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思想政治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探究

2018-09-11 09:04柯西英
职业·下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技校思政课堂

柯西英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技校教育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样肩负着培育人才,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任,特别是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多。但技校思政教学长期面临着严峻考验。因技校未能全面认知思政教育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使得思政教学质量和效率较低,学生的综合素养参差不齐。若想改变这一局面,技校与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思政教学的重要性,并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打造一个更具高效性的思政课堂,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

一、技校思想政治教学状况

当前,我国技校思政教育仍旧存在较大问题,许多技校生的价值观念与行为习惯出现些许偏差。技校思政教育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教学内容枯燥化。当前,诸多技校思政课教学方式仍旧偏向理论讲解,教学内容略显死板,没有体现出生动性和灵活性,且缺乏时代性,未能充分结合社会发展。并且,思政课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只是换种方式将课文内容呈現在学生眼前,缺乏对教材内容的整编修饰。此种教学模式显然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率更是低下,若想实现高效课堂难度较大。

其次,重视度有待提高。技校旨在为社会培养专业和实践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所以,教学重点放在学生专业课的教学上。繁重的教学任务使得思政课不受重视,即使展开思政教学也不过是流于形式,只局限于一些理论内容的学习,也没有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让学生获得思想上的进步,甚至是让一些技术课程直接取代思政课程。此外,一些技校思政课的课时安排略显僵化,缺乏灵活性和形象性,不能够提供一些课内外实践活动,学生对思政内容也只能局限于基础认知部分。如此不受重视的思政教学,使得思政教师与学生都不自觉地产生对思政课的忽视心理,要实现高效思政课堂难度极大。

再次,思政教学没有充分联系实际。在中国长期教育中,思政课常常以学科身份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也只是根据教材内容来讲解知识点,并没有将思政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讲授给学生,学生对思政的学习只能流于形式,甚至认为思政课所学内容无实际用途。但实际上,思政并非只作为课程学科而存在着,思政的学习是终生的,而非短暂的学生时代的学习。学生时代正值大好年华,若是仅用道理说教方式来展开教学,只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厌恶心理,反而不利于技校思政教学的开展。

最后,教师职业素养有待提升。思政教学内容偏向理论,若想提高教学质量需辅助相应的教学活动,才能创设出更具高效性的思政课堂。这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组织能力、调动氛围能力要求较高。但技校思政教学中,部分思政教师自身综合素养不高,且教学时照本宣科现象较为严重,没有持以认真的态度来备课、教学,导致思政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技校思想政治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立足生本理念,强化师生关系

基于教育改革背景下,思政教师教学过程中要确切落实好生本理念,在课堂中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改变以往教师权威中心模式,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不断强化师生间的和谐关系。如,以往的思政教材内容较为陈旧,且说教成分多,显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当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步伐,及时更新教材,并认真钻研新教材,将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充分结合起来,删除过时的内容,多融入一些时事政治或是思政趣谈等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此外,教师要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亦师亦友的身份来与学生进行交谈,深入剖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尊重学生意见的前提下,融入一些礼仪文明和情感教育等知识内容,以实现思政教材的多元化,课堂氛围的融洽。在这种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教学自然事半功倍。

2.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生若是对一门课程提不起兴趣,自然会对该门课程产生厌倦之感,学习成绩也难以提升。为了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思政教师还应当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思政课的概念与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化,所以教师还应当将其知识内容与生活实际充分衔接起来,让学生不再对知识感到陌生和难以理解,觉得思政内容与自身的发展也是紧密相关的,从而更愿意激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来学习和摸索思政课内容。

例如,教师讲解企业社会责任感时,可引入中国食品安全质量问题、红十字信任危机等;讲到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时,可引入网络诈骗事件,请学生来谈谈对于网络诈骗事件的看法,并让学生进行探讨,要怎么提高自我道德素养;讲述恩格尔系数这一专业术语时,可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采访实践,让学生调查家人日常饮食或是其他物质方面的消费支出,并记录下来,借此来分析自己家庭恩格尔系数的高低状况,通过生活体验来指导学生更好地进行理论学习。以上几个事例均来源于生活,借以生活化事件,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感受到思政与自己的联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政理论知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极具重要意义。

