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昭君故里生态文化旅游品牌的路径思考

2018-09-10 14:22牟勇
三峡论坛 2018年4期
关键词:生态文化旅游

牟勇

摘 要:昭君出塞是一场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壮举。昭君故里兴山县在整理、发掘、宣传昭君文化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发展的背景下,打好昭君故里生态文化旅游品牌,需要我们切实把握昭君文化的生态旅游价值、生态文化基本原则,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现实路径。在当前,必须坚持绿色崛起战略理念,把握生态原则,运用现代科技,结合兴山绿色地理优势,打造积极辐射鄂西乃至全国的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关键词:昭君故里;生态文化;旅游;路径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8)04-0010-07

一、把握昭君文化的生态旅游价值

在长江西陵峡北侧、大巴山余脉与巫山余脉交汇处,一条美丽的河流,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水流潺潺、温厚婉转,水天相映入怀,这就是著名的香溪河。传说“香溪”与昭君“香气”有关,故名“香溪”或“昭君溪”。昭君,姓王名嫱字昭君,出生在西汉南郡秭归(现今兴山县)香溪河畔平民之家。公元前33年,匈奴单于呼韩邪自愿归附汉朝,“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应允,后宫待诏王昭君挺身而出,“乃请掖庭求令行”,自愿担当“和亲使者”的角色。昭君到达塞北后,被封为“宁胡阏氏”,汉元帝也特意下诏改元“竟宁”。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昭君出塞”。从此,“刀槍入库,马放南山”,汉匈双方友好长达六十年之久,呈现出“边城晏闭,牛马布野”的和平繁荣局面。当前,昭君出塞的历史典故,已经成为一种追求和平、息戈播文的文化符号,它的时代价值愈来愈散发着光芒。对于兴山而言,要依靠昭君这个“家乡人”打造现代旅游文化品牌,就要准确把握昭君文化的生态旅游价值。

(一)把握昭君文化的“同心圆”内涵,找到旅游集聚“最大公约数”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同心圆”和“最大公约数”不仅适用于革命的政治大联合,同样适合于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感召、大联合,打造昭君故里生态文化品牌亦可把握这个原则方法。一是以“和”的文化符号凝聚海内外游客。昭君文化体现的“以和为贵、以亲为荣”的凝聚力,揭示了华夏一统、胡汉一家,“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的历史规律,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政治智慧,也为我们依托旅游开展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载体。一个“和”字,一个“亲”字,可以聚拢无数的海内外中华儿女。二是以“神”的文化意蕴感召海内外信众。比如台湾苗栗地区,人们将昭君娘娘与观音娘、妈祖娘并列供养。位于台湾苗栗县后龙镇校椅里的新莲寺,是全台湾供奉昭君的庙宇。《新莲寺沿革及地理环境》一书,有“奉祀观世音菩萨、天上圣母、昭君娘娘(西汉合番公主),由此神灵益显”之记述。2005年,在台湾妈祖北港进香系列活动时,主办方还办了一场“昭君文化祭”;内蒙古呼和浩特人民在其城南十里将昭君墓“青冢”不断地装饰、美化,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其开发成一座可供国内外游人瞻仰的陵园。塞外百姓把昭君敬奉为神。尊称为娘娘,1997年还专门在昭君墓地修建了一所娘娘宫,供人们瞻仰。源于民间昭君庙会的昭君文化节始于1998年,到如今已举办十一届。三是以“使”的文化内涵感召海内外儿女。把握昭君文化的“同心圆”内涵,就是广泛阐释昭君文化体现的“偃武修文”,友好相处的和谐文化、和平文化,引导人们珍视和平、捍卫和平,引导海内外游客到昭君故里拜谒、“朝圣”、歌颂这位伟大的民族和平使者。这对于提升兴山人气、发展山城热气、找到旅游集聚“最大公约数”具有极大价值。

