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工业振兴,铜梁“二次创业”在路上

2018-09-10 15:14冉隆国
重庆与世界 2018年4期
关键词:铜梁高新区工业

冉隆国

工业发展状况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水平的核心指标。铜梁工业起步于一穷二白,从小到大,靠实体经济起家,也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

当前,铜梁区正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工业振兴行动,它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带来的格局变化是以往的总和都不能相比的:从区域发展看,好的基础在巩固;从工业生产来看,好的态势在延续;从行业结构调整来看,好的力量在增强!

崇峻不凌霄,则无弥天之云,推进工业振兴,铜梁踏上“二次创业”之旅!

稳:“工业振兴”号声嘹亮

铜梁地处渝西腹地,是联通主城与渝西、联动成渝城市群发展的关键区域,更是承接主城产业转移的主战场。新时代下,全区推进工业振兴战略,首先“稳”字当先,工业整体企稳,传统产业运行平稳,龙头工业支撑作用稳。

该区以创建国家高新区为契机,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工业振兴行动,大力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全力打造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智能制造、生态农产品加工等六大产业集群。

目前铜梁高新区已拥有高新技术企业78家、市级以上研发平台35个、知识产权示范(试点)企业53家,科研人员3000余人,拥有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企业服务中心。

作为铜梁工业大汇集之地,也是其“工业长子”,这里打个“喷嚏”,整个铜梁都要抖三抖。全区工业发展“稳”字当先,铜梁高新区发展也是“稳”字当先,从诞生到壮大,每一步都稳扎稳打。

筹备启动阶段,铜梁率先在全市范围内成立工业园区,确定了铜梁工业发展新模式,并成功跻身市政府首批特色工业园区,正式拉开了园区建设序幕。

奠定基础阶段,通过招商引资,以制鞋、纺织、食品等为主导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初具规模,为铜梁由农业大区向工业强区转变奠定了坚实基础。

组团发展阶段,铜梁抢抓渝遂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的历史机遇,设立铜梁工业园区蒲吕组团,进一步拓展了园区发展空间,开启了园区快速发展新篇章。

整合发展阶段,铜梁区委、区政府调整园区管理体制,整合原铜梁工业园区和铜梁工业园区蒲吕组团,设立了新的铜梁工业园区,拉开了工业园区大建设的序幕。

加速发展阶段,根据全区投融资体制改革部署,高新区实行公司化运作,由重庆绅鹏实业开发有限公司主要承担高新区的开发建设。2016年6月29日,重庆市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设立重庆铜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拉开了高新区新一轮发展的大幕。

一步步回顾才明白,正是得益于先前的基础打得牢,才有了“工业振兴”这后面的故事。

现在铜梁全力打造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智能制造、生态农产品加工等六大产业集群,题中之意就是“产业转型升级”。

正是因为底气足,喊出“工业振兴”的新口号才特别嘹亮。于铜梁区而言,这是在改变以往工业实体经济的格局,力图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工业体系,推动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结构新格局。

进:在全国阵营中破釜沉舟

推行工业振兴战略是一个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前进过程,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谋而合。铜梁区委、区政府敢于刀刃向内,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着力改善落后产能,做好加减乘除,加法——投资、需求、创新,减法——淘汰落后产能,乘法——创新驱动,除法—市场化程度。

工业振兴,铜梁区需要的是脱胎换骨、破茧化蝶,需要的是通过“加减乘除”重新排兵布阵。该区在全国、全市“一盘棋”中谋定产业方向、找准发展路子:狠抓规划引领,完成城市和工业、商贸、文旅等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初步形成“一区六园”产业布局;围绕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实现招商引资由被动招商到以我为主招商、由“摘茄子”到“挖红薯”的转变;实施工业领军企业和明星企业培育计划,支持112家企业技改升级。

这些都是工业振兴战略中的大招,推行过程中免不了一时之痛一时之难,但却能换来可持续发展长久发展。

铜梁区不再只吃粗放型、“初字号”的饭,要形成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狠抓协同创新,制定“龙乡人才政策10条”,柔性引进院士3名,新建院士专家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与重庆大学等高校共建创新创业平台35个,新增科技型企业70家;狠抓开放平台,积极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川渝合作示范区等开放平台,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紧促的节奏配合紧促的步伐,“工业振兴”口号喊得嘹亮,做得有模有样。顺其自然,“嫁”到铜梁的工业企业越来越多,“婚后生活”充分证明了当初没有看走眼。重庆环际低碳节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对此深有感触。