3.结合相关专业,指导学生就业

较之普通教育,技校教育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更具指向性目标,教育内容也更加专业性,重视知识的实用性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技校思政教学是为了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并通过政治经济等内容的教学,来强化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程度。同时,技校的一大特点是学生毕业后可立即走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为此,技校思政课还应当注重指导学生的就业发展,即指导学生去了解、关注自身专业当前的就业形势。教师理当立足学生的专业特色,将职业规划与职业理想融入到思政课中,并为学生介绍不同行业对于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的要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充分结合自身专业,重视专业知识的实践应用,为学生日后踏上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政基础。

4.关注热点时事,调动学生自主探究

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提出了多种学生学习方式。探究性教学的出现,使得以往满堂灌的滞后教学模式有所改善。因此,技校展开思政教学时,教师也应当充分重视这一点,通过积极开展自主探究教学,让学生在合作探讨过程中更好地认知到思政学习的重要性,并通过自身提出问题来获得理性认知,开拓自身的知识眼界。为了实现自主探究教学目的,教师可从时事政治热点问题入手,通过引入热点问题,引发学生探究思索关于自我、社会,乃至国家问题,让学生能够依据某一主题来共同合作学习,寻求真理所在。

例如,通过引入平昌冬奥会中国选手武大靖夺得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冠军这一热点,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由体育精神来渐渐延伸出技校学生应该如何更好地完善自我,以为社会、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国争光。又如,引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宪法这一事例,让学生据此来讨论依法治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使其在共同探究过程中,能够更深入体悟到法律对于维持一个国家、社会健康发展的意义,自觉不断提高自我道德素养,并善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益。抑或在课内外时间,教师可组织学生一同观看《新闻联播》等节目,根据所看的时政内容来展开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的时政知识最为丰富,此种学习方式对于激发学生时政学习积极性也有一定帮助,也会让思政课更具魅力。

通过引入时政热点,组织学生共同探究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综合各位学生的意见,师生共同总结整节课的所得所获,既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可深化学生关于当今时代发展的认知程度,教会技校学生如何准确地认识自我,认识我们的社会和国家。

5.重视校本开发,强化思政实用性

校本教材的开发利用能够有效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以此来开阔学生的知识眼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关于周边环境、学校等方面的发展,继而激发学生奋进、为校争光的心理。技校思政高效课堂的构建也有赖于教材内容的科学合理性,因此,技校应当敢于突破思政教材和课堂的桎梏,立足思政课标,创新以往单调空洞的说教,适当增加课内外实践活动,并结合本校区、当地、学生专业、班级等实际,来丰富校本教材。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社会资源开展教学,如带领学生去参与社会机构所开设的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得以验证真理。此外,在利用教材时,应当与学生培养方向、地方发展等有机结合,及时补充当地出台的相关政策,适当删减教材的不合理之处,并作以补充。如此,才能以科学的思政教材来推动教学质量提升,为技校学生日后的社会生存打下坚实基础。

6.调动教学氛围,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技校思政教师应当及时革新教学理念,准确认知思政教学的现实意义,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善于累积和总结教学经验,提升自身调控课堂和调节氛围的能力,为学生创设一个更为和谐的课堂。此外,还要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以身作则,以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来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也要强化师资队伍的培训,通过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培训,聘请专家到校开办讲座等措施,提高思政教师的综合素养。如此,有了高素质的思政教师队伍,才能更好地育出高素质人才。

总之,技校思政教学过程中,必须立足现代教育需求,与时俱进,及时创新教学方式,在把握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创设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忱,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投入到思政课堂中,在不断学习中塑造自身更为健全的人格品质,从而有效地实现思政高效课堂的构建。

(作者单位:广州市机电技師学院)

猜你喜欢
技校思政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美在课堂花开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浅议技校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技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探究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