(二)把握昭君形象内涵,发掘“天然美”与“实践创造美”结合的旅游元素

根据美学原则,事物的美包括两种:一是天然自然之美,属于自然界客观的映照物,给我们以单向体验,如青山绿水、花鸟虫石、雄伟的黄山、壮观的三峡;二是实践创造之美,是人化的自然,具体表现为通过科技、文化创造的有机映照物,给我们以自然人化后的体验,如北京鸟巢、水立方、上海东方明珠。第一,把握艺术化后的昭君之美。昭君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其历史形象早已被艺术家们进行了各种再创作,呈现“万种丹青画昭君”的盛况。这种形象,本身体现了其个人、故土山水的“天然美”与艺术加工“实践创造美”的有机融合。 第二,把握与昭君有关的传说之美。比如根据香溪河口一年四季风平浪静的现象,兴山当地就流传着一个美丽传说:传说昭君出塞之前,曾回家省亲,之后,她坐着龙头雕花木船,沿香溪河顺流而下,到达香溪河口,长江浪花纷纷朝溪口涌来,滞留花船,朝拜昭君,昭君感激地说“免朝(潮)”。此后,长江洪峰浪涛涌到这里便退去了,即使是夏天水涨,这里也浪平涛息。这一美丽的传说寄寓了家乡人民对昭君的深切怀念之情。第三,发掘昭君遗迹的历史厚重之美。基于对昭君形象的“美学”创造,兴山近年一大批关于昭君的遗迹被发掘出来。主要包括:昭君套、昭君绣、白鹤茶、弯脖子龙、胭脂柚、香水梨、绣鞋洞、河灯节、合心饭、昭君粉、石人湾等。其次,以昭君和亲为题材创作的《香溪美哟香溪香》、《同唱一首昭君歌》、《美丽的兴山我的家》等,以及长篇民间歌舞剧《情满香溪》。同时,“昭君传说”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等。

(三)把握昭君文化的道德内涵,发掘“颂德”文化的艺术魅力

昭君的人格,体现的是一种大爱,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的崇高品德。一个偏远山区的女子,虽然在宫廷中,屡受挫折,三年之中不见圣面,但她在了解多年国家民族动乱之灾时候,宁可出嫁茫茫沙漠,开创自己的事业,也不愿意老死宫中,空享富贵。一是把握昭君的女性智慧魅力。“乃请掖庭求令行”,展示了她的勇气、智慧和决心。带着和亲出嫁的使命,她善始善终,即使在王死之后仍遵循当地习俗,以继续其维护汉匈和平的事业。她对于国家的忠诚、大义凛然的决定,乃至为内蒙人民作出的牺牲和贡献,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二是把握歌颂昭君的文艺魅力。据统计,自汉代以来,反映王昭君的诗歌有700余首,与之有关的小说、民间故事有近40种,写过昭君事迹的著名的作者有500多人,古代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蔡邕、王安石、耶律楚材等,近现代的有董必武、郭沫若、曹禺、田汉、翦伯赞、费孝通、老舍等。 在关于昭君的演义故事里,清朝有章回小说《又凤奇缘》、元朝杂剧《汉宫秋》、明代有传奇《和戎记》、杂剧《昭君出塞》等。时至今日,家喻户晓的电视剧《昭君出塞》、流行歌曲《美女远嫁·昭君》、潮剧《王昭君》、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等,这些以歌颂昭君“功德”为主题的文化资源,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三是把握艺术作品体现的人文地理魅力。无数歌颂昭君的诗词歌赋里,多巧妙融合了昭君故里的自然山水、人文意趣,比如杜甫的“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上官仪的“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琴悲桂条上,笛怨柳花前”,以及近代一位佚名学者的“卷疏琉瓦下绿鸟,奇正兰桂上白云”等名句,皆将昭君的人格通过拟物的方式表达出来,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风情和魅力。这些,都是我们打造生态文化旅游项目可以深入挖掘和提炼的。

二、正确把握比较优势,明确昭君旅游品牌的生态文化原则

近年来,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及《“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国发〔2016〕70号)。这些文件对生态文化旅游做出了部署,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保障措施,创造性提出了生态、文化、旅游系统融合的发展思路,明确指出:“坚持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让广大游客游得放心、游得舒心、游得开心,在旅游过程中发现美、享受美、传播美。”[1]“推动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推动旅游开发向集约型转变,更加注重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等理念,为新时期生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指导。湖北省委九届四次会议提出了立足鄂西地区,着力运用后现代理念,激活该地区丰富的生态、文化等资源优势,破解交通、体制、机制等瓶颈障碍,协调组织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近年来开展的“绿色幸福村”建设,围绕风貌古朴、功能现代、产业绿色、文明幸福的定位,大力打造现代化生态文化景区,使游客在景点既能享受田园美景,又能享受现代文明。这些,都为兴山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指导和政策支持。尤其是新命名的“昭君镇”、“昭君村”,要借助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政策背景和“绿色幸福村”的宗旨定位,与时俱进做好“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打造“昭君故里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一)正确把握比较优势

