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帮扶助力屏边苗绣再出发

2018-09-14 00:41白芦
至爱 2018年8期
关键词:苗绣徐汇区刺绣

文、图|白芦

苗绣是中国苗族妇女在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一般应用在袖口、袖套、衣领、后肩、裤脚、裙腰、头巾、腿套等处,大多采用几何纹样,具有花纹布置严密、色彩对比强烈的浓厚地方特色。流传在贵州、云南等地的苗绣有着不同的形式与风格。苗族的刺绣艺术,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苗族妇女勤劳智慧的结晶。2006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绣的来源是与传说里的苗民南迁联系在一起的,传说有位叫兰娟的女首领为了记住迁徒跋涉的路途经历,想出了用彩线记事的办法,过黄河绣条黄线,过长江绣条蓝线,翻山越岭也绣个符号标记,待最后抵达可以落脚的聚居地时,从衣领到裤脚已全部绣满,从此,苗家姑娘出嫁都要穿上一身亲手绣制的盛装,为的是缅怀离去的故土,纪念英勇聪慧的前辈,同时也为了承继前辈流传下的这份美丽,不忘祖业,激励后人。

苗绣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苗族源远流长的手工艺术,是苗族服饰主要的装饰内容,被誉为“无字史书”和“穿在身上的史书”。在云南省红河州屏边苗族自治县,传统的苗族女孩从小跟着长辈学习刺绣,人人都能穿针引线,镂月裁云。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外出打工的妇女越来越多,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在年轻一代中,会刺绣、懂刺绣的人越来越少。一些妇女认为,刺绣并不能谋生,与其学习刺绣,倒不如外出打工多挣些钱。

长期以来,屏边县妇联致力于对苗族刺绣的传承保护,但由于资金等各方面原因,收效甚微。就在2014年,上海市徐汇区伸出了援助之手,徐汇区妇联与屏边县妇联达成协议,从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徐汇区代表机构慈华专项基金中捐赠50万元作为屏边县“妇女发展循环金”。2015年,慈华专项基金又一次捐赠45万元作为苗绣传承发展资金。在他们的资助下,屏边县成立了第一家苗族刺绣协会,建立了第一个苗族刺绣手工艺品展室,举办了第一次民族刺绣大赛,并扶持了6户贫困妇女发展苗族旅游产品、苗族服饰加工等项目,组织了7名苗族妇女到贵州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刺绣技能学习……一系列的传承发展措施如同春雨播撒,激发了屏边刺绣产业的生机和活力。

玉屏镇苗族妇女陶琼莉,原是一名下岗女工,在发展资金的扶持下,她通过自己过硬的刺绣技能,开发苗族旅游产品—帽子、工艺品、小饰品、刺绣布包等及家居用品—抱枕、杯垫、桌旗、床旗等,创办了集开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绣莉丰乡民族工艺制品厂,聘用了具备刺绣手艺的苗族妇女100多人,不仅解决了姐妹们的就业问题,还将苗族刺绣产业发扬光大,打造了屏边苗族文化品牌,成为屏边苗族文化产业的一张名片。

经过不懈努力,屏边县苗族刺绣产品不仅在当地家喻户晓,而且在云南省内外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并屡次获奖。目前,屏边县刺绣协会会员达60余名,屏边苗族刺绣手工艺品展室自建立以来,接待调研、观光游客两万余人次。

徐汇区各界爱心人士对苗绣的扶持,让屏边县的苗族妇女也看到了希望,激励她们满腔热情地为屏边苗族文化传承和苗族风情旅游产品开发贡献智慧和力量。这些扶持,将成为推动屏边县苗绣非遗文化传承、提高苗族妇女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奠基石。

猜你喜欢
苗绣徐汇区刺绣
上海市徐汇区枫林街道做好“加减乘除”法持续开展文明提升巩固行动
凯里学院美术作品选
苗绣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上海市徐汇区田林第四小学四(2)海燕中队
贵州剑河 多彩刺绣添技增收
苗绣
清新唯美的刺绣
在客厅享受史诗级大片 上海徐汇区高档住宅的客厅影院
李雅华:精美的石头能“刺绣”
徐汇区凌云社区举办科学育儿亲子活动