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中悬臂挂篮技术的应用分析

2018-09-10 16:35黄波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年6期
关键词:桥梁施工分析应用

黄波

【摘 要】文章以某工程为例,首先阐述了悬臂挂篮技术的工作原理,然后对桥梁悬臂挂篮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针对桥梁悬臂挂篮技术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桥梁施工;悬臂挂篮;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U44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6-0130-02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桥梁施工技术日益完善,而悬臂挂篮属于桥梁施工中不可或缺的技术之一,决定了桥梁能否顺利完工。悬臂挂篮技术具有很多优点,如成本低、操作简单等,将其应用到桥梁施工中,不但可以提升桥梁工程的施工水平,而且还能保障桥梁施工的顺利进行。

1 悬臂挂篮技术的工作原理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悬臂挂篮属于一种新兴的施工技术,它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可以在施工场地自由活动,与以往大型吊机相比,具有更加灵活的优点。因此,施工单位将其应用到桥梁施工中,可以充分结合自身的情况采取分段悬臂施工。悬臂挂篮不仅可以作为一种施工操作平台,它还可以承受一定的荷载力。但是大部分施工单位没有对它的这一特性予以重视,仅仅将其当作操作平台使用。因此,施工单位在日后的项目施工中,应当灵活运用挂篮的承重功能。

2 桥梁施工中悬臂挂篮技术的要点与具体应用

2.1 桥梁施工中悬臂挂篮技术要点

2.1.1 挂篮制作

在对桥梁开展施工的前期阶段,应当事先做好挂篮作业,并结合施工的要求安装和制作挂篮,尽可能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如此,在安装挂篮时,一定要对检测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此外,在制作悬臂挂篮的前期阶段,施工人员一定要将图纸的内容铭记于心,为员工的安全操作提供保障。挂篮的拼装环节也非常重要,因此要先做好枕木的铺设工作,同时还要对相关部位的腹板高差进行科学的调整,進而保证挂篮处于平衡的状态。通常情况下,当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以后,相关人员就可以进行填筑作业,准确找到枕木的位置;在安装支腿轨道的前期阶段,应当依据相关要求做好锚固作业,然后再对挂篮主梁前后支腿进行规范安装。

2.1.2 做好钢筋混凝土浇筑工作

悬臂挂篮技术属于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但在相关领域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在进行施工时,如果想要规范操作悬臂挂篮,那么一定要对混凝土浇筑的时间进行科学的控制,将浇筑时间控制在不大于7 d的范围内,并采取有效措施对支架模板进行科学的安装,为增强混凝土的相关性能提供应有的保障。在进行浇筑作业时,应尽可能依赖于悬臂挂篮的支撑力,灵活运用操作台开展施工作业,科学运输材料,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做到熟练掌握并科学调节钢筋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对钢筋混凝土进行浇筑的前期阶段,施工人员需要对锚头的实际位置进行确定。

2.1.3 重视挂篮预压试验

当挂篮试拼完毕以后,需要做好荷载试验工作,其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减少因为构件发生变形而留下施工安全隐患。如果想要对挂篮的具体刚度及受力情况等相关参数做到熟练掌握,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模拟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挂篮变形的概率。不仅如此,还要对弹性变形情况进行科学的预算,保障施工顺利进行。安装完前支点挂篮以后,施工人员可以把钢锭、水箱等当做相应的模拟活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促使桥梁悬臂挂篮可以承受一定范围的荷载力,并制订相应方案开展试压试验工作,例如后锚点和中心点、横梁的最大受力试验等。为了减少塔柱出现偏位而对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带来不利影响,在进行加载的时候,应当始终坚持同步平衡的工作原则,并将挂篮的变形情况做好详细的记录,为力模标高的合理性提供依据。

