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环境审计发展研究

2018-09-10 14:56丰文静
中国商论 2018年22期
关键词:环境信息披露环境问题

丰文静

摘 要:进入21世纪,经济发展快速,与此同时,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审计,也成为时下各界研究的热门话题。本文从浙江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角度,对浙江省环境审 计的有关内容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完善的意见。

关键词:环境问题 环境审计 环境信息披露

中图分类号:F2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8(a)-129 -03

近年来,浙江省的经济发 展势头良好,GDP增速排在全国前列,但是隐藏在发展背后的生态环境破坏的现状也是不容忽视的。并且浙江省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这足够引起我们的深思,我们不能以牺牲环境来成就经济。纵观世界各国,结合浙江省自身的发展现状来看,在推进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要加快节能减排工作的进程,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环境、生态、经济和谐发展。在当前形势下,环境审计工作成为浙江省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环节。

环境审计是一种自我评价的基础管理程序,通过这项工作,可以确认审计客体是否满足法律法规及相关环境目标要求,对客体如何影响环境,消耗资源作出评估。环境审计有利于开发旨在减轻环境风险的弥补性计划。

1 浙江省环境审计现状—— 以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为例

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愿披露环境信息的企业数量有所增加,并且披露的内容也超出了法律法规要求的范围。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缺乏共同遵守的环境会计准则,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我国的上市公司与一般企业相比,会计核算制度与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较为规范、全面。由于我国至今还没有与上市公司环境信息资料的数据库,而年报是上市公司披露信息最全面、公开、可信的。所以,本文以深市主板中,上市的63家浙江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对其年报中披露的环境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浙江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浙江省环境审计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和意见。

样本的选择遵循不选ST公司和PT公司的原则,这两类公司都是今年来财务状况存在异常变动的公司,其数据可能存在异常,故没有将其纳入样本范围。

1.1 披露环境信息的公司比例

由表1可知,浙江省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公司数量,呈现递增趋势,这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公司越来越重视对环境信息的披露。但是,不得不正视,目前披露的企业并不是很多,披露率偏低。

1.2 披露环境信息公司所在的行业

查看表2,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浙江省的制造业比较发达,在63家样本公司中,有39家公司属于制造业。造纸印刷、纺织、冶金、制药等行业的环境信息披露率比较高,产生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于冶金、造纸印刷等重污染行业,国家强制规定其要重视环境信息的披露。由此可见,我国企业在环境信息披露上存在国家强制性,自愿披露的企业并不多见。

通过表2,必须认识到的一个问题是,房地产、零售业等服务业的环境信息披露率比较低。环境信息披露的行业分布不均,造成浙江省环境信息不全面,审计基础资料缺乏,这对浙江省环境审计工作的良好开展造成不利影响。

1.3 环境信息披露的方式

横向分析浙江省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环境信息披露的项目主要集中在董事会报告、重要事项、会计报表附注中,其中以董事会报告居多。而在其他项目中,几乎未提及公司的环境信息状况。

选择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的公司,大多选择了环境因素的改变及对公司产生的影响进行披露,还有的则对公司的投资内容进行了披露。而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的公司,大多是对其的一些在建工程、政府补贴等项目进行披露。在“重要事项”中披露环境信息的公司并不多,只有万向钱潮一家公司。

1.4 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

可以看出,很多企业都有选择环保投资进行披露,在一般情况下,企业是不会通过借款的方式来进行环保工作的,大多数的公司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通过投资的手段处理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产生的环境问题。而环境政策、目标与方针这一项披露的企业也比较多,主要是国家政策补贴,这说明我国对于环境保护问题很重视,协助企业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从具体内容上看,披露的信息质量较低,大部分只是对某一环保工程的投入、排污费或环境收益中的环保专项基金等作了说明,并没有完整地披露企业的环境成本和环境负债,因此缺乏直接可利用价值;有关环保处罚、环境污染事故、环境纠纷、各种污染物和廢弃物具体排放量等内容均没有披露,没有了及其重要部分的环境信息,是根本达不到环境信息使用者要求的。

1.5 审计意见类型

审计意见是指审计师在完成审计工作后,对于鉴证对象是否符合鉴证标准而发表的意见。一般分为5种类型,分别是:标准的无保留意见,是指审计师认为被审计者所提供的信息已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者的状况;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是指审计师认为被审计者提供的信息符合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者状况,但是存在需要说明的事项;保留意见,是指审计师认为信息整体是公允的,但是在存在影响重大的错报。否定意见,是指审计师认为整体是不公允的或没有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的。而无法表示意见,是指审计师的审计范围受到了限制,且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是重大而广泛的,审计师不能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而后四种也称为非标准的无保留意见。

通过统计得出,63家样本公司的年报审计意见均为标准的无保留审计意见,这说明研究年报还是很有价值的。

2 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浙江省63家深市A股上市公司年报中环境信息披露情况的统计与分析,发现浙江省上司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存在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导致了浙江省环境审计资料少、不规范且真实性不高的问题存在,给浙江省环境审计工作的良好开展带来阻碍。

2.1 环境信息披露率低,环境信息内容不独立

从浙江省环境信息披露的数据来看,浙江省环境信息披露率偏低,三年的环境信息披露率均低于60%。对于披露出来的环境信息,也存在不全面的现象,环保投资,政策执行方面的环境信息较多。

此外,很多企业只是在董事会报告、财务报表附注中的某一处对环境事项进行了简要描述,并没有形成特定的区域,对环境信息进行详细的反映,环境信息内容不规范,这样就造成了环境信息的明晰度不够的问题。70%左右的披露企业选择在“董事会报告”中披露环境信息,而多数环境信息都是定性分析,选择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的并不是很多,披露的定量分析很少。

