号由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提供[3 - 6 ],克新23号、本地主栽品种克新1号(CK)由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供。种薯级别均为原种。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分别在靖远县大芦乡小芦村(塑料大棚提早栽培)、景泰县喜泉乡陈庄村、白银区王岘镇雒家滩村(地膜早熟栽培)。栽培区域海拔1 475~1 650 m,年降水量217~280 mm,光照条件好,年平均气温8.9~10.0 ℃,无霜期159~187 d。土壤质地以砂壤土为主,肥力中等。

1.3 试验方法

试验随机区组排列,设14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18 m2(小芦村点为19.2 m2)。试验地前作玉米,播前将氮磷钾复合肥(N-P2O5-K2O为15- 15-15) 600 kg/hm2、优质羊粪45 000 kg/hm2、硫酸钾颗粒375 kg/hm2、尿素150 kg/hm2、普通过磷酸钙750 kg/hm2均匀撒施后深翻耙平,起垄铺膜。采用人工点播,垄宽120 cm,垄高30 cm,大行距70 cm,小行距50 cm,株距25 cm,保苗66 690株/hm2。小芦点2月15日播种,6月19日收获;雒家滩点3月31日播种,8月11日收获;陈庄点4月11日播种,8月17日收获。马铃薯生育期间浇水4次,常规管理。按照《马铃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记载生长期间生育期天数、地上部性状及抗病性等特性,收获时考种记载产量、大薯率、商品薯率等地下部性状[1 - 2 ]。每个小区随机抽取5株测量株高、分枝、地上主茎数、病株率、病情指数、大薯率、单株结薯数、商品薯率等,取3次重复的平均值。大薯、商品薯均为150 g以上,计算大薯率和商品薯率,产量均为小区实测产量3次重复的平均值。数据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品质分析样品取自雒家滩点,于2017年11月20日送至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测试中心分析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从表1可以得出,参试马铃薯品种(系)克新23号、FY、郑商薯10号平均生育期小于75 d,为早熟品种;L08103-6、L12141-6、LK99、兴佳2号、冀张薯12号、春薯5号平均生育期76~85 d,為中早熟品种;陇薯4号、L08102-7、克新1号(CK)、冀张薯8号平均生育期为86~95 d,为中熟品种;兰州18号平均生育期大于95 d,为中、晚熟品种。

2.2 生物学特性

从表2可以看出,参试马铃薯品种(系)株型除LK99为半直立外,其余品种均为直立。株高以冀张薯8号最高,为76.73 cm,较克新1号(CK)高22.23 cm;LK99最低,为46.90 cm,较克新1号(CK)低7.60 cm。分枝数春薯5号为少,克新23号、L08102-7、郑商薯10号为中等,其余品种(系)均为多。植株繁茂性除L08102-7、郑商薯10号为中等外,其余品种(系)均为繁茂。地上主茎数以兰州18号最多,为2.2个,较克新1号(CK)多1.0 个;L08103-6、L08102-7、兴佳2号、与克新1号(CK)一致,均为1.2个。茎色均为绿色。叶色LK99为黄绿色,克新1号(CK)、L08102-7为绿色,其余品种均为深绿色。花冠色兰州18号、冀张薯8号、春薯5号、L08103-6、L08102-7、L12141-6、LK99、兴佳2号为白色,冀张薯12号、克新1号(CK)、克新23号、FY为淡紫色,陇薯4号、郑商薯10号为紫色。生长势除郑商薯10号较强外,其余品种(系)均为强。天然结实性FY、L08103-6、L08102-7为强;兰州8号、冀张薯8号、冀张薯12号、陇薯4号、郑商薯10号为较强,其余品种(系)均为差。抗病性L08102-7感染有PVXⅡ级,克新23号、L08103-6 均为较强,其余品种(系)均为强。

