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日语公选课教学改革与研究

2018-09-10 07:22冯瑞敏刘静娜
南北桥 2018年17期
关键词:公选课日语一带一路

冯瑞敏 刘静娜

【摘 要】公共选修课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旨就在于满足不同兴趣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随着“一带一路”的加速发展,“一带一路”各国经济、文化的融合交流,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市场更需要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掌握专业和基本的外语成为了基础条件,也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基本保障。

【关键词】一带一路 日语 公选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7.003

一、“一带一路”战略对人才的要求

1.培养学生具有国际文化视野。主要是指培养学生能够了解“一带一路”沿線国家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学习别国文化,了解世界文明,从而扩大与沿线国家人民之间交流,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

2.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要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并且能与不同国籍、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和谐相处。在国际交流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具有在国际市场中竞争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一些将来在国际社会中工作所必备的技能。

3.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高校双语教学过程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创造能力。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在日后的国际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适应未来国际化发展的需求。

4.培养学生能够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策略,将所学知识能够用于实践的学以致用的能力。“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策略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因此高校在外语教学上,更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将课堂上所教授的专业知识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语言的重要性

语言是学习的中介,或者说是学习的工具。但作为学习的工具,语言并不只是单纯地传递信息和知识。学习者通过语言来学习新的概念,建构或生成新的概念或思想。经验、思想、意义等等都是通过语言来建构的。在某种程度上,学习新的词语就是学习新的概念;创造性的表达也是建构新的概念或新的思想的过程。学习外语并不应该只是掌握另外一种交流工具,还要通过外语学习来学习知识、经验、思维、智慧等。如果我们的外语教育能够从学习外语上升到通过外语来学习,外语教育就会发生本质的变化,就会进入外语教育的新境界。[1]

三、目前中国人才的现状

信息技术和外贸的发展,出现了跨境电子商务人才的严重短缺,面对美国的贸易制裁,涉外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出现饥荒,可国内高校至今都还没有开设相关的专业,现有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懂外语,不懂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外语又不过关、跨不了境;懂知识产权,却无法涉外,合格的法律外语人才一将难求。因此“一带一路”需要更多更专业的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不断推进我国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

四、日语公选课的意义

公共选修课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旨就在于满足不同兴趣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随着“一带一路”的加速发展,“一带一路”各国经济、文化的融合交流,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市场更需要综合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掌握专业和基本的外语成为了基础条件,也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基本保障。

五、日语公选课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日语公选课是以非日语专业的学生为教学对象,并且上述学生的第一外语大多数为英语。从教材使用来看,目前大多数院校没有固定的教材,教学内容来自任课老师,例如,本人所在的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采用的是《新标准日本语》,这本教材无论是单词还是会话场景都显得有些陈旧。还有部分高校采用的教材是《大家的日语》,相对而言,此书轻语法结构、重情景交际,造成学生在不了解语法的情况下很难使用语境。

2.授课课时。公选课一般为每周两个课时,每学期为16周,一学期32个课时,本人所在的学校为隔周2个课时,每学期16课时。有限的时间很难具体深入了解,大部分的院校课程结束时,只让学生掌握五十音图、长音等基础发音知识和两篇初级课文。远远达不到所设置的教学目标。

3.学生不重视公选课,不明白公选课的意义。公共选修课的学生或者是因为兴趣或者是因为就业考虑或者是因为学分原因学习这门课程。大部分学生在教室或者看专业教材,或者手机聊天,真正认真学习的学生很少。甚至有30%的学生基本上没有上过课。完全失去了公选课的开课意义。

六、日语公选课的教学改革

1.加强文化导入,完善课程内容。“一带一路”战略是多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避免不了文化的沟通与理解,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国际交流中至关重要。因此,公选课日语教师应重视文化导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此,教师应向学生介绍日本的文化知识、文化事实、文化发展历史等,公选课日语教师还应通过文化比较的方式,加强学生对日语交际文化的了解,从中找出中日交际文化中的相通之处及差异,进而使得学生掌握日语交际的正确表达方式和顺畅的交际语境。[2]

2.学校加强对公选课的监督和管理。公选课旨在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日语公选课更是在“一带一路”战略中,起着为国家培养专业面广、综合素质高的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作用,所以学校要规范管理,从而保障教学质量。[3]

3.优化课程设置。适当增加日语公选课课时,在零基础的现实情况下,学校相关部门不应该“一刀切”,所有公选课都设置同样的课时,应考虑每门课程的特点,因课程不同而设置相应的课时。作为日语公选课每学期的课时至少为64学时,才能保证日语选修课讲授课时。

七、结语

“一带一路”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又一重大战略。外语人才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会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战略的推进,中日两国联系日益紧密,日语人才的质量也会逐渐影响到“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效果。所以,日语公选课同样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的复合型人才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新时代中国特色外语教育:理论与实践[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3).

[2]李彤.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高校第二外语教学模式探索——以日语为例[J].山东高等教育.2018(1).

[3]范惠.金国臣.跨文化交际视野下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究[J].才智.2018(20).

猜你喜欢
公选课日语一带一路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高校音乐欣赏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从语义模糊性看日语委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