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2018-09-10 07:23马红梅陈典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年6期
关键词:Logit模型就业质量研究生

马红梅 陈典

【摘 要】文章以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指标,通过对贵州高校经管类研究生的一手调查资料,利用有序logit模型实证分析了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就业选择、就业过程、个人因素及就业幸福度对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高校服务对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的影响逐渐提升;个人因素的回归结果表明,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社交能力愈发影响着研究生的就业质量。这对我国高校制定研究生培养政策,实现研究生优质就业,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具有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研究生;就业质量;logit模型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6-0271-03

1 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

就业质量即劳动者在就业的过程中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所获得的从物质上到精神上的满足感,是动态的过程。本文从微观的角度出发,从就业选择,学校服务、研究生个体因素、就业幸福度一级指标角度出发,下设就业单位所有制、就业单位规模等15个二级指标对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进行实证研究。影响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的因素较多,综合来评判,笔者将其分为就业工作前选择情况、就业过程、经管类研究生个人能力因素、就业工作幸福度4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1.1 就业工作选择影响因素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就业工作前期影响因素包括就业单位的类型、就业单位规模、工作条件、工作时间4个方面。其中,就业单位的性质分为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股份制公司、民营企业、其他4类。由于就业单位类型的不同,员工在工作中的就业质量自然不同;就业单位的规模越大,员工的荣誉感就越强,就业质量就越高;工作条件越好,就业人员所获得物质或精神享受越高;工作时间合理,就业人员就能够有充足的精力处理工作与家庭之间的事务。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①H1,就业单位所有制与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之间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②H2,就业单位规模与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之间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③H3,工作条件与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之间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④H4,工作时间与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之间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1.2 高校服务影响因素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高校服务影响因素包括在就业过程中所享受的培训、研究生在学校中所得到的职业指导、学校对研究生就业过程中的信息服务、学校对研究生的就业市场引进情况4个方面。高校对研究生提供的服务,使其能够获得适合就业需求的操作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其择业、就业竞争力,促进其顺利就业。这对提高就业质量有直接的影响。相关假设如下:①H5,就业培训与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之间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②H6,职业指导与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之间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③H7,信息服务与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之间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④H8,市场拓展与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之间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1.3 经管类研究生个体因素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经管类研究生个体因素从专业知识水平、创新能力、社会交往能力3个方面度量。“基础决定高度”,扎实的专业知识能确保研究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以满足岗位的需要,提高其对岗位的适应性;创新能力能够使研究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从长远来看,创新能力还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就业水平;社会交往能力能够促进研究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拓展其生活空间,保持健康的心态,进而对事业取得成绩起促进作用。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①H9,专业知识水平与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之间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②H10,创新能力与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之间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③H11,社会交往能力与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之间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1.4 就业幸福度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就业幸福度包括研究生工作环境、专业对口度、职业发展空间、薪资水平及福利保障4个方面,其中工作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作业环境、团队环境3方面。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够提升研究生的工作热情、增强其工作动力。专业对口度指研究生就业的内容与所学的专业相匹配。薪资水平越高,福利保障越全面,研究生的就业质量就越高。故而,本文研究假设如下:①H12,工作环境与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之間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②H13,专业对口与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之间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③H14,职业发展空间与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之间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④H15,薪资水平和福利保障与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之间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 实证研究

2.1 数据来源、变量与模型选择

2.1.1 数据来源、变量选择及其描述性统计

本文研究所用数据来自笔者对贵州省大学毕业研究生所做的随机抽样调查。调查主要采用访谈、调研者自填2种方式。获得问卷545份,其中有效问卷539份,问卷有效率达98%,样本主要变量描述性特征表略。本文选取就业单位所有制、企业雇佣政策等作为解释变量。具体的变量选择及其描述性见表1。

2.1.2 模型选择

本文被解释变量为构建出的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涵盖就业选择、就业高校服务、个人因素、就业幸福度4个层面。被解释变量为有序多分类变量,故选择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假设就业质量满意度变量为Y,就业质量满意度为4个等级的有序变量,即Y1、Y2、Y3、Y4,随着满意度的递减,分别代表很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模型表达式如下:

公式(1)中,Pj表示Y≤j的累计概率,aj为模型的常量,表示所有解释变量为0时,出现某一累计结果的概率,βi表示第i个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χi表示第i个解释变量。

2.2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的计量软件为SPSS 19.0,实证分析结果见表2。所建立模型均在0.01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表明模型拟合良好。