2.1.4 连续梁合龙

施工人员将悬臂挂篮施工技术应用到桥梁施工以后,其结构会跟随桥梁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假如没有在第一时间对这些变化进行妥善处理,那么就会对桥梁工程的整体施工带来不利的影响。施工人员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合龙连续梁,保证合龙口的对称性。在锁定合龙口的前期施工阶段,需要对预埋件及外刚性支撑做好焊接工作,促使合龙混凝土强度大于梁体的强度。此外,要科学合理地选择微膨胀混凝土,为振捣和浇筑环节的顺利实施提供应有的材料保障。如果想要促使合龙口迅速达到稳定的状态,那么需要在开始浇筑前在悬臂上添加一定的配重,促使其可以使混凝土重量处于匹配的状态,接着再做好卸载和配重工作。

2.1.5 重视合龙段和体系转换

通常情况下,合龙在连续转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合龙施工的过程一定要满足受力要求,施工单位把悬臂挂篮技术应用到桥梁施工中,就可以将独立“T”构梁体呈现出负弯矩的状态,使梁体跟着“T”构的合龙发生相应的转化,进而演变成正负弯矩交替分布的模式。施工人员尽可能选择在温度变化不大的时段开展合龙段施工,避免施工环境温度变化太大而影响施工质量。

2.2 悬臂挂篮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2.2.1 工程概述

某桥梁工程全长1 435 m,施工内容包括连续刚结构施工、简支梁施工等。该桥梁工程的桥面结构如下:桥梁两边的宽度为16.08 m,隔离带的宽度为15 m。对于该工程来说,桥梁上箱梁的施工属于本工程项目的重点环节,施工单位主要使用了C50水泥混凝土作为主要的施工材料,施工的总张力控制已达到576 kN。

2.2.2 加大悬臂挂篮施工设计的力度

施工人员在设计悬臂挂篮的过程中,应当依据桥梁的具体分段长度进行施工,同时还要对其是否符合荷载设计需求予以高度重视。施工人员应当将桥梁暗梁的结构、桥面宽度等相关因素考虑在内,这是因为该桥梁的横截面积属于整体结构,所以可以直接在该工程中使用悬臂挂篮。通常情况下,项目施工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①模板载荷设计。模板载荷设计应当保持在0.8~1.0 kPa的范围内为宜,在对后续工程开展施工的时候,应当依据该工程的具体情况及相关施工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科学的调整。②振动荷载设计。施工人员应当结合振动器的分布情况,对悬臂挂篮的模架进行规范安装,荷载设计应当大于振动器限度的4倍以上。③人员荷载设计。由于挂篮要承受很大的荷载力,而人员的重量和相关设备的重量占据了总荷载力中的较大比例,因此对桥梁进行人员荷载设计时,要结合工程的实际需要进行科学的设计。④最大桥段的荷载设计。在保障相关荷载可以满足实际要求的同时,对以上设计内容进行深度剖析后,得到了以下设计方案:底部横梁属于挂篮中的重要承载物,要求施工人员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其发挥自身最大的作用,使横梁的下层结构可以具备较强的抗压性能,并对其检测点进行合理的布置,为相关数据的准确计算提供保障。

2.2.3 分析悬臂挂篮技术的应用

某桥梁工程主要使用了悬臂挂篮施工技术,施工人员将挂篮当做模板的承重结构,各分段梁段都是一次性浇筑完工,施工顺序为从悬臂端部开始逐渐到悬臂的根部,同时对悬臂最大允许称重量进行严格的把关。对于节段施工混凝土,在进行浇筑施工的时候也要依据上述施工顺序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挂篮前端的下挠导致已经浇筑的混凝土发生开裂的情况。

3 结语

笔者以某桥梁工程为例,对悬臂挂篮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可以与相关人士互相学习、交流,进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 考 文 献

[1]周仁松.桥梁施工中悬臂挂篮技术的研究[J].交通世界,2016(1):96-97.

[2]王福举.悬臂挂篮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6(2):58-59.

[3]周德军.桥梁施工中悬臂挂篮技术的应用[J].交通标准化,2014,42(10):120-122.

[4]赵健邦,石福龙.桥梁施工中悬臂挂篮技术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4):201.

[责任编辑:陈泽琦]

猜你喜欢
桥梁施工分析应用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浅析市政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桥梁施工中的悬臂挂篮技术探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