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士歌手”,故事“收藏”在方向盘里

2018-09-10 05:42郑后生
中国工人 2018年6期
关键词:首歌出租车演唱会

郑后生

这些年,余波透过前挡风玻璃见证了北京三环、四环、五环、六环的建成,也和深夜坐车的三教九流聊过人生……

余波最近又火了一把,他参加了一档综艺节目,现场分享自己又开出租又唱歌的故事。

余波是一名北京的哥。开出租车已经23年,每天奔波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逢人就能侃起“老北京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四九城里的每一根毛细血管、故事传说、美食美景,都收藏在他的方向盘里。

聊到兴起,他会唱上一段:“天还没亮披着第一道的晨光/用六十迈的速度走在那柏油路上/漆黑的夜载着星星载着月亮/让那城市中的霓虹变得更加明亮/我们是的哥……”

这是余波的原创歌曲《我们是的哥》。2006年,他因这首歌走红,还出过一张翻唱专辑。10多年过去,余波从的哥变成的叔,但还在开出租。他说,开车和唱歌,这两件事他都喜欢,都不能扔,他要当司机里唱歌最好的,歌手里开车最棒的。

51岁的余波透过前挡风玻璃见证了北京三环、四环、五环、六环的建成,也和深夜坐车的三教九流聊过人生。现在,他开着一辆单班出租车,早上六七点出车,想几点下班就几点下班。挣钱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会知足。他说,皱纹是从心里长的,不是从脸上。

有乘客看到他工作牌上的照片后问他:“师傅你为什么笑得这么灿烂?”他说:“因为我喜欢我这工作。”余波从小喜欢玩车。在他看来,一生中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就是最幸福的。“现在更幸福呢,我不用摇号,也不限号,就能天天开着车在路上跑。”

这些年,余波先后开过“面的”、夏利、富康再到如今的北京现代伊兰特。要说职业最辉煌的时候,还要属他开夏利那会儿,“一个月挣—万,给个部长都不当”。后来,打车软件出来了,他的收入下降了三分之二。现在,很多人都养成了手机打车的习惯,乘客都不站马路边—了。“马路边只能拉到一种人 老头儿老太太。他们不会用打车软件。”

很多人知道余波是因为《我们是的哥》这首歌。他从小就喜欢唱歌。年轻时就参加过北京的唱歌比赛。1995年参加北京出租车司机卡拉OK大赛,得了三等奖。后来,他还用开出租一年的钱,买了一套发烧音响,录自己唱的歌,放给乘客听。

每天拉活儿,一天到晚都是油门刹车,余波觉得,这挺枯燥乏味的,而唱歌就是他给自己找的乐儿。有一回,他看到“百姓录音棚”的广告,隔三差五就去录。录音师说,你可以写一首自己的歌呀。

于是,他每天收车前把当天的感受记录下来,3个月后,《我们是的哥》出炉了。“别人是十年磨一剑,我是十年磨一首歌。”这首歌从的哥圈子很快被更多人知道,后来他还签了唱片公司,陆续也有很多电视节目来找他,他成了半个公众人物。

如果天天出车,每天拉20个人,一个月就是600人,一年就是7200人。算起来,这23年,余波拉过小20万人了。“首都体育馆开演唱会能容纳多少人呀,坐我车听我歌的观众得有多少?”

这些年,余波什么样的人都拉过。他见过晚上拎着剩菜剩饭回家的小明星,分手后在车上痛哭的小姑娘,还有半夜帮着和媳妇吵架无家可歸的中年男人找地儿住。

有时候,余波会想着去拍一部自己的电影,就讲他从小到大的故事。电影的最后一幕,他都想好了

他在首都体育馆里开了一场自己的演唱会。演唱会结束后,观众散场。等人走得差不多了,来了一辆出租车,余波开的,载上了最后一位乘客。这位乘客坐在后排。突然,她探着头说:“咦,你是刚唱歌那司机吧?”

余波看着后视镜,说了俩字:“你猜。”

猜你喜欢
首歌出租车演唱会
不为我们而作的歌
据说在孟买,出租车“长”这样
My Dream
鲜红的红旗是首歌
网络时代的出租车
凭什么
如果还有明天
出租车司机不容易!
春天的演唱会
小青蛙的演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