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东西山古村落特色绿化景观探析

2018-09-10 12:45蒋春唐晓岚黄利斌
中国城市林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太湖古村落探析

蒋春 唐晓岚 黄利斌

摘要:绿化景观是古村落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营造村庄的特色绿化景观,调查古村落的绿化景观特色尤为重要。采用现场踏查、资料查阅、调查咨询等方法,对太湖东西山古村落绿化景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太湖东西山古村落中主要树种为批把、柑橘、银杏等,村落外围绿化布局方式为村落四面环山、三面環山或夹于两山之间,村内绿化点、线状分布。

关键词:太湖,古村落,特色绿化景观,探析

绿化景观是古村落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村落景观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本文通过调查探析太湖东西山古村落的绿化特色,旨在为当前新农村特色绿化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1 自然概况

调查的地区处于太湖流域的苏州市吴中区东山(东山镇)和西山(金庭镇),东山镇曾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林果茶”为西山主打品牌。东山、西山境内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超过1000多种,有大面积人工栽培的批把、杨梅、柑橘、茶树等经济林果。“洞庭橘熟万株金、树树烟笼疑带火”,洞庭山的橘子、批把等果实为传统贡品,枇杷、杨梅、柑橘、茶叶现已成为地方特产[1]。

吴中区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南部。全境东西长92.95km,南北宽48.1km。调查区域为吴中区的西部,境内有低山丘陵,系浙西天目山向东北延伸的余脉,成“岛”状分布在太湖沿岸地区或湖中。西部丘陵山区土壤主要为地带性黄棕壤、红黄壤、石灰岩性土、果园黄土,土质疏松,土壤肥沃,适宜树木生产。吴中区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5.5℃,一月平均气温3℃,七月平均气温28.2℃,极端最高气温41℃(2013年),极端最低气温-9.8℃(1958年),年均降水量1094mm,年降水日125d,主要集中于6-9月;年均相对湿度68%,年均日照时数1965h,无霜期233d。最高水位平均值3.38m(吴淞标高,下同),最低水位平均值2.43m,常年水位平均值2.83m。境内河道纵横交错,河网稠密,既有平原水网河道,又有依村而立的港巷。

2 调查方法

采用现场踏查、资料查阅、调查咨询等方法。调查内容为村庄外围绿化和村庄内部绿化。调查内容涉及布局方式、绿化树种选择、绿化栽培模式等。调查地点处于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的杨湾村、陆巷村,金庭镇的明月湾村、角里村、堂里村、植里村、东村村、东蔡村、后埠村。此外,还对比调查了省内其他地方的部分村庄。

3 调查结果

3.1 外围绿化布局特色

3.1.1 绿化布局

调查的古村落环太湖沿岸分布,充分利用自然地理条件进行规划布局,房屋据地形而建,没有成行成列砌筑。村落被山林绿化环抱,有的四面环山;有的三面环山,一面朝水或一面临路,呈背山面水(路)之势;有的夹于两山之间。

东山镇杨湾村,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面临路。陆巷村东、南、北三面环山,西面望湖。明月湾村位于金庭镇南部太湖沿岸,呈东西长方形布置,东北面环山、西北面环田。角里村位于金庭镇西南端,房屋为南北向布置,四面被果林环抱。堂里村位于金庭镇西南部太湖沿岸,四面环山。植里村位于金庭镇西部太湖沿岸,处于南北两山之间。东村村位于金庭镇北部太湖沿岸,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面望湖。东蔡村位于金庭镇南部,房屋长方形东西向布置,南面一条东西向路为村庄的主要出口,东、西、北三面被山林包围。后埠村位于金庭镇北部太湖沿岸,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面接湖。

3.1.2 树种选择

这些村庄周边的山林满栽经济林果,主要树种为批把、柑橘、杨梅、银杏、枣树、石榴等果树,这些果树非常适应当地的气候特征,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文化发展传承[2],是江南古典园林常用树种。这些山林构成了村落的围村林,村落处于绿色环抱之中,周边没有工厂,没有污染。

3.1.3 栽培模式

一般都是纯林片植,很少混合栽植,比如1个山坡1片橘林、1片批把林、1片杨梅林、1片银杏林等。这样便于果实采摘,景观效果上也达到整体统一,具有一定的气势,形成特色。

3.2 内部绿化布局特色

3.2.1 树种选择

村落内部绿化形成家家户户栽植柑橘、批把、枣树、石榴、银杏、杨梅、柿树等果树的传统,尤其是主打观叶观果的常绿果树柑橘、批把及观叶观型的彩色树种银杏3个树种,不同于其他地方各种经济林果混杂栽植的方式,形成了统一的风格特征,与当地的古民居相映成趣,显得非常协调,使村庄越显古朴、苍劲。批把、柑橘、杨梅为常绿树种,使村庄在冬季也显得绿意盎然,银杏、枣树、石榴、柿树又增添了秋季色彩。这些果树不同季节硕果累累、挂满枝头,呈现丰收景象,漫山遍野、家前屋后随处可见,伸手可摘,但无人去摘。这一方面是由于果实多得不足为奇,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当地纯朴的民风。

