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观点

2018-09-10 08:40
产权导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融资绿色金融

内地融资结构调整,香港可作多方面积极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5月15日在全国政协“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专题协商会上的书面发言中表示——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此,港交所已在上市制度、交易渠道、金融基建等方面推进各项措施,积极发展与内地实体经济相配合的金融形态。香港在内地融资结构调整中可作出多方面的积极贡献,相信充分利用好香港的上市规则、监管制度以及关键金融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可以帮助内地改善金融结构,推进金融体系市场化改革,在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增长方面提供有效解决方案,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应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央行原行长周小川5月9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保尔森基金会主办的2018可持续性年会上表示——

在新时代,经济发展绝不能再走以前的老路,必须秉承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可持续的道理,实现经济绿色转型和绿色发展,减少通过未来的成本来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构建绿色融资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金,要充分发挥金融市场支持绿色融资的功能,进一步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以及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完善环境权益交易市场,丰富融资工具,发展基于碳排放权、排污权、用能权等各类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拓宽企业绿色融资渠道,稳步发展碳远期、碳基金等碳金融產品和衍生工具,探索开展碳排放权、排污权、碳收益权等作为抵质押的绿色信贷融资机制。

三因素推动宏观经济继续回暖

经济学家李稻葵5月8日在“新零售、新趋势、新空间供给侧改革视野下的模式创新”研讨会上表示——

我国宏观经济基本上呈现出稳固回升态势,今年全年经济增速预计在6.8%左右,明年可能会回到接近7%。主要有三方面因素推动着宏观经济继续回暖:一是国际形势总体良好,特别是国际贸易正全面回升,有利于我国出口增加,进而带动经济向好;二是周期性因素。经过此前数年的回调,原材料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的趋势开始扭转,无论是国际经济还是我国经济都在进入恢复性增长周期;三是政风改善。去年以来,一批新干部陆续任命,个别地方的懒政、怠政现象大为扭转,经过组织精心选拔的这批新干部正在“撸起袖子加油干”。

扩大金融业开放同时协同推进汇改

中国央行行长易纲5月7日在接受《财新周刊》专访时表示——

本轮金融业开放与“入世”阶段相比,在理念上存在两大根本性转变。一是金融业本质是竞争性行业,应该遵循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开放模式。二是下一步扩大金融业开放的同时,要协同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

金融创新最大挑战是培育资本的耐心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5月6日在“2018北京大学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

中国经济面临新旧经济博弈、中等收入陷阱等挑战,未来要实现触底企稳和成为高收入经济体,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关键是金融创新,技术创新需要金融创新推动,中国金融体系很庞大,但主要以银行为主,在非金融企业总融资中,银行贷款占70%,而要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继续靠商业银行支持扩张是有问题的,需推动成立更多长期投资基金,并开始对投资者进行教育。金融创新最大的挑战在于培育资本的耐心。

BAT回归将加速中国资本市场的机构化和国际化

第一前海金融董事长、中国投资银行主席龚方雄5月6日在“2018北京大学全球金融论坛”上做主题论坛演讲时表示——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但是中国是以银行的间接融资为主导。在这个融资模式中,70%、80%靠银行贷款,只有10%多是由资本市场主导的直接融资。这跟美国正是相反的。BAT回归A股将是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和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这些独角兽的回归,它会加速中国资本市场的机构化、国际化,从而加速中国长期资本的形成。中国的资本市场将变得更加有利于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未来能否配合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

妥善解决经济运行中的三大失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兼办公厅主任余斌5月6日在“2018北京大学全球金融论坛”上表示——

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三大失衡,从而推动经济循环更加顺畅。所谓三大失衡,第一是实体经济供求失衡。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除制约供给调整的体制和机制障碍,让供给能够适应需求变化;第二是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短板在于金融如何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如何能够承担相应风险,有效支持科技创新、如何适应人力资本大幅提升之后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第三是房地产与其他实体经济失衡。根本问题在于如何让房地产回归住宅本性。只有妥善解决经济运行当中存在的这三大失衡,才有可能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发展普惠金融必须考虑商业可持续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4月28日在“2018第二届中国信用科技与普惠金融论坛”上表示——

普惠金融的定义是指以可负担的成本向有真实金融需求的群体有尊严地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其中包含几个要点:可负担成本问题;真实金融需求;有尊严地提供,而不是施舍,要适当有效;提供金融服务,而不是金融产品。“普惠金融不是扶贫,必须考虑商业可持续问题。

中国经济“大国效应”越来越明显

高盛/高华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4月27日接受界面新闻独家专访时表示——

中国经济的“大国效应”在过去五年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外需恢复对整个GDP起了很大的拉动作用,但这个外需很大程度上是我们自己拉起来的。“大国效应”对日本和欧洲特别明显,对美国相对次要一些,因为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商品比较少。

未来将强化资本市场支持绿色发展的职能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4月23日在出席“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时表示——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呈良好发展态势,证监会也在积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证监会未来将继续强化资本市场支持绿色发展的职能,核心之一就是降低绿色企业的融资成本。同等条件下,绿色企业应该比非绿色企业融资成本更低,而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就能很好地起到这样的作用。如果环境信息披露比较充分,那么环保表现好的企业,其股票估值就会高,发行的债券利率也会比较低,这样就起到了降低绿色融资成本的作用。

新阶段开放战略要服务于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4月22日在出席CIDEG2018学术年会时表示——

一个国家在制定对外开放战略时会考虑三个因素,第一,怎样服务好国家发展目标;第二,当时所处的国际环境会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第三,国家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进入新时代,我国的对外开放战略要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方面目标:一是推进我国国际竞争力升级,二是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猜你喜欢
融资绿色金融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5月重要融资事件
4件重要融资事件
追踪绿色的秘密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再造绿色
金融大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