2.2.1 就业选择因素对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的影响不是很明显

就业选择中就业单位所有制、工作条件、工作时间在4个模型中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就业单位规模未在模型Ⅳ中通过显著性检验,就业单位所有制在4个模型均通过了检验,但影响方向不同,仅在模型Ⅱ中回归系数为负,在其余模型中回归系数为正,表明就业单位所有制对经管类研究生的就业选择、个人因素和就业幸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就业单位规模在模型Ⅰ、模型Ⅱ、模型Ⅲ中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在模型Ⅰ和模型Ⅲ中的系数为正,说明就业单位规模对经管类研究生的工作选择、学校服务和个人因素中具有正向的作用,而与就业幸福度无关;工作条件、工作时间在4个模型中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在模型Ⅰ中的系数均为正数,表明经管类研究生在进行就业选择时都会关注这2方面。

2.2.2 学校服务因素对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学校服务中就业培训在后3个模型中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在就业选择模型Ⅰ中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就业培训对经管类研究生的就业学校服务、个人因素和就业幸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职业指导同样在后3个模型中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系数均为正,说明职业指导对于经管类研究生的个人因素、就业幸福度有正向的影响,具体体现为职业指导会提升经管类研究生个人素质、提升其就业幸福度;信息服务在模型Ⅰ、模型Ⅱ、模型Ⅲ、模型Ⅳ中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其系数为正,表明信息服务对经管类研究生就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市场拓展尽管均通过了检验,但其系数在模型Ⅰ、模型Ⅳ为正,说明学校服务的市场拓展与经管类研究生的就业质量之间有显著的正向关系。

2.2.3 个人因素对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的影响较强

个人因素中经管类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在模型Ⅱ、模型Ⅲ、模型Ⅳ中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就业选择模型Ⅰ中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专业知识对经管类研究生的就业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能力在模型Ⅱ、模型Ⅲ和模型Ⅳ中通过了显著性检验,系数为正,说明创新能力对于经管类研究生的个人因素、就业幸福度有正向的影响;社交能力在4个模型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且其系数在模型Ⅰ、模型Ⅳ为正,说明社交能力对于经管类研究生的就业选择、就业幸福度有正向的影响。

2.2.4 就业幸福度因素对经管类研究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就业幸福度中工作环境仅在模型Ⅱ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工作环境在模型Ⅰ、模型Ⅲ、模型Ⅳ中回归系数为正,表明工作环境对经管类研究生的就业选择、个人因素和就业幸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专业对口在后3个模型中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但仅在模型Ⅰ中的系数为正,说明专业对口对于经管类研究生的就业质量影响逐步降低;薪资及福利在所有模型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可以看出,薪资及福利对经管类研究生就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与就业质量之间有显著的正向关系。

3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研究表明,学校服务因素对经管类研究生的就业质量具有顯著的提升作用,工作条件和工作时间因素对经管类研究生的就业质量影响力逐渐增强,就业单位所有制与就业单位规模因素对就业质量的总体作用正在逐渐变弱,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对其就业质量的影响最为明显,故提出如下建议。

(1)针对当前高校服务在研究生的就业质量的影响作用逐渐增强这一点,高校需要探索新形势下研究生培养与研究生优质就业之间的关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就业培训机制,根据市场对全方位、复合型技能人才需要日益加大这一现实导向,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加入职业技能实训的相关内容。使之能够掌握基本的职场技能需要,研究生能够不仅从理论中来,更能投之于实践中去。{2}加强校地、校企合作,畅通就业信息渠道,为研究生就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就业信息与就业单位。{3}强化认识就业信息对于研究生就业的重要性,创新思路,主动出击,紧密联系人力资源市场,对于研究生就业变化的信息,为研究生搭建立体、动态的综合就业信息平台。

(2)研究生的个人因素表明,研究生的专业知识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对于研究生的就业质量作用存在正向的显著影响关系,面对传统的培养方法,高校需要革新教学教育方法,着眼于研究生的整体教育,改善科研环境,引导研究生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思考习惯,夯实研究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多样化研究生的思维思考方式。重视对研究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这里的文化素质教育包括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激发研究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能动性,培养其主动提高个体创新能力。

(3)加强完善企业单位的薪酬福利制度。通过对实证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薪酬福利政策对硕士研究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比较大,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研究生只有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后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从整个社会来说,要创造出更充分的就业机会,营造更公平的就业环境,以促进经管类研究生就业。

参 考 文 献

[1]信长星.努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J].中国人口科学,2012(6):2-5.

[2]孟大虎,苏丽锋,李璐.人力资本与大学生的就业实现和就业质量——基于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2(3):19-26.

[3]魏永长,陈方宇.大学生出国留学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评论,2017,5(2):204-219.

[责任编辑:高海明]

猜你喜欢
Logit模型就业质量研究生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国企“竞争中立性”规则问题研究
大学生就业质量提高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路径探析
如何认识新大学生就业中的工作能力问题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偏好实证研究
资本账户开放与银行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