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充分发挥学校优势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2018-09-11 20:51
云南教育·视界 2018年1期
关键词:驻村贫困户基地

昆明理工大学自2015年8月承担了宣威市羊场镇及下辖的3个行政村599户贫困户的定点扶贫任务以来,在两年多的帮扶中,通过回头看、精准识别、重新确认、动态管理等工作, 结合学校教育、人才、科技、信息、智力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扎实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助推宣威市羊场镇在2017年整镇脱贫出列,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挂包帮、转走访”成绩显著

(一)在“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中,持续开展教育帮扶。一是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活动,持续帮扶羊场镇改善教学条件。如筹集教学物资捐赠给茨营小学,向兔场村小学捐赠了各种图书3 090册。二是充分用足面向贫困地区的各项招生计划,认真落实招生倾斜政策。2017年昆明理工大学共招收宣威籍本科新生451人,其中羊场鎮新生17人,让贫困户子女享有获得优质教育的机会。三是精准识别贫困学生,全面落实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经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进行认定,2017年通过发放奖学金和助学金等形式共资助羊场镇籍在校学生29人,资助金额94 414元。四是利用学校资源与平台开展就业帮扶。学校依托就业工作优势,通过提供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及推荐等途径,帮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实现就业,促进贫困家庭实现教育脱贫。2017年共有31名宣威市羊场镇在读贫困大学生被纳入学校职业指导和就业推荐。

(二)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精准惠及贫困群众。为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学校2016年出台了《关于开展“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活动的实施方案》。安排学校23个基层党委(总支、直支)与挂联点的3个基层党总支、19个基层党支部开展“双一双”结对共建。同时,安排9个基层党委(总支、直支)分别承担了扶贫工作的分解任务,积极推进扶贫专项工作的开展,实现基层党建和脱贫共建双推进。2017年,逐项抓落实“双一双”工作。一是积极加强工作对接。二是积极开展送医送药义诊活动。三是组织大学生赴帮扶地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三)培育扶持产业发展,促进当地群众实现产业化脱贫。在产业增收带教育脱贫的思路下,学校积极创新“学校+合作联社+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帮扶模式,稳步推进羊场镇“无公害农产品及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建设,推动宣威市羊场镇挂联点产业发展,促进脱贫增收。从2016年3月普瓦、兔场、茨营三个基地农副产品定向销往学校后勤市场,截至2017年11月定向销售达684吨,销售额达160余万元,按照采购总价6%的比例计提9.6余万元计入扶贫专项资金返给贫困户。其中,普瓦基地种植的蔬菜除供应学校外,还销售到昆明及广东等省内外市场,仅2017年就向省外供菜3 000吨,产值达920多万元。普瓦基地不等不靠、积极走向市场的实践充分证明,学校产业扶持的目的已初步实现。

(四)选好配强驻村工作队员,积极发挥驻村扶贫工作的作用。学校高度重视驻村扶贫工作的进度和质量,2016年派出10名驻村队员有4位被评为优秀。根据选好配强的要求,学校经过选派、调整后,2017年共派出了15名优秀骨干到宣威市羊场镇担任驻村队员,其中有8人为博士,2人为处级干部。

二、体会和经验

(一)重视干部考核,形成正向的绩效导向,是做好帮扶工作的有效举措。学校把扶贫工作作为学校干部和基层党委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调动了各基层党委积极性和主动性,现在各基层党委围绕“双推进”所承担的扶贫任务,积极开展工作、创新完成分解任务。以扶贫绩效考核为导向激发帮扶干部和基层党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做好扶贫工作的有效措施。

(二)做好产业帮扶,支持当地产业发展,构建消除贫困的长效机制,是从根本上促进脱贫增收的重要手段。学校以让出后勤市场、提高价格、承包运费的方式帮扶羊场镇普瓦、兔场、茨营三个基地发展,目的在于帮扶基地蔬菜产业发展壮大,成为当地脱贫增收的龙头。通过一年多的帮扶,普瓦已经走出来了,不仅扩大了规模,还在基础设备设施、蔬菜运输链以及销售渠道等方面形成一套产业体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贫困户在获得流转土地收入和返利帮扶的同时,到基地务工还能获得平均80元一天的劳务报酬,最根本的是能帮助贫困群众提高蔬菜种植技术,增强主动脱贫意识,实现扶贫、扶智的目的,增强当地内生发展动力。

(三)把各级扶贫干部帮扶工作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是增强精准帮扶实效、实现脱贫目标的关键。各级党委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强工作指导,使各级、各单位的帮扶干部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在精准上下功夫,在帮扶工作中展现各自的优势,做到优势互补,形成精准帮扶合力,共同发力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确保帮扶点如期实现精准脱贫。

(四)加强工作统筹,发挥教育扶贫在精准扶贫中的基础性作用,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扶贫事业是一项联动事业,从教育部、教育厅到高校脱贫攻坚,需要加强工作统筹,帮扶单位与当地政府、当地学校需有一个整体的部署安排,使教育扶贫工作获得更多地方的支持和配合。同时,根据国家政策,尽可能多争取项目的支持,为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支撑。

猜你喜欢
驻村贫困户基地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第一书记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中办国办发文要求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
克山县做好“三加强三提升”,助力驻村工作队打赢脱贫攻坚战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