2.2 自愿披露环境信息的企业不多

通过对于样本公司的年报的统计,不难发现,高污染的受国家强制披露要求的企业占了80%左右。所以说,目前浙江省的企业披露环境信息基本上是在国家强制披露的要求下进行的,很少有企业自愿披露环境信息。而即使一些因为迫于政府及相关利益关系人的压力或者为了较好的社会形象而公开环境信息的企业,其进行披露的内容大多是对其有利的,如企业的环保情况,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企业进行环保面临的风险和相关对策,企业进行的相关环保项目等信息,而那些对企业不利的信息基本上未得到披露。企业因为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的情况不多。

报喜不报忧的现状的存在,使得环境审计资料的真实性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披露环保处罚、污染浓度等不利信息的企业为0,在这些片面的数据的基础上,得出的环境审计的结果,也肯定是片面的,不能可靠地指导浙江省环境保护工作。

2.3 行业间差距大,环境信息可比性差

公布环境信息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污染严重企业,而房地产公司、计算机应用等服务业的披露率并不高,比如说伟星股份,三年内未披露过环境信息。这样,决策者很难根据环境信息披露的状况来作出一些相关的决定。环境审计部门也很难通过数据,进行行业间的比较,然后公布统筹性的指导意见。

拿征收排污费用来说,我国征收排污费实行的原则是排污单位先申报,环保部门再审核核定的原则。但是浙江省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大相径庭,山区特别是基层环保部门环境检测能力相对薄弱,没有特别有效的手段对排污单位报上来的污染物排放量进行跟踪检测,只能根据报上来的数据运用物料平衡法进行二次核算,这会增加环境数据基础资料不完整的可能性, 迫使审计人员难以确定应重点关注的企业,对地方环境保护工作的污染和治理情况也作不出准确的判断。

3 完善环境审计的对策

3.1 健全环境审计立法及相关会计准则

为顺利开展环境审计,必须进一步健全环境审计立法体系。首先,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環境审计工作细则,使环境审计的范围、内容、方法、程序和具体实施办法走向制度化,使环境审计的实务操作规范化;其次,要规范评价标准形成统一的环境评价尺度。这不但可以为环境审计的开展提供依据,也为我国的环境会计奠定法律基础。最根本的还是要建立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和环境审计准则,加大环境审计范围,公开环境审计结果,让人们、企业明确利用环境生存和生产的规则及环境审计的具体要求。

在考虑重复披露的前提下,可以在已有的会计报表的基础上添加有关环境信息的科目,将数据和文字表述手段有效结合起来。从样本公司相关数据上可以发现,目前公司披露的环境信息比较分散,信息使用者不能轻易地查找道,假设在保留现有报表的基础上设置专门披露环境信息的项目,或者直接将现有报表都改为社会责任资产负债表、社会责任利润表和社会责任现金流量表,都不是很切合实际, 因为对企业来说改革的成本太高。本文认为, 可以在保留现有三大报表的基础上,在某些科目下添加明细科目,来披露有关的社会责任信息。对于不便用数字披露的信息,可以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文字说明。

3.2 加强环境审计的宣传工作

就目前局面来说,环境审计是一个新兴事物。社会各界对于环境审计的认识不到位,导致了环境审计工作未受到普遍关注。加快宣传步伐,培养公民的环境审计意识。推进环境审计工作进程是促进实现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但环境审计对不少人来说还是一项较为陌生的事物。因此要加强宣传,促进各级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以及开展环境审计急迫性的认识,提高环保工作的社会参与度,构建一个支持和配合环境审计的良好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审计氛围。这样也可以从侧面起到一个社会监督的作用。其次,还可以提高企业自愿披露环境信息的可能性。

3.3 审计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

环境审计工作要求参与人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审计人员仅仅具备财务、审计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选具备一定的环保专业技术,要熟悉国家环境保护方面法律、法规,要具备综合分析能力。为了更好的开展环境审计工作,审计人员应在学习实践的基础上,尽快提高自身环保方面的素质,以促进环境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发挥环境审计的社会功效。

参考文献

[1] Boivin B,Gosselin L.Going for a green audit[J].CA Magazine,1991.

[2] 闵怀,康颖,冯元群,等.浙江省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与完善对策[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4).

[3] 王珍义,易卉.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8(2).

[4] 张永杰.浅析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J].工作研究, 2012(1).

[5] 曹畅.我国环境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注册会计师与审计,2012(1).

[6] 薛富平.我国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财会研究,2009(1).

[7] 白英防,刘丽华.中国的企业环境审计及其运行模式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8] 罗素清.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动机研究[J].三峡环境与生态,2012(1).

[9] 余雁.中国环境审计问题探析[J].企业导报,2009(11).

[10] 葛家澍,刘峰.会计理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11] 张文清.浅议环境审计的重点内容、方法和体系[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

[12] 刘静,梁毕明.我国环境审计若干问题研究[J].会计之友, 2012(1).

[13] 周竹梅.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分析[J].会计之友,2012(1).

猜你喜欢
环境信息披露环境问题
环境信息披露意识、环境绩效和环境信息披露行为
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研究述评与展望
建设现代高效生态林业工程
浅析露天煤矿开采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
火力发电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及成效研究
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现状的认知分析
环境会计视角下中石油与荷兰壳牌石油可持续发展报告对比分析
社会压力与环境信息披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