旅游是一个综合产业,当前游客的旅游动机也逐渐多元化,这势必要求兴山在发展昭君生态文化旅游时,找准旅游目的地的比较优势,实行差异化的旅游定位,这样既可以规避同质化发展,又可提高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1.正确把握昭君故里的区位优势

一是昭君故里的地理区位。兴山县国土面积2327平方公里,处于巴楚生态文化旅游圈辐射地带。它东距宜昌市176公里,距三峡大坝97公里,西北距神龙架林区木鱼60公里。二是昭君故里的交通区位。目前兴山围绕生态文化旅游已建设、改造及在建的基础设施包括209国道各线、高峡公路、峡口码头、高古公路、昭君大桥等工程,朝天吼景区纳入“一江两山”黄金旅游通道、沪蓉北高速公路出口经过高岚集镇,交通已相当便利,已基本形成了“三横三纵”为主骨架、以古夫县城为中心、以香溪河为轴、覆盖全县的公路网格局。兴山县委、县政府正谋划推进的“22234”交通体系建设,即建好两条高铁(郑万高铁、沿江高铁)、两个集疏港(县城高铁陆港、香溪游轮水港)、两条旅游公路(县城至神农架东部景区旅游公路、高岚至汶埫坪旅游景区公路)、三个绕城(古夫、昭君、峡口三个集镇的货运绕城公路)、四条集疏通道(兴山至长阳高速公路,兴山至神农架木鱼观光小火车,县城至高岚景区一级路,县城至榛子高山旅游通道),将会使不久的将来,昭君故里真正形成水、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

2.正确把握昭君故里的生态优势

一是香溪河的优美风光。现代诗人黄德炎著《香溪风情》曾这样咏吟过香溪:香溪,香溪!水是香的,桔林是香的。屈原故里的深谷,飘着兰草的芬芳,昭君后裔的姑娘,洋溢着青春的馥郁!香溪,香溪!别看好幽僻,……如果参加小河评比,一定能夺得世界第一!不信,请到香溪一游。弯弯河道,清清碧水;青山夹岸,桔林掩映;玉虚洞天,昭君故里,高岚风景,看那“香溪孕秀”,听那美妙传说,定叫人心旷神怡!香溪河发源于神农架,流经兴山境内21公里,流经兴山县昭君村前的响滩后,始称香溪河,是流经兴山的最大河流。香溪河河道蜿蜒曲回,深潭与险滩相间,急流与缓沱相连。河水清澈溢香,除洪水期外,河水四季常清,清澈见底,纤尘不染。二是县域周边的自然山水。新县城驻地古夫镇建于2002年,位于仙女山麓,香溪河畔,环境优美,气候宜人,2004年移民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县境内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共有大小山头3580座、溪河156条,海拔高差2317.4米,气候宜人,附近的朝天吼景区荡气回肠,高岚景区山水如画,龙门河森林公园神奇幽深。

3.正确把握昭君故里的资源优势

一是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兴山县全县探明煤炭地质储量1591.20万吨,其中A+B+C级1339.10万吨,C+D级252.1万吨,保有储量300多万吨;8个矿区磷矿,累计探明资源储量2亿吨,保有资源储量7219.9万吨。二是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兴山县的水能资源得天独厚,县域内有大小溪河156条,香溪河和凉台河两大水系横贯全县,香溪河水系总流域面积2971km,年产水总量占全县的93.27%。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达31.82万千瓦,可开发量24.24万千瓦,年发电量6.3亿千瓦时。三是拥有特色产业资源。兴山拥有具传统优势的五大支柱产业分别是:果茶、烟叶、畜牧、蔬菜、药材。果茶产业,全县柑橘总面积近8万亩,茶叶总面积达到4万亩;烟叶产业,面积稳定在5万亩以上;畜牧产业,建设有10万头三元杂交猪基地,以及与之配套的10万亩草场;蔬菜产业,形成4万多亩的低山精细蔬菜基地,新发展5万亩的特色蔬菜和野生蔬菜基地,及5万亩的高山返季节蔬菜基地,使蔬菜总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药材产业,围绕8个乡镇布局,建设3万亩药材基地,总产达到8000吨以上。这些,都能为打造昭君生态文化品牌提供物质“硬实力”。