3.2.2 栽培模式

村落内部绿化包括宅院绿化、宅旁绿化、宅前绿化、宅后绿化(图1),村内道路绿化,水岸绿化,零星绿化,寺庙绿化(图2)等方面。栽培模式详见表1。

宅院绿化、宅后绿化一般是小片纯林栽植,如1小片橘林、1小片批把林、1小片银杏林等,偶有混合栽植,如橘树和批把混栽、橘树和枣树混栽。宅旁绿化通常是列植。宅前绿化常用对植的方式,如门前两侧各栽植1棵银杏或批把等。道路绿化、水岸绿化都是采用成排列植的方式。零星绿化采用群植、散植的方式。寺庙绿化采用对称栽植和群植的方式。栽培模式见表1。

3.3 绿化综合效益

通过调查分析,居民选择经济林果作为村庄绿化树种的原因主要是这些树种带来实实在在的

3 大效益。

3.3.1 经济效益

古村落的农业产业主要是经济林果业[3]。当地生产的批把、柑橘、枣树、石榴、杨梅等均为优质品种,颗粒饱满、个头硕大,每年有大量的水果产量,许多家庭以销售水果为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经济林果增添了村落优美的景色,许多村落被开发为旅游景点,收取门票,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由于村落旅游业的发展,带动自助式果实采摘、农家乐生意,村民在家就可创业。经济林果促进了生态休闲旅游的发展,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4]。

3.3.2 生态效益

大量的优良果树促进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增加了村落的绿化覆盖率。这些经济林果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水质、增湿降温、滞尘降躁、清新空气、释放负氧离子等改善环境的生态功能[5],有效提高村落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这些树木,已经成为居民心中的保护神。

3.3.3 景观效益

彩叶果树银杏、枣树、石榴等秋季叶色金黄,色彩宜人。常绿果树批把、柑橘、杨梅等增加了冬季的绿色景观。春夏花满枝头,秋冬硕果累累。这些树木成为古村落不可缺失的秀美外衣,提高了村落园林绿化水平,为村落居民创造更加优美的人居环境[6]。

4 讨论

太湖流域东西山古村落具有遗世沧桑之美,其古建筑、寺庙、祠堂、民俗、土特产、古井以及挂满枝头的柑橘、批把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观光休闲[7]。借着兴建特色小镇的东风,其特色资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进一步发扬光大,在对古村落环境修复的同时,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项目应将不断兴建,比如乡村旅游、文化村、画家村、民俗村、文化型民宿、传统手工艺等[8]。在古村落绿化保护方面,更要保留原有特色树种和配置模式,尤其是古树名木为古村落的活化石,应为文化传承服务。

对于特色明显的古村落的绿化要由古村落保护单位加以引导,要保留传统、提升特色、强化特色,使用当地现有的经济林果树种进行补植,突出地方特色[9],不宜栽植其他种类树种,尤其是城市常用绿化树种,以致削弱原有绿化特色。

在新农村建设方面,提倡一村一品,而不是千村一面。村庄的房屋要有其特色,绿化也要有其特色,最终达到村庄整体风格的特色化。村庄特色绿化是“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最好乡愁景观[10]。

参考文献

[1]相西如,丁纪江.试论地缘相临风景名胜区的特色构建:以太湖国家风景名胜区苏州东山景区、西山景区、光福景区为例[J].中国园林,2005,21(02):61-64.

[2]辛显存,于东明,刘振磊.肥城桃文化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7,15(3):59-62.

[3]桂鹏.东村古村落文化景观演变与重构研究[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2014.

[4]何巧莹,范义荣.丽水市云和镇绿化特色分析[J].中国城市林业,2010,8(1):10-12.

[5]蒋春,程宁,黄利斌.优良绿化保健植物选择及群落模式配置[J].江苏林业科技,2015,42(2):26-32.

[6]杨佩,高凤.大唐芙蓉园植物景观调查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49-53.

[7]陈招英,张建和.五泄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营建途径[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2,19(2):211-213.

[8]张小莉.风景区中村落景观格局的保护与延续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1.

[9]歐阳高奇,颜颖.风景名胜区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探讨:以北京市风景名胜区内村庄为例[J].中国园林,2009,25(01):83-87.

[10]唐赛男,王成,孙睿霖.珠海市传统乡村生态景观及其乡愁文化演变[J].中国城市林业,2016,14(1):51-59.

猜你喜欢
太湖古村落探析
太湖茭白
广东省古村落:梅江区西阳镇仙花村
时间的礼物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探析跟踪审计在工程造价审计中的应用
福建周宁:古村落保护助力乡村振兴
太湖边的橘子
赞东太湖
太湖“开渔”迎丰收
探析一道新编填空题的多种解法
探析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