“环际低碳于2010年落户铜梁。经过近年來的发展,公司从成立之初仅有两个人,成长为了现今业务覆盖全国、产品走出国门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马渝说,环际低碳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铜梁区委、区政府相关政策支持,企业在税务和技术研发等方面享受了各类帮扶,切实提升了企业效能。今年,环际低碳将推动企业向更高质量发展,力争实现产值突破一亿元。

企业命运与全区经济共命运,环际低碳接下来将继续坚持走技术创新发展道路,按照铜梁“实业立区、创新强区、开放兴区、生态优区”战略要求,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强化自身建设,使创新成为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好:政府高效率企业高增长

工业振兴战略推行至今,企业效益超出预期,市场信心有效提振,好的因素正在不断积聚,进一步叫响了“铜梁质量”,打造出“铜梁品牌”。

目前,高新区累计签约的415家企业全部投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约1300亿元,1000亿级开发区已有支撑。其中,以庆兰实业等为代表的机械(装备)制造类企业144家;以威诺华为代表的LED光电及电子信息类企业60家;以普利特等为代表的新型材料类企业61家;三大主导产业占入驻企业总数的63.8%。2016年,机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型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569.4亿元,占高新区工业总产值的71%。

由此可见,振兴工业是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虽然转型总是伴随着阵痛,新经济的发展也需越过千山阻隔,但转型成功后,供给质量提高,不仅焕发了实体经济的活力,也让虚拟经济的发展获得更大空间。面对这样的骐骥一跃,铜梁区拿出更大的担当,以更大的作为去追求更好的结果。

事实也正如人所愿——

经济运行稳步增长,2017年,高新区实现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380亿元,同比增长16.2%;实现工业增加值134.5亿元,同比增长10.8%。

项目建设强劲有力,201 7年,高新区承接区级重点建设工业类项目34个,新开工和承、顺安、和泰、伊菲斯特等项目19个;新竣工光成、恒渤、君卓、鑫科高等项目18个;新投产派瑞特、威诺华、天路等项目17个。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高新区承接专业招商小组引进项目75个,计划总投资119.2亿元,预计年产值446.8亿元,预计年实现税收27.7亿元。中车导轨电车项目、天齐锂业、京东、江陵磁材、会通新材料、厚普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落地。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建成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实行服务专员制度,成立高新区企业家顾问委员会,组建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联盟,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全方位”支持;开发建设“互联网+单一窗口”的政务集成创新网络系统,涉企审批事项环节从55个优化到21个,审批时限由最少267个工作日压减到51个工作日。

这些成绩的取得,各大工业企业功不可没,而成绩反过来又很好地返哺企业,实现双赢。以庆兰实业为例,它是一家主要从事汽(轿)车零部件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企业落户铜梁后,创造了从建设到投产仅一年时间的“加速度”。

谈到铜梁的营商环境,庆兰实业相关负责人接连说了几个“不错”。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企业并不好做,但到了铜梁后,感受到铜梁区服务企业的效率特别高。比如企业从最初的拿地到施工建设,一年时间,500亩地、20万方廠房全部建好。2016年、2017年的销售收入基本是翻番似的增长,2017年企业开始纳税,纳税总额在1000万元以上。

“我们的规划是把铜梁作为集团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包括未来的上市主体,也是以铜梁的庆兰实业为主体。”该负责人说,企业的战略目标是把庆兰实业有限公司建成在世界汽车制造市场有影响的一个配套企业。公司前期的客户主要是福特、通用、大众等中高端汽车整车企业。到铜梁后,2016年底,公司还拿到了奔驰的订单,这是公司发展的里程碑。

猜你喜欢
铜梁高新区工业
铜梁:美丽乡村扮靓龙乡大地
河南省国家高新区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河南省国家高新区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重庆市发改委批复市郊铁路璧山至铜梁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东新认定6家省级高新区
“民间杂耍”舞出大名堂
四川新增7个省级高新区
农旅融合开出致富花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