4.正确把握昭君故里的文化优势

如前所述,昭君出塞这一历史事实,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象征,符合民族团结、人类社会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主题。昭君为兴山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历史元素。一是昭君形象的深入人心。2000多年來,昭君的事迹及其爱国情操、和平理念、奉献精神、女性智慧一直为文人骚客所赞叹,也一直为家乡人民所传颂。宜昌市夷陵区乐天溪镇系白居易当年客居之地,该地为宣传小镇面向全国征集的对联就有“昭日昭月昭君心,乐山乐水乐天溪”的经典名句。二是昭君品牌“走出去”深入人心。兴山昭君故里先后通过一系列宣介活动,提升其品牌形象和美誉度。“昭君文化高层论坛”、“湖北人游湖北,走进昭君故里——十万大军漂流朝天吼”和“昭君故里·朝天吼杯”汽车旅游集结赛等活动,大大提升了兴山旅游知名度;10分钟的《昭君故里》旅游光碟由央视主持人解说,在各电视台播放,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大连、青岛等知名城市媒体以及本省的《武汉晨报》、《三峡日报》、《三峡晚报》和湖北电视台、三峡电视台等媒体专版推介。三是独具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深入人心。兴山民歌,渊源流长,音调奇特,不见经传,被誉为”巴楚古音活化石”;薅草锣鼓,历史悠久,以唱情歌的花锣鼓和不唱情歌的攒鼓远近闻名;地花鼓并演蟠龙、跳狮、花鼓诸杂剧,围鼓既保留有北方粗犷的气质,又具有南方委婉的风格,曲牌丰富。

(二)明確昭君品牌旅游的生态文化原则

党的十九大提出,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昭君故里要依托比较优势,着力把昭君文化品牌与兴山秀美壮丽的自然风情相结合,必须坚持“外修生态、内修人文”为基本遵循,以绿色发展为主线,把生态文明融入昭君旅游品牌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立足发展生态特色产业,全力打造生态城;立足昭君文化品牌,全力打造文化城;立足建设“鄂西圈游客健康休闲中心”,全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健康城。

1.要整合资源,为我所用

一是系统收集整理与昭君、昭君出塞的文化资源。一切关于昭君文化的古迹、传说、文学艺术、都应该大胆地加以发掘、整理。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群众想象力和创造性,尽可能多地创造与之相关的产品。尤其是昭君村“王”姓的村民,应激励和动员他们参与到昭君文化的研究、整理和昭君旅游资源开发这一事业中。二是借势借力、科学整合周边景区资源。比如,当前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和三峡旅游热的兴起,以及“大三峡旅游经济圈”的打造,让开发昭君品牌占尽“天时”;而昭君村距离神农架仅1小时的车程,三峡大坝蓄水到175米后,水位抬升到昭君故里的琵琶桥下,游轮可直达兴山昭君村景点,又让昭君故里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利”条件。这些,都应该从战略的高度来加以认识。三是要坚持内外联动、以“宣介第一”激活资源。要实现全民动员,组织发动对“昭君文化”的适度包装技巧和营销策略,力争通过市场经济规律,使昭君故里的名声“走”出去,使看昭君的人“走”进来,强化专题促销、市场直销和网络营销,不断巩固和扩展目标市场,吸引更多的中外旅游者踏上昭君故里独具魅力的生态文化之旅;在开发与建设中坚持与时俱进,大到一个区域、一个品牌,小到一个景点、一个文艺作品,都应该主题鲜明,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2.要抓特色,强特色,凸显特色

昭君文化是一个历史文化,也是属于中华民族的“大文化”,在开发、利用这一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运作取得了巨大成功,兴山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大胆地借鉴、模仿其做法。一是要注重现代科技与自然生态、历史典故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将具有视觉冲击、震撼性的现代声、光、电系统、美轮美奂的现代建筑风格与当地原生态的自然美、古朴、简易的农村院落、景观结合起来,争取发挥“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人特我神”独特魅力。二是立足本地实际与开放战略的深入融合。比如:发掘和创作“昭君少年时候的故事”、“昭君出塞前的故事”、“昭君的美貌与德行”等等。

