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现金社会的代价

2018-09-13 11:15
环球时报 2018-09-13
关键词:现金支付无现金不公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9月12日文章,原题:中国承受不起无现金社会的代价 随着手机支付在中国逐渐加速(并普及),数字巨头们的触角正引起银行业监管机构不安。电子支付变得如此普遍,以至于一些城市的商贩经常找不出零钱甚至拒收现金。这种做法已引发国有银行的反对。

他们当然有理由担忧。中国城市日渐普遍的“无现金”现象有可能暴露经济不稳定性的深层次问题。移动支付正在年轻人与老年人之间、蒸蒸日上的城市中产与被迅猛增长的时代落在后面的(弱势)群体之间划定界限。地方政府对移动支付的管理不善,也可能导致老年人和贫困群体被“锁”在消费经济之外——而且这恰恰发生在中国政府需要尽可能多的消费者促进该国经济转型之际。

中国的监管机构正寻求确定“无现金城市”等类似主张是否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与此同时,数字技术大鳄们正加大力度开展推广并游说地方政府。但有关部门要求,在“无现金城市周”这类活动中公开告知参与商户“尊重消费者支付方式的选择权。”

连中国许多城市的行乞者和街头艺人也使用移动支付要钱这类逸闻趣事,模糊了无现金支付无法解决甚至导致恶化的一些社会问题。世行发布的《2017全球普惠金融指数报告》估计,中国仍有2亿多农村居民没办理过银行账户,因此这些人都被排除在移动支付行列外。世行2017年报告显示,中国近70%农村人口(原文如此——编者注)仍不上网,且很难说服他们购买、办理移动支付所需的智能手机和银行账户。中国媒体曾表示,在不征求农村社区或个人意见的情况下就走向无现金支付,将带来风险:那些被关在金融体系外的人将无法进行与购买农具、种子和其他农事有关的经济交易。

当低收入、不懂科技或无银行账户的人难以参与移动支付时,科技巨头们不会有什么损失。但更低的现金支出和人民币流通,难以确切体现不同省份的经济数字以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健康状况。

中国的个人、商家和社区如何适应无处不在的无现金流行现象,将决定他们能否在一个迅速发展但仍存在不公的数字经济内生存。倘若中国没有处理好,将导致经济不公问题恶化,并使农村地区感到沮丧失意。▲

(作者为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项目助理RuiZhong,王会聪译)

猜你喜欢
现金支付无现金不公
今年房企并购已达467宗
《家有喜事》《昂然春意》《老外体验无现金支付》
无现金时代
无现金时代,安全监管要跟上
无现金社会慢慢来
“无现金城市”
不公和不义
不公和不义
世道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