2.3 块茎性状

从表3可以看出,薯形兰州18号、冀张薯8号、克新1号(CK)、L08102-7、LK99、兴佳2号均为椭圆形,冀张薯12号、L08103-6、L12141-6均为长圆形,克新23号为圆形,陇薯4号、FY、郑商薯10号均为长椭圆形,春薯5号为扁圆形。皮色兰州18号、冀张薯8号、陇薯4号、郑商薯10号均为黄色,克新23号为淡红色,FY、L08103-6均为淡黄色,其余品种(系)均为白色。表皮除克新23号、L12141-6略粗糙外,其余品种(系)均为光滑。薯肉颜色克新23号、FY、郑商薯10号均为黄色,陇薯4号为淡黄色,其余品种(系)均为白色。芽眼深浅除冀张薯12号、郑商薯10号较浅外,其余品种(系)均为浅。芽眼多少除克新1号(CK)中等、L08103-6较少外,其余品种(系)均为少。结薯集中性除克新1号(CK)、L08103-6、L08102-7均为中等外,其余品种(系)均为集中。块茎整齐度克新23号为中等,春薯5号、L08102-7为不整齐,其余品种(系)均为整齐。

2.4 经济性状及产量

从表4可以看出,在小芦点塑料大棚提早栽培试验中,马铃薯产量居前6位的品种(系)分别为冀张薯12号、FY、陇薯4号、L08103-6、克新1号、冀张薯8号;雒家滩点地膜早熟栽培中产量居前6位的品种(系)分别为FY、陇薯4号、冀张薯12号、克新1号(CK)、冀张薯8号、L08103-6;在陈庄点地膜早熟栽培中产量居前6位的品种(系)分别为陇薯4号、冀张薯12号、冀张薯8号、FY、兰州18号、春薯5号。3点平均产量以冀张薯12号最高,为48 927 kg/hm2,较克新1号(CK)增产10 782 kg/hm2,增产率28.27%;其次为FY,为46 558 kg/hm2,较克新1号(CK)增产 8 413 kg/hm2,增产率22.06%;陇薯4号居第3,为46 554 kg/hm2,较克新1号(CK)增产8 409 kg/hm2,增产率22.05%;L08103-6居第4,为 39 205 kg/hm2,较克新1号(CK)增产2.78%。其余品种(系)较对照减产2.33%~48.05%。经对产量Duncar新复极差法测验,冀张薯12号与FY、陇薯4号、L08103-6与克新1号(CK)差异不显著,与其余品种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大薯率以冀张薯12号最高,为70%,较克新1号(CK)高9百分点;春薯5号最低,为45%,较克新1号(CK)低16百分点。商品率以L12141-6最高,为89%,较克新1号(CK)高9百分点;L08102-7最低,为66%,较克新1号(CK)低14百分点。单株结薯数以春薯5号最多,为6.7个,较克新1号(CK)多2.3个;L08102-7最少,为3.4个,较克新1号(CK)少1.0个。

2.5 品质

由于冀张薯8号、兰州18号生育期偏晚,不适宜早熟栽培而未进行分析测定。从表5可以看出,在参加品质分析的供试品种(系)中,干物质含量以兴佳2号最高,为211.2 g/kg,较克新1号(CK)高4.3 g/kg;L08102-7最低,为174.0 g/kg,较克新1号(CK)低32.9 g/kg。蛋白质含量以FY最高,为26.3 g/kg,较克新1号(CK)高5.2 g/kg;L12141-6最低,为17.5 g/kg,较克新1号(CK)低3.6 g/kg。纤维含量以兴佳2号最高,为8.6 g/kg,较克新1号(CK)高0.2 g/kg;L08102-7最低,为6.9 g/kg,较克新1号(CK)低1.5 g/kg。淀粉含量以L08102-7最高,为160.1 g/kg,较克新1号(CK)高12.5 g/kg;陇薯4号最低,为133.2 g/kg,较克新1号(CK)低14.4 g/kg。还原糖含量以兴佳2号最高,为5.1 g/kg,较克新1号(CK)高1.0 g/kg;克新23号最低,为2.8 g/kg,较克新1号(CK)低1.3 g/kg。维生素C含量以L12141-6最高,为20.07 mg/100 g鲜薯,较克新1号(CK)高1.33 mg/100 g鲜薯;FY最低,为17.70 mg/100 g鲜薯,较克新1号(CK)低1.04 mg/100 g鲜薯。