3.坚持全方位开发、重点突出

昭君文化开发应具有全国眼光和世界眼光,充分利用三峡工程和神龙架的声明远播,借助“昭君出塞”这一千古不朽的佳话,把兴山整合建设成为中外驰名的文化旅游经济区与生态旅游经济区,让其生态旅游文化优势能充分释放,像三峡工程的电能一样,传输到四面八方。一是要打造满足基本需求的生态旅游文化产业链。在项目运作和规划上,应充分考虑到游客的现实需要,考虑到外出旅游包括行、住、食、游、娱、购等多个环节,根据地方的实际情况,发展适应游客需要的“看”的产业、“听”的产业、“娱”的产业、“吃”的产业、“住”的产业和“购”的产业等。二是重点打造“看”和“玩”的项目结合链。有“看”头,有“玩”头,旅客才会安心地在这里吃,在这里住,甚至在这里“大购”。因此,全方位开发、重点突出,就是要全县一盘棋,围绕昭君名人文化、民俗文化、女性文化主题形成整体意象系统,形成旅游特色、旅游品牌和规模效应。三是深度开发与市场开拓相结合的服务产业链。坚持统筹规划与突出重点相结合,促使旅游业从接待型向产业型转变,由资源型向产品型转变,由项目开发型向项目资本营运型转变。

三、打造“昭君故里”生态文化旅游品牌的现实路径

生态文化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全新旅游方式。昭君故里如何高起点地打造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是当前旅游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生态文化旅游的活力在于民生,优势在于创新,品质在于和谐,效益在于市场。兴山县要把握生态文化资源独特而丰富的特点,吸纳生态文化旅游的先进理念,塑造昭君故里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的生态文化之旅游品牌,实现生态文化旅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以目前正在开发的三峡香溪国际旅游休闲区项目为例,该项目由兴发集团发起并牵头实施,近中远期分别建设投资15亿元、10亿元、15亿元。建设总体框架为“一河、两港、三区”,围绕“神奇香溪、美人昭君”核心轴线,着力打造成为个性独特、景致优美、富于魅力、享誉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乃至全国的生态文化旅游新亮点。因此,我们要借助当前高阳镇已正式更名为昭君镇、昭君民俗文化村、昭君文化博览园、昭君文化经济带企业联盟日趋完善成熟的契机, 着力打造“昭君故里”生态文化旅游品牌,使其形成规模、特色和品牌。具体说来,既要发掘昭君作为中国古典“四大美人”的审美价值(女性美、情操美等),又要搞好昭君文化故里的形象设计、生态和谐,增强“美丽昭君、神奇兴山”对境外游客的吸引力。从实际成效来看,要追求的是品牌既“好看”,又“好吃”,既有使人去一次的“神往”,更有“回头望”的留恋;从实际操作上讲,则要贯彻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既“见小”,于小事处用工夫,又“做大”,从大战略上做文章。

(一)从“大”的方面整合生态文化旅游资源

生态文化旅游是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新型旅游形式。昭君故里打造生态文化旅游新品牌,一要走集群化产业创新路子,改变眼下低、小、散的状况,全方位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一批该地区集观光体验、自然沉醉、文化感染、艺术熏陶、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集聚区。

一是要大手笔建设“大”项目。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品牌需要一批影响力大、带动性强、综合效益好的项目作为示范和支撑,通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辐射开来;例如,近年山西打造的平遥古城旅游文化国际化项目,就是通过充分发掘平遥古城的历史故事及其当代价值,在此基础上引入合作机制,争取到中国进出口银行6.8亿的贷款,通过大手笔投入、高起点规划,短短几年平遥古城项目就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目前总投资5.8亿元的兴山县古洞口综合开发项目,打造的是集水电展示、滨河休闲、水上运动、山地游览、水光山色于一体的满足游客休憩玩赏需求的主题生态文化公园。由此可见,打造一批好项目、大项目、优秀文化项目,是提升旅游产业文化内涵的“重点突破”之举,通过品牌效应可以收到“四两拨千斤”之功。在前期发掘昭君旅游资源时,兴山已规划或建成朝天吼漂流、昭君文化博览园、明妃温泉、中华妇女民俗文化博物馆、三峡昭君巴楚民俗文化村等特色旅游项目,目前还有“三峡香溪国际旅游休闲区”和“昭君文化经济带企业联盟”成了宣传昭君故里、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的有效载体。今后,需要更进一步开发昭君故里的景区项目,如可建昭君凉亭,昭君女儿楼,昭君出塞船等创意性建筑,发掘绣鞋洞、石人湾等传说古迹,修建昭君博物馆、昭君宅及望月楼、昭君祠,建设汉宫风情园、塞外风情园等颇具古典或异域情怀的建筑,同时开发和整合附近的卧佛山、仙女山等自然景区,使兴山成为集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漂流探险、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大型旅游中心。

