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石化产业防灾减灾示范

2018-09-14 06:21海洋与渔业廖静
海洋与渔业 2018年7期
关键词:大亚湾灾情惠州

■ 文|《海洋与渔业》记者 廖静

广东惠州南部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坐落着广东省重点石化工业园区——大亚湾石化区。惠州大亚湾陆地面积 29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1319平方公里,海岸线 63.1公里。 随着海洋经济的高速发展,海洋生产活动日益频繁,遭受海洋灾害风险也随之增加。

2014年 10月,原国家海洋局将大亚湾区列为全国首批 4个海洋减灾示范区之一。近日,示范区的减灾防灾负责人向《海洋与渔业 》记者介绍了这个示范区“收”“发”“练”“救”四个方面的工作,建立了覆盖每一个街道、乡镇的 108人的灾情信息员队伍,也让其成为了全国有名的县级减灾示范区。

“收”全面覆盖 多方面接收

何为“收”,在大亚湾示范区的字典里,指的就是加强海洋灾害技术监控。要做到应对海洋灾害的未雨绸缪,关键在于全面、及时收集可能造成影响的海洋灾害信息。因此,该示范区设立了高频地波雷达、小型波浪浮标和水质监测浮标、验潮井等,对海洋灾害进行更精准信息接收。为此,大亚湾全国海洋减灾综合示范区网站—台风路径观测系统也相继建立,加强灾害信息24小时观测、收集。

由于大亚湾石化产业发达,溢油风险比较高,因此,该区开发了大亚湾海上溢油风险预警系统,根据运算服务器每日提供未来 48小时内的流场、风场预报结果,可预测溢油发生后 48小时内其移动轨迹和扩散范围的图形化、动态化发展结果,同时将该系统与海洋部门原有的渔排识别管理系统、渔业安全生产通信指挥系统、海域动态监管系统和渔船实时定位系统进行整合,对石化区海域及码头实时监测。

成立数年来,该示范区与广东省海洋环境专题预报室、惠州市气象局、南海预报中心惠州监测站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针对大亚湾海域的特点,对灾情变化情况进行了更精细、针对性更强的预测。

“发”开发APP 打通最后一公里

如何让区域内每一个人都能收到灾害信息呢?该负责人向记者展示了一款神奇的APP,那就是大亚湾海洋预报APP。打开界面,可以实时查看潮汐、海浪、海面风等海洋信息。他还介绍,该示范区通过设置大型 LED户外显示屏、海洋预报手机APP,海洋灾情信息员管理系统以及人员短信信息通知,打通防灾减灾“最后一公里”。

为了确保灾情信息及时上传下达,大亚湾区因地制宜组建了覆盖全区的海洋灾情信息员队伍,成员达 108人。成员主要由政府职能部门、涉海企业、街道、社区、学校和渔村的相关人员组成,同时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区域海洋灾害灾情报送网络和灾情信息管理机制。

位于大亚湾区的华德石化的彭主任说,由于该区域内及时有效预报信息,给公司应对台风灾害提供了帮助。在去年抗击台风“天鸽”侵袭中,海洋部门提前 48小时发布预警预报,指导海岛设备防护、避险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台风的破坏影响。

“练”设立避灾点 未雨绸缪

大亚湾区先后编制了《惠州大亚湾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惠州大亚湾区海洋渔业防御热带气旋应急预案》《惠州大亚湾区三防应急预案》《惠州大亚湾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惠州大亚湾区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大亚湾减灾工作负责人介绍,根据产业的特点,在 2013年进行了一场大型的海上溢油应急演练。经过各部门的配合,事态在 1小时内得到有效控制,未对海域造成严重污染。通过这样的演练,让大家警钟长鸣。

除了平时的演练外,大亚湾区还设置紧急避灾点。在区域内数百平方公里内,已经设置了8个互相通联的避灾点,并且及时向公众公布了避灾路线。步行于辖区内,这些避灾点的位置很醒目,而且区域内还设立了指示地图与指示标识物。

该负责人指出,让公众提高防灾意识,是一项基本性工作。为此,辖区内不定期举行海洋防灾减灾知识课堂,发放宣传资料。在每年的“全国减灾日”,进行大型户外宣传,让群众参与海洋防灾知识答疑,对该区开发的APP进行大规模推广。

“救”多部门配合 精准到位

在广东沿海,无疑,最大的海洋灾害威胁就是台风。去年应对“苗柏”“天鸽”“帕卡”等一系列强台风的过程中,该示范区应急指挥平台发挥了作用。在2014年,由海洋部门牵头,公安、边防、海事、安监等部门共同签订协议,形成了应对海上突发事件(包括海洋灾害在内)的应急联动机制。

多年来,他们通过手机 APP系统、短信平台、信息员系统及时发送灾害信息,并与渔政、边防等部门紧密合作,形成防灾合力。

其中在去年“苗柏”台风中,该示范区通过手机 APP系统,短信平台等向渔民群众、涉海企业和海洋减灾信息员实时发布台风路径和天气预报,指导群众做好防御准备;通过平台中整合的渔排、渔船及海域管理系统,实时掌握台风动态。在“苗柏”登陆当晚 11时,一位渔民因临时有事返回渔排,无法回到岸上(已处于失联状态)。通过这套系统,来自海洋渔业、海事、边防、街道相关负责人集中于示范区,并通过指挥平台对该渔排进行精确定位,随即马上通过定位系统与渔民取得联系,各救援部门出动,在 2个半小时后,渔民被安全解救上岸。

同样,在去年对广东影响最大的“天鸽”台风中,该示范区通过与惠州市气象台、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惠州站的会商研判,在前期了解到天鸽台风引起的风暴潮极有可能与天文大潮叠加,在台风登陆时,潮位可能超过红色警戒等重大灾情信息。因此在2017年8月23日9时到 11时,该示范区每隔20分钟发布一次潮位变化情况,并对未来 30分钟的憎水情况进行预测。该区管委会依据该示范区上报的信息,实行了封路禁行等有效措施。最终,大亚湾在这场灾害中“有惊无险”。

猜你喜欢
大亚湾灾情惠州
盐城市夯实灾害灾情管理基础
奔跑惠州
惠州一绝
又一里程碑!大亚湾区与欧德油储签订合作协议
我的疼不能告诉你
“灾情”
大亚湾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调查
浅谈对称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福彩公益金 传递温暖情(惠州篇)
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灾情快速评估及应急处置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