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效果的实证研究——以江城县曲水镇怒娜村为例

2018-09-10 02:37李用平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昆明650500
丝路艺术 2018年4期
关键词:曲水江城少数民族

李用平(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2015年1 月习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到精准度,扶到点上、跟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同年6月习总书记到贵州考察工作再一次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并提出了六个精准“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为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指明了方向。

一、江城县曲水镇地区精准脱贫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特别重视和关心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制定了许多有利于边疆少数民族加快发展的优惠政策与法律,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关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扶持力度剧增,实施了一些列兴边富农、异地搬迁、新农村建设试点等,但是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一)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识别不准

在对村民小组或自然村进行精准识别的过程,部分扶贫干部没有综合考虑农户的稳定性收入,临时性收入、医疗支出、教育支出等,就轻率的判断农户的贫困情况。导致部分农户只是数字脱贫,而没有实际脱贫。

(二)基础设施薄弱

江城县曲水镇地区位于偏远山区和边境沿线地带,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差,基础设施落后,乡村道路,水利基础设施滞后。农村生活生产条件比较差,村公路、生产道路、村内道路等基础设施和活动场所等公共设施建设滞后。

(三)部分少数民族同胞脱贫内生动力不足

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和消极畏惧情绪严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意识不强,没有脱贫志向,宁愿穷等也不愿苦干,“靠着墙根晒太阳”、“混吃等死”的现象仍然存在。其次边疆少数民族群众的自卑心在严重的阻碍了他们的发展。由于他们常年生活在边缘的山区,没有勇气走出大山,在于贫困户访谈过程中我了解到,他们不愿意走出大山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文化知识、没有出去的本钱、家中老人有疾病、其中最主要的是自卑。最后,其中一部分边疆少数民族群众思想观念保守落后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他们大部分人都不愿意出去外面打工,他们习惯于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产方式,思维定势。

(四)产业扶贫仍然是短板

江城县曲水镇地区产业经济单一,主要是橡胶和香蕉为主产业发展小、散、弱的局面。由于近几年橡胶价格的波动幅度不较大,打击很多农户的积极性。由于橡胶一般生产都集中在每年的四五月份到十一份左右,导致绝大部分农户半年的时间是没有收入。

二、江城县曲水镇少数民族地区扶贫问题分析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是全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战场,2020年只有少数民族地区顺利脱贫,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云南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民族地区连片区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在扶贫的实践过程中存在这许多问题。

(一)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对象识别不准

从模糊到精准扶贫对象。习总书记说过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然而想要精准扶贫取得脱贫的预期效果就要做到在源头上精准识别困难户,不仅给困难户建档立卡,实现统一管理。而且精准到每个贫困户具体情况。减少人为错评、漏评事件的发生,为科学客观地选出真正的贫困人口。江城县曲水镇怒娜村已经开展了为贫困户建档立卡的工作,通过发扬基层民主,透明程序,保证了贫困户认定的相对公平公开。让每个扶贫干部都能详细了解每户贫困户具体情况,减少由于政府部门只顾着数字脱贫而忽略了贫困户实际脱贫。

(二)部分少数民族同胞脱贫内生动力不足

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和消极畏惧情绪严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意识不强,没有脱贫志向,宁愿穷等也不愿苦干,“靠着墙根晒太阳”、“混吃等死”的现象仍然存在。其次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心理依赖比较严重,容易对政府和社会扶贫工作形成某种心理依赖。部分贫困户不愿意摘掉贫困的帽子,因为有这顶帽子每年可以领取国家补助。甚至个别群众在在经济上已经脱贫了,但是在思想意识上未脱贫。

(三)产业扶贫仍然是短板

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小、散、弱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云天胶公司带动力不强,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的不够紧密。

三、江城县曲水镇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对策

(一)聚焦精准识别,

扎实开展好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彻底调查工作,第一是建立健全贫困户精准管理机制。能否精准关键在基层,关键在于对象精准识别,切实解决好识别不精准,识别质量不高,退出标准不严等问题,严格执行精准贫困识别、精准退出程序,全面开展贫困对象识别退出普查,把前面人为退出去未到退出标准,应该拉回到动态管理。做到“五清两避免”底数清、问题清、任务清、对策清、责任清、避免纸上脱贫、数字体脱贫。

(二)正确树立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思想

要正确引导少数民族同胞思想,积极弘扬正能量思想,精准扶贫中思想扶贫才是根本,“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思路就有什么样的出路。民族地区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和消极情绪比较严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意识不强,没有脱贫志向,宁愿穷等也不愿苦干,“靠着墙根晒太阳”、“混吃等死”的现象仍然存在。扶贫干部通过思想教育积极引导民族地区人们想脱贫、真脱贫。加强通过扶贫政策和自主创业成功的人,通过他们去带动民族地区人们致富。政府可以通过给民族地区免费为贫困群众提供技术与技术培训,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对民族地区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科技知识的教育培训增强民族地区群众素质。

(三)是着力提升橡胶产业,

第一准备与云胶公司和天骄公司合作,通过建档立卡户卖到公司胶水数量适当给予补偿,使公司与建档立卡户能得到双赢。第二、因地制宜发展澳洲坚果、砂仁等特色产业。第三、发展黄牛、山羊、生猪等养殖业。第四是持续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拓宽劳动力转移就业。

(四)建立第三方评估方式

第三方评估是有非政府人员组成的对政府扶贫工作的专项检查。主要是深入基层贫困户家中询问政府扶贫在基层的精准性,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一方面避免在少数民族地区出现数字上脱贫,另一方面有效督促政府扶贫干部认真、仔细了解贫困户实际贫困原因,为国家精准扶贫做好精准扶贫的坚实基础。第三方评估不仅有效避免数字上脱贫和人为的贫困错退率,漏评率等指标有效降低。精准扶贫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就在精准识别过程,精准识别过程主要在于对扶贫第三评估方式,健全第三方评估方式有利于国家和政府做出精准扶贫决策,能有效减少跨境民族地区人们贫困程度。

猜你喜欢
曲水江城少数民族
施江城 黔阳古城
流觞曲水 千年传奇——关于《兰亭序》的人文及美学思考
江城
融创重庆文旅城曲水风和
家乡的曲水亭街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游遗爱湖
“感动江城”2016年度人物揭晓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