二是大宣传扶持“大”品牌。昭君是闻名海内的“四大美人”,又是出塞的“和平使者”,这两个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妇孺皆知。但是,兴山作为昭君的故里并不广为人知,因此现今需要宣传的是兴山与昭君的关系。具体做法是可在各种报纸、书刊、电视、网络上,通过昭君形象宣传兴山,旅游宣传口号可以设计为“我从这里走出——王昭君”,“兴山孕育昭君美,生长明妃尚有村”、“王昭君:和谐社会,从我做起”等等。另一方面,参照“枝江酒业”的发展、运营模式,运用香溪美丽的传说和良好的水质,发展“昭君酒业”;同时,利用兴山已有的特色种植业产品,大力开发昭君品牌系列:昭君白鹤茶、昭君胭脂橙、昭君牌香烟、“香溪”牌女性化妆用品等等,争取由政府扶持、企业运作,做大做强,形成知名品牌。

三是大规模定期举办“大”活动。宜昌地区为了发展旅游,先后举办了中国宜昌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兴山昭君文化艺术节、秭归屈原文化艺术节、当阳关公文化艺术节、长阳民族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今后,希望兴山在组织活动方面更加主题鲜明,突出纪念昭君的内容,比如可组织昭君女儿节、昭君出塞纪念年、香溪歌舞会,昭君故里推介会、“昭君”系列产品展销会等。“昭君形象大使启动仪式”、“昭君后裔重走和亲路”、“昭君文化研究座谈会”、“昭君文化书画摄影采风”、“昭君文化高层论坛”等系列活动如火如荼开展。

四是大视野从文化和学术上抢夺“大”资源。可根据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两大主题,在昭君故里成立“昭君文化与和平发展国际交流中心”,发展会议旅游,扩大昭君故里在国内外的影响。创办昭君旅游文化艺术学院,培养旅游、艺术人才;定期召开昭君文化专题学术研讨会;持之以恒地办好昭君文化艺术节;继续加强与内蒙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化“昭君文化论坛”的层次和领域等;三峡地区的重庆、宜昌等地的某些高等院校应在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旅游文化》和《三峡旅游文化》(含昭君旅游文化)等课程,举办有关昭君和平文化的专题讲座,扩大昭君故里在高校的影響。五是大力度基础设施搞好“大”服务。目前,在交通方面,已建成的峡口旅游码头,完成了客运泊位、停车场、双向客运缆车及斜坡道和钢引桥、人行踏步道、绿化环保等配套设施工程建设;近年来,突出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建设、改造及在建包括宜兴公路、209国道古平段、209国道白铧段、高峡公路、古两公路、峡口码头、高古公路、昭君大桥等工程;沪蓉(北)高速公路经过兴山境内,2016年兴山被确定为宜昌至郑万铁路联接线,兴山将告别不通铁路的历史,这将有效使昭君故里扩大对外开放,打造高铁经济,提升高铁的聚集和辐射力。在生态环保方面,要着力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等一大批项目。在酒店服务方面,昭君山庄、香溪大酒店、汉明妃大酒店每年顺利通过省、市星级酒店复核验收。要投资兴建更多“低投入、有品质、有特色、服务健全”的旅店和招待所,积极改造和维修昭君村景区房屋、地面、给排水、绿化、道路护栏等基础设施,使景区面貌焕然一新;全方位引进市场机制,通过“谁开发、谁保护、谁投资,谁受益”原则,招商引资,鼓励、支持更多的企业共同参与生态文化旅游开发。此外,兴山县城所在地古夫镇环境宜人,需要进一步维护和管理,为游客提供“宾至如归”的良好环境。