3 小结与讨论

综合参试马铃薯生育期、抗病性、生长势等地上性状和产量、大薯率、商品率等地下性状表现及品质分析结果,冀张薯12号、FY、陇薯4号表现为生育期适宜、块茎大、抗病性强、产量高的特点,3点次试验中,冀张薯12号折合产量48 927 kg/hm2,较对照品种克新1号增产10 782 kg/hm2,增产率28.27%;FY折合产量46 558 kg/hm2,较对照品种克新1号增产8 413 kg/hm2,增产率22.06%;陇薯4号折合产量46 554 kg/hm2,较对照品种克新1号增产8 409 kg/hm2,增产率22.05%。冀张薯12号、FY、陇薯4号大薯率分别为70%、61%、62%,商品薯率分别为84%、83%、78%;干物质含量分别为201.0、189.5、187.5 g/kg,淀粉含量分别为151.9、141.7、133.2 g/kg,维生素C含量分别是19.05、17.70、18.57 mg/100 g鲜薯,适宜在白银市早熟马铃薯产区推广种植。

冀张薯8号生育期90~96 d,兰州8号生育期89~98 d,均表现熟性较晚,提早收获易造成减产,不适宜早熟栽培。L08103-6较对照品种克新1号增产2.78%,但在小芦村塑料大棚栽培中由于前期干旱、后期浇水较多后有裂薯现象,大薯的裂薯率达到80%,其他2个点无裂薯现象。L12141-6生育期80~85 d,薯形较好,但较对照减产7.16%。春薯5号薯形,商品性状较好,生育期77~84 d,中等大小的薯塊多,大薯率低。克新23号薯形圆,但薯皮为褐红色,不受当地市场认可[6 ],这几个品种有待进一步观察试验。

本试验引进的早熟马铃薯品种大多数品种产量低于对照,主要原因是本地主栽品种克新1号属于中熟品种,生育期相对较长,引进的早熟品种因为生育期较短,在前期温度偏低的情况下生长适期相对缩短,产量没有优势[8 ],而生育期较长的中熟品种产量相对较高[9 - 10 ]。

参考文献:

[1] 刘喜才,张丽娟. 马铃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2] 苏吉龙,王荣芳,赵庆洪. 中早熟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1(4):130-131.

[3] 何天久,吴巧玉,吕树明,等. 早熟马铃薯新品系的引进与比较试验[J]. 中国马铃薯,2016,30(3):135-139.

[4] 沈艳芬,张远学,田恒林,等. 恩施州马铃薯新品种(系)比较试验[J]. 中国马铃薯,2014,28(4):193-198.

[5] 刘中良,郑建利,高俊杰,等. 山东春早熟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J]. 广西农学报,2016(6):5-7.

[6] 许庆芬,佟 卉,刘燕清,等. 天津市早熟马铃薯新品种的引进与比较试验[J]. 天津农业科学,2017(3):81-83.

[7] 王 娟,汪仲敏,王瑞英,等. 定西市马铃薯种质资源引进与利用[J]. 中国马铃薯,2014,28(1):1-6.

[8] 杨 利,扎西普尺,杨喜珍,等. 日喀则市马铃薯品种引种比较试验[J]. 中国马铃薯,2016,30(3):129-134.

[9] 邓成贵,梁 平,席旭东,等. 中温带半干旱区主粮化马铃薯品种筛选试验[J]. 甘肃农业科技,2018(1):66-68.

[10] 李世煜. 中早熟马铃薯品种在永登县引种试验初报[J]. 甘肃农业科技,2017(12):21-23.

(本文责编:陈 伟)

猜你喜欢
白银市引种新品种
看禾选种
白银市马铃薯加工产业发展思考
节节红板栗引种表现及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九)
新品种信息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