(二)从“小”的方面提升生态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

从小处着手,就是要学习、借鉴外地旅游经验和本地区实际,不断创新和完善,尽可能全方位满足游客悦目、娱乐、增知、益智等多种需要,认真发掘、整理其真实文化内涵和对当代人生活的启示,要让消费者体会到文化内涵,享受欢乐、体味乐趣、升华境界,这就要求我们的生态文化旅游产品无论是演艺产品还是文化工艺品,都要本着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着实体现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坚持“差异化产品”和“现代化服务”两手抓,通过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在规模建设的基础上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力争影响和带动兴山旅游服务业和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形成特色旅游产业链。在此基础上,适度开发度假房产、田园农庄、乡村俱乐部等,支撑起未来兴山生态文化旅游的一方新天地。

1.围绕游客“衣食住行”提供特色品质服务。在“衣”方面,开发具有昭君象征意义的文化衫、古装衣、帽以及具有塞北风情的昭君套、中国结、小香包、情人扣等小饰品;在“食”方面,主要包括饮品和食品两大类。饮品主要是前所述的昭君酒、昭君茶,食品则包括具有本地特色和传统的合心饭、香溪烧烤,水果类昭君橙、香水梨、核桃等;在“住”方面,可以考虑建设精致、小巧、别致的昭君女儿楼、香溪小庭院,小蒙古包等,充分利用山巅、山脊、山坡、山谷盆地、山麓、峭壁、水体进行点、凸、跨、飘、引的规划设计。使之与大酒店,大旅社相得益彰;在“行”方面,主要开发与当地景区结合的小吊桥、小船、游览小车,峡谷地点还可引进索道、缆车等短途旅行工具。

2.在歌舞文艺上提供服务。主要包括两方面,“看”的内容和“听”的内容,以及二者有机融合的内容。在“看”的方面,可以从戏剧、歌舞、文艺作品三个方面打造。戏剧以昭君为题材的地方戏剧表演,题材如《昭君出塞》、《情满香溪》等,每天一场,定时表演;舞蹈表演以三峡地区的民族舞蹈和昭君出塞地的蒙古族舞蹈为主,也可每天一场,定时表演;文艺作品,开发出售有关王昭君的诗集、故事、绘画、对联、景观旅游导图、音像制品、纪念章、纪念币、偶像雕塑等;在“听”的方面,主要包括器乐、歌曲两大类。器乐以古琴、琵琶演奏为主,题材如《昭君怨》等;歌曲方面可以用“兴山特性民歌”演唱歌颂昭君的歌曲;这方面需组织专人整理、创作,最好将古典曲谱与地方民间小调相结合

3.在历史文化“情境”体验上提供特色品质服务。除了通过景致、表演和饮食来激发游客的兴趣外,还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和提供仿真场所来让游客亲身体会、参与。比如可每天举办昭君故里小姐抢绣球游戏、昭君出塞上船实情体验、昭君故里田地劳动、种昭君橙、栽合欢树等方式促使游客增强互动。充分发掘昭君和亲、和睦、和谐主题元素,与兴山自然山水的灵秀及山城明珠的静谧,峡谷、山崖、漂流景区野性和刺激结合起来,打造一场场美轮美奂、让人沉醉的情境体验。

4.着力从细节处提供人性化景区服务

通过对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实行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培训,包括职业道德素养、文化知识、历史知识,普通话水平测试等方面,使旅游从业和管理人员素质得到提升,造就专门的导游服务人才。同时,加强管理、完善服务,大力开展景区“厕所革命”、“停车场革命”,“日光躺椅革命”等,为游客提供干净、卫生的场地服务,开展旅游环境综合整治,规范景区摊棚摊点,严厉打击黑导误导、欺客宰客等不法行为,营造诚信的旅游环境,使昭君故里的旅游专业化、职业化、市场化、产业化。

注 释:

[1]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0号)。

责任编辑:王作新

文字校对:孙 珂

猜你喜欢
生态文化旅游
我们一起“云旅游”
小A去旅游
旅游
新型工业化城市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
林业行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的思考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生态文化”书画摄影五人展开幕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生态文化建设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